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为将虽然拥节旄,威名却不在弓刀。 奇功早定风云略,胜算先成虎豹韬。 六国势分亏借著,八千人散赖吹箫。 若无张玉轻来去,虽保头颅不被枭。 却说刘坚、宁忠、顾成三将,奉耿炳文之令,苦战张玉、朱能、谭渊等将,已讨不得半点便宜。忽听得东南二营破了,燕兵又从后营杀入,主帅已逃回城中去了,心下十分慌张,哪里有心恋战,要退入营中。见营中兵将,已鸦飞鹊乱,料难镇定,只得望斜刺里,各自逃生。李坚虚晃一枪,奔往西山,要逃入城去。不期转过山嘴,忽山凹里冲出一将,手持铁棒,劈头打来。李坚急用枪招架,那铁棒却不落下来,早掣回着地一扫,将马脚打断。马倒了,将李坚掀下马来。这将却是薛禄,忙用铁棒按定,叫跟随用绳索缚了解回。这边李坚被擒,不料那边宁忠、顾成要逃走过河,亦被燕将捉住。其余兵将莫不受伤。这一阵斩首三万余级,获马二万余匹,尸横满地,溺死于滹沱河中者无算,逃入城中者,不及十停之二三。此时耿炳文逃在真定城中,收拾残兵,紧守四门,不敢再战。燕王挥兵围城,攻打两日不下,道衍因对燕王道:“燕之得天下,不在此城。请还师北平,以休养兵力。”燕王以为然,遂收兵舍之而去,按下不题。 且说耿炳文兵败之信,报到朝廷,建文帝听知大惊。因问群臣道:“耿炳文宿将,领兵三十万,征进北平,不过一隅,为何一败至此。”黄子澄道:“胜败兵家之常,偶然失利,陛下不必深忧
1 / 8
第十四回 李元帅奉诏北征 康御史上疏直言
。若再调兵五十万,以天下之力,巢制一方,众寡不敌,燕王自成擒也。”建文帝道:“耿炳文既败,不可复任。不识谁堪为将?”黄子澄道:“曹国公李景隆,文武全才,可当此任。陛下前日若用李景隆去,必无今日之败矣。”建文帝深信之,遂召李景隆陛见,赐他斧钺,使得专征伐。师行之日,亲饯之江于。自北平起兵之时,已赦教谕程济出狱。以其言验,升为翰林院编修。今遣景隆为将,遂诏充军师,护诸将北征。程济辞道:“臣之术数,不过前知祸福,实非有经济之才。恐滥处师中,无济于用。乞陛下另选贤能,以当大任。”建文帝道:“祸福既能前知,则胜败自在掌握之中。卿幸勉为之勿辞。”程济只得受命而去。又传诏镇守北边诸将,各发兵征北平。 有人告大宁宁王,潜与燕王合谋,有事成中分天下之约,因降诏削宁王护卫。监察御史康郁因上疏奏道:“臣闻亲其亲,然后可以及于疏。此语陛下讲之有素,奈何辅佐无人,遂令亲疏莫辨。今夫诸王,以言其亲,则太祖高皇帝之遗体也;以言其贵,则懿文太子之手足也;以言其尊,则陛下之叔父也。彼虽有罪可废,而太祖之遗体可残乎?不可残乎?懿文之手足,可缺乎?不可缺乎?叔父之恩,可亏乎?不可亏乎?况太祖身为天子,而一旦在天,遂不能保其诸子,使迂儒苛求,以致受祸,则其心宁不怨恫乎?臣每念及至此,未尝不为之流涕。此岂陛下不笃亲亲哉?皆残酷竖儒,持惨刻之偏见,昧一本之大义,病藩王之太重,谋削夺之,所以至此也。吾其进言,不过曰六国反叛,汉帝未尝不削;二叔流言,周公未尝不诛。一言耸动,遂使周王流离播迁,有甚于周公之诛管蔡。
已阅 12190 次 |
喜欢 5463 次 ❤
- 鹧鸪天 寿杨同知
- 山居即事 其二
- 清平乐 其六 郑长卿资政惠以龙焙绝品。余方酿芗林春色,恨不得持去,戏有此赠
- 元德秀
- 次韵张姑丈感旧 其一
- 过松江寄务观五首 其四
- 钓矶怀古十章 其九 严光
- 谢洪府黄安中尚书惠双泉二首 其二
- 某辛巳秋归自武林省先陇遂修亭宇浚溪流因思先人旧诗已随屋璧坏矣尚能记忆遂追和 其一
- 盘洲杂韵上 木犀
- 闻杜鹃三首
- 金蕉叶
- 以谢玄晖鼓吹曲分题赋诗送萧伯龄赴春官 其五 飞甍夹驰道
- 萍乡马上
- 乐府变十九首 其十六 小儿谣之三
- 赋得玉河冰泮
- 箜篌引
- 琴意诗 梅花三弄
- 社园看桃花索式之和二首 其二
- 浪淘沙 有觊
- 踏莎行 五当召
- 六言诗十章 其二
- 自遣诗三十首 二十五
- 庆东宫生辰四首 其四
- 大涤洞留题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