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家之有高僧,犹儒家之有才子也。才子虽修齐诚正工夫,到不得圣贤地位,然不朽文章,亦名教之所重。高僧的学问虽不及佛菩萨之神通,然戒律精严,性情灵慧,亦鬼神之所钦,高人之所敬。行为佛法增光,坐为湖山生色,有不可埋没者也。惟其品第相因,故才子与高僧,往往两相契慕。虎溪一笑,有自来也。 你道这笑迹,是怎生样留的?原来西湖南山中,有一龙井寺,本名龙泓,其来久矣。在孙吴的赤乌年中,葛稚川在葛岭炼丹,便按方位,选灵秀,到此龙井中来取水。盖因此地的林抛幽古,山麓深沉,满山空翠之色,泠泠欲滴;而石涧流泉,淙淙然不舍昼夜。闲花寂草,铺满深山;鸟韵樵歌,响答林谷。境界已自不凡,又相传井中有龙居焉,故大旱,居民祷雨,每到此拜求,多有灵验。一向也有僧人栖止,然无道德,无才能,不能为湖山开出生面。直到宋朝嘉祐年间,方来了一位高僧法名元净。后来神宗皇帝喜其讲解精微,又赐号辨才。他是临安于潜人,曾受戒于天竺的慈云法师,故学行精进;每每行住坐卧之处,都有舍利子流将出来;左肩肉上又现出袈裟文八十一条,后直到八十一岁方才坐化。他到了湖上,四山捡选,要寻个幽胜之地,以为栖息。湖曲则厌繁华,五云又嫌孤寂,直上风篁岭,寻到龙井,见其山灵水活,朝夕可亲,径路逶迤,又不阻绝,方才茸旧增新,创成一个丛林,住在里面。 从来说“人杰地灵”,这龙井寺自有了辨才住锡,只觉得一日兴头似一日。这是为何?盖因辨才的道行精严,又能持楞严秘密神咒,为人治病立愈,故有人尊敬他,不啻活佛,而辨才却只以学者自居,有才名之人来相访,便无不接见,恐怕当面失了高人。争
1 / 8
卷十 虎溪笑迹
奈龙井路虽不甚远,而山高路峻,往还者虽说有人,毕竟稀少。此时天竺自慈云法师归西之后,遂无高僧主持,便觉冷冷落落,不甚兴头。太守沈文通见了,甚不过意,因对众说道:“天竺乃观世音菩萨的丛林,观世音菩萨之教,是以声音宣扬佛力,却不是禅和子习静之处。吾闻龙井寺的辨才和尚,大有灵慧之才,若请得他来为天竺之主,宣场教力,便自然要兴头一番。”众人听了,皆以为然。沈太守见人情乐从,不胜欢喜,便做了一通请启,到龙井来敦请辨才法师出山,为天竺之主。正是: 佛法何尝择地兴,名山往往得高僧。 移将龙井菩提妙,来作三天竺上乘。 那时辨才的初意,也不肯舍了龙井之静,而就天竺之喧,只因却不过沈太守的面皮,只得应承来了。不期一到了天竺,人皆久慕其名,来学道的,来求讲的,纷纷不一。辨才虚心好道,又怕失了高人,凡来相访的,无不殷勤接见,与他论法谈禅,所以来的人多向往。况又能为人治疾,就是三五年不能痊可的病,只要他在佛前至诚忏悔已往之愆,消除未来之过,拜毕,辨才便取净瓶中杨柳枝水洒地,结坛跏趺而坐,面前置净水一碗,朗诵楞严神咒三遍,再将杨柳枝上水,滴于病人手心内,叫病人饮了,随你千般病症,顷刻就好;任你一二十年宿疾,医士药不能奏效的,一遇辨才,便无不好之理。偶然出到秀州楞严寺里,适有嘉兴县令陶彖,止生一子,名凤官,年方十八。来任不上一年,忽染一奇症,犹如“还魂记”中说的,“似笑如啼,有影无形”,却是一个邪神野鬼牵缠;忽哭忽笑,忽起忽拜,谜言谜语,呢呢念念,饮食都废,骨瘦如柴
已阅 12176 次 |
喜欢 10897 次 ❤
-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 其八 射鱼
- 偶作二首
- 夜游宫·人去西楼雁杳
- 次忧字韵
- 和孙廷平坦嵩山十首 其六 天外峰
- 送安同知赴阙 其二
- 神应泉诗
- 南洲词四首 其二
- 感兴 其一
- 题李本修荣赠卷
- 感兴十七首 其四
- 秋日梁少傅邀游徐道士馆得羊字
- 买臣负薪
- 竹枝歌次韵 其一
- 清源杂咏
- 赠张丈天生
- 赠罗颢甫五十又一生日 其一
- 先伯父兆美公百廿年阴庆
- 踏莎行 题夫子《旷怡轩词钞》后
- 余傍资水溯流采金遂穷序水之源贪其山水或冒雨陵雪坐卧松泉至数日不返受障气饮毒泉前后历年至戊申夏五又泛洞庭浮沅遍涉辰鼎渐诸水水中大洲率新淤水皆有毒居之者辄病疟余亦染焉客益阳就医六月廿七日日加申见一人杂诸人中但有身首无腰足问左右皆不见乃鬼也至七月朔酉时若虢太子之尸蹶者炊许觉魂游空虚中余素有离魂病然尚知魂与我为对待者此日则不知有我嗒然若丧其一乃真死也左右疾呼之以千数始苏心先明目乍黑乍明又良久口始能言他医皆
- 浣溪沙
- 咏盆中松竹梅各一首 其一 松
- 临江仙
- 阳朔纪游同徐友村张谷雏 其八
- 石州慢(和赵见独书事,见独善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