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高才果得似黄金,买卖何愁没处寻。 雷焕精诚团宝剑,子期气味在瑶琴。 夫妻不少关睢韵,朋友应多伐木音。 难说相逢尽相遇,遇而不遇最伤心。 却说吴翰林因杨御史作恶,只得给了假,暗带白小姐出京回家,脱离虎口。且喜一路平安,不一月回到金陵家里。 原来吴翰林也有一女,叫做无艳,年十七,长红玉一岁,已定了人家,尚未出嫁。虽是宦家小姐,人物却只中中。他与红玉原是姑舅姊妹,吴翰林因受了白公之托,怕杨御史根寻,就将红玉改名无娇,竟与无艳做嫡亲姊妹称呼。又分咐家人,只叫“大小姐”、“二小姐”,“白”之一字竟不许题起。 吴翰林到得家已是残冬。拜拜客,吃得几席酒,转眼已是新春。一心只想着为无娇觅一佳婿,四下访问,再无一人当意。 忽一日,合城乡官有公酒在灵谷寺看梅。原来,这灵谷寺看梅是金陵第一胜景。近寺数里皆有梅花,或红或白,一路冷香扑鼻,寺中几株绿萼更是茂盛。到春初开时,诗人游客无数。 这一日,吴翰林也随众同来,到了寺中一看,果然好花。有前人高手迪诗二首,单道那梅花之妙: 其一: 琼枝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潇潇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1 / 8
第四回 吴翰林花下遇才人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其二: 淡淡霜华湿粉痕,谁施绡帐护香温? 诗随十里寻春路,愁在三更待月村。 飞去只忧云作伴,销来肯信玉为魂。 一尊欲访罗浮客,落叶空山正掩门。 吴翰林同从乡宦吃酒,赏看了半日。到得酒酣换席,大家起身各处玩耍。吴翰林自来西壁上看那些题咏,也有先辈巨公,也有当时名士;也有古诗,也有词赋。细细看来,大都泛泛,并无出类之才。忽转过一个亭子,又见粉壁上一首诗写得龙蛇飞舞。吴翰林近前一看,上写着: 静骨幽心古淡姿,淋漓画出一庭诗。 有香赠我魂销矣,无句酬他酒谢之。 雪压倒疑过孟处,月昏莫忆嫁林时。 于斯想见闺人口,妾似桃花婢柳枝。 金陵苏友白题 吴翰林吟咏了数通,深赞道:“好诗!好诗!清新俊逸,有庾开府、鲍参军之风流。”又见墨迹未干,心下想道:“此必当今少年名士,决非庸腐之徒。”遂将“苏友白”名字记了。 正徘徊间,忽寺僧送上茶来。吴翰林因指着问道:“你可知这首诗是甚么人题的?”寺僧答道:“适才有一班少年相公在此饮酒,想必就是他们写的。”吴翰林道:“他们如今到那里去了?”寺僧道:“因列位老爷有公宴在此,恐不便,是小僧邀到观音院去
已阅 8650 次 |
喜欢 2514 次 ❤
- 山居诗二十四首 其二十三
- 菩萨蛮 其一 再登赏心用林子长韵
- 渔家傲 其一
- 李毅师载出塞归熟食日邀客湖上有诗求和遂用其韵
- 自讼
- 江神子/江城子 其一 赋梅寄余叔良
- 怀素律公帖赞
- 张次东中奉挽词三首 其二
- 万孝全赠金华洞石名雪洒遥峰作进退诗次韵
- 玉渊潭观樱花节二首
- 题鄂渚赠别图送人归庐陵 其一
- 山行二首 其一
- 看仆锄园灌蔬
- 赠百岁翁游慕榕
- 樽酒慰离颜
- 蕊珠闲 题张啸峰“藕花香里填词图”
- 由上海乘轮船至九江,复雇渔船至安庆,作诗纪行五首 其四
- 最高楼
- 仁先以梁文忠鄂臬乞病并在讲筵雨次谢摺装卷属题
- 次韵和少襄约饮少城之作
- 行路难
- 杂拟十首 其六
- 江神子(和人韵)
- 僦居小室之西有隙地不满十步新岁后稍暖每开户春色鬬进戏名其户曰嬉春因为此诗
- 杂感十首 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