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以下内容皆参考上海崇华堂原版版本) 1.金刚 :指金刚石,以喻坚利之意,历百劫千生,流转六道,而觉性不 坏。即以金刚之坚,喻般若体;以金刚之利,喻般若用。 2.般若 :为梵语,华语当译为妙智慧。(比智慧还高的层次) 3.波罗蜜:为梵语,华语译为到彼岸。众生因有我执,故陷於烦恼之苦海 。倘能从生死烦恼苦海,渡到不生不灭,清净安乐之地,即为 到彼岸,即脱离了苦海。 4.顿悟 :就是一闻法,就知五蕴本空,六尘非有,立即开悟,而明大道 。(六祖惠能为代表) 5.渐悟 :由信而解,解而行,行而证,次第渐修,也可悟入。顿渐虽殊 ,而到彼岸则一也。(神秀为代表人物) 6.经 :经字当径字解,比喻修行的一条路径。
1 / 8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7.此经年代约当我周穆王九年时,佛陀於中印度舍卫城南边的给孤独园说 法。 8.本经为姚秦时之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9.三藏是指经藏(佛所说的教法典籍)、律藏(戒律典籍)、论藏(所说 的法相问答,及佛弟子或佛灭後,诸菩萨所解释的经义,与辩论法相的 典籍)。 10.佛讲这本经,是说如来的心法。以断疑生信为主,以离相为宗,以无住 为体。真空之妙,并不在言语行迹间,实不得已而言之也。所以经旨宏 深,颇难了悟。倘若诵经之人,不知道经解;看经之人,不知道佛言, 就是烂熟经文,也是茫无所得,更何能谈到以心传心,见性成佛的道理 呢? 11.惠能大师云: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12.全部金刚经,共分三十二分,是梁昭明太子所分的。古藏真经,并无此 界分。
已阅 8268 次 |
喜欢 2257 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