诗曰: 敢死英雄已作神,存孤今复有程婴。 诡言悲切能酸鼻,巧语凄其最动情。 赚渡古崤离大厄,潜修禅室乐余生。 邪魔侮道欺真觉,正法维持一坦平。 话说樊武瑞和薛志义两个奋力战有百余合,樊武瑞卖个破绽,跃马沿山而走。薛志义大喝:“败将休走!”奋勇追来。不上数十步,猛听得一声响亮,如山崩地塌之势,薛志义连马和人,跌落陷坑。四围伏兵齐起,挠钩枪戟乱下,薛志义纵有铜头铁臂,到此如何施展?谅道不能脱身,大叫一声,拔山腰刀,自刎而死。可怜半世英雄,化作南柯一梦。有诗为证: 盗贼全其名,自刎黄泉下。 堪嗟降虏人,遗臭千年骂。 却说众军士抓起尸首,送入陈元帅寨前来。陈玉令取下首级,尸骸抬在一边,即时传今:“三将并力一齐攻上山去。剿除余寇,洗荡山寨,不可迟延。如能先登者,算为头功,退后畏缩者斩。”樊武瑞、施大用、夏景听令,三将合兵一处,摇旗呐喊,鼓声振天,奋力杀上岭来。 再说败残喽啰逃得性命的,奔回山寨,报说薛大王败阵而死,官兵顷刻就到寨中。喽啰听说,魂飞魄散,你我不能相顾,各自逃生。守关喽啰望见大队官军拥至,如波翻浪沸一般,尽皆抛枪撇剑,弃关而走。官兵拥至岭上,放起连珠号炮,陈元帅大兵掩到。山寨里喽啰东逃西窜,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李秀听报薛志义
1 / 8
第十七回 古崤关啜守存孤 张老庄伏邪皈正
已死,官军杀来,大哭道:“薛大哥不听良言,致有此败,我留这残躯何用,不如死休!”正要投崖,忽见沈全忙来抱住,哭道:“二大王,不走更待何时!”李秀道:“薛大王既死,我岂忍独生?今愿相从于地下。你当快走,不要为我耽搁,误你性命。”说罢,投山侧深崖而死。 沈全救之无及,只得含泪逃出后山。正奔走间,见一个大汉,右手执剑,左手抱着一个孩童,慌慌张张,走入树林中去。沈全叫道:“前面走的是谁?”那汉子回转头来,沈全认得是薛志义随身心腹勇士胡小九。原是陕西人,昔年为一友落难,不顾家业,起身救之。后来这友负义,反唆人告害,因此小九忿怒,将他杀了,逃至剑山,投在薛志义部下。薛志义见他识些拳棒,做人忠直,收留帐下为一名头目。当日见官军上岭,正慌慌逃走,奔出后寨,忽见一女子,弃一小儿于地。胡小九看时,原来是薛志义的儿子贞儿,年方二岁。那女子原是掳掠来的,弃子而逃。胡小九想道:“大王爷有恩于我,今死于非命,止有这一点骨血,我若不救他,就是负义之人了。宁可我舍命,不可使薛大王绝后,逃不脱时,情愿同死。”即忙抱了贞儿,拼命逃窜。树林中却好遇着沈全,慌忙道:“沈大哥快来,同你一处逃命。”沈全道:“你抱着公子,怎么行得动?不如弃了好走。”胡小九垂泪道:“大王爷待你我不薄,可怜他半世飘零,止存这点骨血,若临难忘恩,弃他自走,禽兽不如了。你要自去,我必须要救小主人,生死愿同一处,以报薛大王平日之恩。”沈全道:“你既有救主之心,我岂无存孤之意?适随所言,乃是探你之心。我情愿和你舍命救小主,一处逃生。”胡小九
已阅 9590 次 |
喜欢 6808 次 ❤
- 咏风诗
- 赋得香出衣诗
- 水调歌头 其五
- 白雄鸡
- 阴阳吟
- 题天平寿老方丈
- 简赠欧阳伯威二绝句 其二
- 真师自汤泉相送至石碛遂归索诗为别
- 见蔡儒效
- 往时杨清溪为乡先达菊存陈公作种菊图工妙逼真去之六十馀年其五世孙继先乃得之于其仲父有实家盖其家故物也出以示余因题其后以致景仰之意 其五
- 前溪 其一
- 予昔卧痾钤山有终焉之志矣既而复玷朝籍不自意叨窃至今偶诵姑苏蔡九逵往年为予作钤山堂诗有他年玉带归山灵喜无愧之句感念其情因纪一绝并寄谢蔡君
- 答林德敷
- 进贤道中有怀
- 悼亡四首 其一
- 琐窗寒 海澨花市次梦窗玉兰韵
- 巴子店
- 御街行 其二 元夜踏灯词,和徐夫人燕京元夜韵
- 海音诗
- 郊行
- 雨后经明总兵戚继光所作八角石亭
- 登龙山顶望太湖七十二峰歌
- 风流子 其二
- 题蒋云从手写任心叔遗诗卷
- 在伯用铜字韵作诗复次韵二首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