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忠臣孝子两相同,救父兴师立大功。 年少英雄谁可及,平蛮指日位封隆。 却说狄龙、狄虎弟兄二人带了老家人狄成,随后出了王府,一程向汴京城而去。狄龙在马上一路行来,向狄虎说:“贤弟,如今父王因在高山中,未知生死,至今将已三个月,还未动救兵,父王在山上盼望。圣上虽已调点人马,但不知何日兴兵。母亲又不许我弟兄同去随征,我心甚觉不安。”狄虎说:“哥哥,我想到了汴京见景生情,先拜探过包公,相求他保举我二人前去平蛮救父。圣旨准了,一定金殿封官,奉旨征南。命狄成先回家报知母亲,有了旨命,他也拦阻不得了。你我速到边廷,奋勇当先,救出父王,岂不忠孝两全的?”狄龙说:“言之有理。此去见包公,诉说心肠,他定然应允。” 一路你言我语,这狄成一一听得明白,吃惊不小,慌忙称说:“二位公子,你说随征去,岂不害了小人?主母娘娘临行再三嘱咐二位公子早去速回。你说上京相谢包公,到了京时又求包公荐举随征。倘若朝廷准了本,叫小人回归怎生上复主母娘娘?倘二位公子要去,须要回家说明白。若是娘娘从你去的,免得小人受累,说我不谏阻你们,公子意下如何?”这公子二人闻言大怒,骂声:“大胆奴才,敢来擅自拦阻我!何难把你这牛筋打断。专将主母来欺压于我!如今不用你同往,快回去吧!”狄成大惊,忙呼:“公子不必动怒,老奴就是浑身是胆,也不敢拦阻二位公子。因主母临行吩咐多少言词于老奴,一到汴京,叩谢了包公,不可耽搁,须早去
1 / 8
第十二回 到汴梁弟兄同忠 当金殿太君陈兵
早回。将二位公子交于小人。你今反往边关去了,岂不违背了母亲之命?乃为不孝。又教小人难复主母之命,是以难怪小人拦阻。” 弟兄二人听了,一齐住马说:“胆大的奴才,你敢说我二人违背母命,身属不孝!这样言词也说出来,我弟兄不打杀你这狗奴,誓不为人!”狄虎生来秉性刚烈,上前便将马鞭照头打下。不知他力强手重,脑后打破,流出血来。打得这老家人哀哀叫喊,说:“公子息怒,饶了小人吧!”狄虎不听他讨饶,又要打。狄龙阻住说:“贤弟不必与他生气,把他赶回家去,不要他跟随便了。”狄虎住鞭大喝:“奴才,快些回去!我弟兄不用你跟随!”狄成说:“公子,这也使不得!若是回去,倘主母娘娘一怒,只怕性命难保了。不如跟随公子才好。”狄龙开言说:“你不肯回去,只懮主母生气。若要跟随我们,以后不须你多言管事。再要违背,定然打死!”狄成说:“小人下回不敢多言了。”兄弟方才催马扬鞭而去。 数十天水陆,一日到了汴京城,进酸枣门,过了数十条大街,有狄家旧宅子。王府里面还有家人看守,弟兄二人进内到了书房,狄成把行李搬运收好。早有家人捧水与公子洗浴毕,狄成打开衣箱,与公子更换了。又有家人摆上夜膳,弟兄二人用过,不觉天色已晚。弟兄商量,灯下修书一道,明日见包公进朝上本,不表。 狄成在途中脑袋被狄虎打破,用绿绢扎包了。有守王府的家人,一名陈青,一名何进,一见说:“老管家因何用绢包头?莫非骑马不牢,跌下来打破的么?”狄成说:“列位兄弟,迟些慢慢说
已阅 13539 次 |
喜欢 5235 次 ❤
- 九章 其八 橘颂
- 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 其十
- 绍兴十三年发皇后册宝十三首 其六
- 天仙子(舟行阻风)
- 送程给事知越州 其一
- 和陶赠羊长史,并引
- 冯深居长余二十三岁赵东阁长余二十二岁周汶阳长余一十七岁皆折行辈与余交淳祐辛丑同访余于竺山有会宿诗距咸淳乙丑已二十五年矣痛先觉之凋零感吾生之既老因成十韵以寄死生之情
- 夫人閤春帖子 其一
- 陈无逸张仲实皆授徒城中相望遣闷小诗往问
- 水调歌头 戊子秋日过白鹿洞书院感赋
- 送王济民归盘谷
- 九月一日泛舟赴上麓拟简刘子琚
- 和陈正郎学之乡友见寄
- 同赵元默游朱鸟洞因欲乘潮去未欢而别
- 赠晴川居士三首 其一
- 还过豫章同朱子美万吉人茂先青渥次谦集陈士业斋头
- 赠程李二友
- 蕉阴秋梦图
- 仿元人东阳十咏 其七 废檠
- 金缕曲 闻瞿禅去岁得予告别书,为不寐者数日,感成此解
- 浣溪沙 选堂翁三叠忼烈秋兴韵,余亦勉和八章博粲。 其七
- 朝中措 效俳体
- 春秋战国门。田饶
- 感遇诗三十八首 二十九
- 和景彝诮扶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