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朝房内与沈御史厚交的官员,你言我语,都说沈国清不通情理,将王封诰命夫人,不备棺成殓,暴露尸骸于土中,原是欺君重罪。今被包拯拿定破绽,倘或起尸,被他救活,沈国清难免过刀而亡了。 不言奸党纷纷议论,且说包拯自己忖度,倘将孙武纵回,只恐他情虚要寻短见,反为不美,即令张龙、赵虎,领了三般国宝,又邀了孙侍郎带同沈御史,往他府衙而去。只有孙兵部倒也心上不安,不知包拯果能起尸与否,又见他邀了孙武兄弟,以故放心不下,便同至沈府而来。 当日包公缘何抹煞李太后之事不提,单奏杨、狄、孙、沈之事,只因尹氏的尸骸过不得七天,倘至七天,就难以还阳了,故以救活性命为先,将李太后之事暂且丢下。 且说包公进了御史衙,孙家兄弟并至,沈御史只得引至里厢,大小衙役房吏人等,吃惊不小,议论纷纷,不明大人犯了何法,包公来抄没家产。当日沈御史指明埋尸之所,包爷与孙家兄弟,一同举目,果见一丛月桂,是新种植之象。包爷立差万花楼··排军,将泥土扒开,扒去泥土,仍觉阴风惨惨。穴内女尸,面目如生,略不改色。包公叹息道:“可怜一位贤德夫人,遭此一难!”二孙兄弟,也觉骇然。沈御史见了,心中烦闷,默默不言。包公又道:“这尸骸是你妻否?”沈御史说:“是。” 包公又吩咐董超、薛霸二役,小心细细起尸。两个排军领命,即将尸骸悠悠扶起,安放僻静所在,又命张、赵二人,将温凉帽子戴在夫人头上,还魂枕扶置首下,返魂香放在身上,令四排军远
1 / 8
第五十回 贤命妇获救回生 忠直臣溯原翻案
离,令丫环侍女近前。 二孙兄弟,心中焦闷,不想包黑之言,完全应验。正要别了包拯回衙,只见包公冷笑道:“排军速将孙侍郎拿下!”他是朝廷重犯,哪里放得?此法律当然。排军领命,即上前将孙侍郎拉定。孙兵部见了大怒,挺胸直前,喝道:“包拯!你非奉旨,怎生胡乱拿人?快些放了吾弟,万事全休,若不依时,与你一同面君。”包公冷笑道:“这案子有你令弟在内,他原是朝廷犯人,是非且待尹氏活了,再分皂白,若询问后有罪时,应该究办,倘若错拿无辜,定罪下官。大人且请回衙,休得多管。”原来孙兵部仗着庞洪之势,党羽相连,横冲直撞,欺侮同僚,单惧包拯的硬性,当日含怒不言,吩咐打道回到庞府,另有一番忿话,不提。 单表包公令排军两人,押了孙武、沈国清,一同收禁天牢。 但侍郎不上刑具,只因未奏君命,止拘阻他不得回衙,恐众奸党等,又生枝节。当日沈府家人,仆妇,个个吓得惊慌失措。 包爷在御史府中,只待救活了尹氏,然后回衙问供。又吩咐公堂上面,炷上名香,包爷下跪,叩礼当空,告祝上苍,过往神祗,地府阎君,本都城隍,伏惟鉴察,说明奸臣误国之由,立心秉公报国之意。祷告已毕,仍起而坐于公堂。自有沈府家丁,递送茶汤。是日天晚,将近黄昏,另行佳酿美肴。送与包公用毕。不表。 且说孙兵部来到庞府谒见国丈,庞太师闻言呼道:“贤婿你到沈府去过,可知事情怎办?”孙兵倍道:“岳丈大人,休要提起,可恼这包黑全无半分情面,一到沈府,果然于泥土内起出一女尸
已阅 14399 次 |
喜欢 6794 次 ❤
- 题临清书台图
- 梦中作
- 道中忆胡季怀
- 游五泄山 其二
- 过故郡渡
- 送人谒柳开
- 慧日雅和尚赞
- 和圣俞斗山鹊
- 赠仙翁三首 其二
- 读刘丈元畸四传戏题二首
- 送陈都御史致仕陈苏州人赣州巡抚 其二
- 祝生如华旧从余学诗溪上一别三载馀是秋余羁寓武林忽棹扁舟来谒投我七言律四章风骨崚嶒殊可喜愕于其行也走笔五绝勉之 其二
- 恩赐宁亲卷为汤文玑赋
- 解语花
- 舟中述怀
- 有怀娄克让
- 春日载酒同诸子过友人赏牡丹四首
- 初四日复雪余少云以和诗来即叠韵奉答
- 送毛亦史入都
- 城南杂诗十二首 其十
- 西江月 丙申上元风雨中喜金月石见过
- 兵要望江南 占梦第二十五(京本列第十三○九首) 九
- 依韵和查许国二首 其二
- 和张政仲见寄三绝 其一
- 和赵知录韵三首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