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署理永顺府知府姓傅的,听了差役一面之词,自己立功心切,也不管青红皂白,便一口咬定这几个秀才,是聚众会盟,谋为不轨。一面知照营县,一面写成禀帖,加紧六百里排递,连夜禀告省宪。禀帖未批回,已到他们会文的这一日了,头天夜里,傅知府未敢合眼,甫及黎明,他便传齐通班差役,会同营里、县里前去拿人,自己坐了大轿在后指点。正要起身的时候,忽见刑名师爷的二爷,匆忙赶到,口称:“我们师爷说过,他们就是要去,也决无如此之早,请大人打过九点钟再去不迟。”傅知府那里肯听,立刻督率人马启身。走到城隍庙前,尚是静悄悄的大门未启。兵役们意欲上前敲门,傅知府传谕休得大惊小怪,使他们闻风逃走。便叫随来的兵役,在四面街口牢牢把守,不准容一个人出进。其时天色虽已大亮,街上尚无行人。等了一刻,太阳已出,呀的一声响处,城隍庙大门已开。走出一个老者,你道这人是谁?乃是庙中一个庙祝。早晨起来开门,并无别的事故。开门之后,看见门外刀枪林立,人马纷纷,不觉吓了一跳。兵役们预受知府大人的吩咐,逢人便拿,当时见了此人,不由分说,立刻走上前来,一把辫子拖了就走。一拖拖到知府轿子跟前,揿倒地下。博知府胆大心细,惟恐他是歹人,身藏凶器,先叫从人将他身上细搜,并无他物,方才放他跪下。傅知府道:“你这人姓甚名谁?今日有人在这庙里谋反,你可知道?”那庙祝本是一个乡愚,见此情形,早已吓昏,索索的抖作一团,那里还能说出话来?傅知府三问不响,认定他事实情虚,今见败露,所以吓到如此地步,大声喝道:“本府料你这人,决非善类,不用刑法,谅你不招,少停带回衙门,细细拷问!
1 / 8
第七回 捕会党雷厉风行 设捐局痴心妄想
”言罢,喝令差役将他看守。一面分一半人进庙,搜查其余,一半仍在庙外,将四面团团围住。进去的人,约摸有一刻多钟,搜查完毕,出来复命,只拿得几个道士,战兢兢的跪在地下,却并无一个秀才在内。傅知府见了诧异道:“难道他们预先得了风声,已经逃走不成?再不是应了师爷的话,我来的太早了。”心下好生疑惑。又问兵役道:“庙里后花园,可曾仔仔细细查过没有?”兵役们回说:“统通查到。”有一个说:“连毛厕里,小的也去看过,并没有一个人影子。”傅知府想了半天,说道:“道士容留匪类,定与这些歹人通气,这些人一定要在道士身上追寻。”吩咐从人把道士一并锁起,带回衙门审问。原来这庙里香火不旺,容不得多少道士,只有一个道士,两个徒弟。当时颈脖子里,一齐加上练条,老道士在地下哭着哀救道:“小道在这庙里住持,已经有三十多载,小道今年也是七十多岁的人了,一向恪守清规,不敢乱走一步,请大人明鉴。”傅知府也不答应,但命带下去看管。当时鹰抓燕雀一般,把他师徒三人带了就走。傅知府想,倘若我今番拿不到人,不要说上司跟前不好交代,就是衙门里朋友面上也难夸口。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便把那个出首的衙役开来的名单取了出来一看。却喜这些人都有住处,把他喜的了少得。立刻请了营、县二位,同到轿前,一同商议,又添了城守营一位。傅知府便说:“我等四人,各分带数十兵役,分头到这十二个人家,连为首的孔黄两个,一共十四个人家,趁此天色尚早,他们或者未必起身,给他们个疾雷不及掩耳,拿了就走,必不使一名漏网。”众官听了,甚以为然,便议定参府东门,首县南门,城守营北门,傅知府自认西门。因为孔黄两
已阅 10800 次 |
喜欢 6636 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