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高王当日原非志在篡魏,即扶立孝武,大权在握亦不过政由宁氏,祭则寡人,其心已足。斛斯椿心怀反复,惧祸及己,日夕劝帝除之,遂成祸阶。一日,椿语帝曰:「建州刺史韩贤、济州刺史蔡俊皆欢党羽,各据要害之地,宜先去之。」帝乃改置都督,革除建州刺史缺以去贤。又使御史举俊罪,罢其职,以汝阳王叔昭代之。欢闻俊罢,上言:「蔡俊勋重,不可废黜。若以汝阳有德,当受大藩,臣弟高琛猥任定州,妄叨禄位,宜以汝阳代之,使避贤路。」帝不听。欢大怒,乃命俊据济州,勿受朝命。又华山王鸷在徐州,欢令大都督邸珍夺其管钥逐之。中外皆知欢必反矣。五月丙子,帝增置勋府将六百人,又增骑官将二百人。尽发河南诸州兵数十万,悉赴京师,大阅于洛阳城外。南临洛水,北际邙山,军容甚盛。帝与斛斯椿戎服观之。辛未戒严,云欲伐梁。又虑欢觉其伪,赐欢密诏,言「宇文黑獭、贺拔破胡各据形势之地,颇蓄异心,故假称南伐,潜为之备。王亦宜共形援」。欢得诏,大笑曰:「朝廷为掩耳盗铃之计,吾岂受其愚乎?」乃即上表,以为「荆、雍既有逆谋,臣今潜勒兵马三万,自河东渡」。遣恒州刺史厍狄干等将兵四万,自来违津渡;领军将军娄昭等将兵五万,以讨荆州;冀州刺史尉景等将山东兵七万、突骑五万,以讨江左。皆勒所部,伏听处分。帝出表示群臣,皆曰:「欢兵一动,必直抵洛阳。其意叵测,宜急止之。」帝于是大惧。 且说高王自得诏后,以帝为椿党蒙蔽,异日定有北伐之举。不如先发制人,引兵入朝,除君侧之恶,奉迎大驾,迁都邺城,方可上下相安。筹画已定,乃发精骑三千,镇守建州。又发兵三千,
1 / 8
第三十二卷 魏孝武计灭晋阳 高渤海兵临京洛
去助蔡俊守济。再遣娄昭引三万人马,镇守河东一路,以防帝驾西行。又遣将把住白沟河,将一应地方粮储皆运入邺,不许载往京师。乃上表言:臣为嬖佞所间,陛下一旦见疑。臣若敢负陛下,使身受天殃,子孙殄绝。陛下若垂信赤心,使干戈不动,佞臣一二人愿斟量废黜。 斛斯椿见欢表,阳请退位。帝不许,曰:「欢言何可信也。」乃使大都督源子恭守阳湖,汝阳王暹守石济,又以仪同三司贾显智为济州刺史。 显智至济,见城门紧闭,先使人到城下,高叫道:「朝廷有旨到来,速即开门。」俊使人城上答云:「奉高王之命,不许开门纳人,有甚圣旨便当晓谕。」使云:「朝廷遣贾仪同来代行济州事,如何违旨?」城上答道:「奉高王之命,不得受代。甚么贾仪同,教他早早去罢。」使人回报显智,显智只得回京,以俊拒命奏帝。帝大怒,知由欢使,乃使舍人温子升为敕赐欢。 其略云: 朕前持心血,远示于王,深计彼此共相体恤,而不良之徒坐生间二。近者孙腾仓猝来北,闻者疑有异谋,故遣御史中尉綦母俊具申朕怀。今得王启,言词恳恻,反复思之,犹有未解。 以朕眇身遇王,不劳尺刃,坐为天子,所谓生我者父母,贵我者高王。今若无故背王,自相攻讨,则使身及子孙,还如王誓。皇天后土,实闻此言。近虑宇文为乱,贺拔应之,故戒严誓师,欲与王相为声援。宇文今日使者相望,观其所为,更无异迹。贺拔在南,开拓边境,为国立功,念无可责。王欲分讨,何以为辞?东南
已阅 10086 次 |
喜欢 4464 次 ❤
- 次白公严韵谢其寄酒与柑
- 芳林篇
- 又湘妃诗四首 其一
- 偈颂二十二首 其十八
- 偈颂一百六十首 其三十九
- 和颖叔西园春宴
- 拟长吉十二月乐辞 十二月
- 蔡州
- 虎丘雨集一首
- 晚春曲
- 古意
- 故黎平太守袁公挽歌 其二
- 客北平闻行人之语感而成诗四首 其四
- 韩孟郁招同黄宫谕刘宪副高太守梁韩二明府暨苏梁诸公集浮丘步寅仲韵 其三
- 咸阳为秦所都周文武成康陵在焉载之祀典秦遗址蔓没无可考矣
- 郭熙盘车图
- 述怀寄脩德
- 绅商学界在台南公馆开欢迎会,赋此志谢
- 赠连君雅堂二首
- 城南纵步七首 其四
- 南至日隔仗望含元殿香炉
- 行路难二十篇(幷序) 第十二章明金刚解脱
- 宣徽太尉郑公挽词二首 其二
-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一二四
-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 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