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佳人命薄叹淹留,飘泊浑如不系舟。 选伎征歌何日尽,随行逐队几时休? 深愁肯使随花落,长恨何如付水流。 情到不堪回首处,伤春未已又悲秋。 才这一座花园,却是李岩刺史所建,名为丽春园。园中有一座高楼,就名为丽春楼,原与那些歌妓们行乐的去处。 刺史公存日,一生豪侠,不惜千金,遍游名郡,多买舞女歌儿,共得六人。一个个尽是倾城艳色,绝世奇姿。 那第一个最美丽风月的,唤作梅蕊珠,扬州人氏,年纪可有十七,八岁,生的描不成,画不就,琼容瑶面,玉骨冰肌,堪称金屋多娇,不减昭阳女子。说他文技中,则琴棋书画,诗赋词章,般般细谙;女工内,则剪水裁云,描鸾刺凤,件件精通。更兼吹弹歌舞,侑酒持 ,总为泛泛末技。 那五个又比他略次一分,也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一个唤作张弱秋,一个唤作李湘卿,一个唤作刘小玉,一个唤作张欲仙,一个唤作韩小小,俱是苏杭名那选来的绝色。 那刺史公得了这六个,已遂平生愿欲,精集良工,遍搜名山异木,向那内庭中建了六座院房,把这六个女子分为六院,又总建一座高楼,就令梅蕊珠在内,朝夕与那些群妓们弹丝品竹,教演乐工,遂取名为蕊珠楼。上列着一个扁额,题着四个大字云:“六院琼姿”。便到姑苏去请了一个有名的画师,把这六院女子总画作一幅美人图像,悬于寝室,以便昼夜提防。
1 / 8
第二十二回 哑园公误卖美人图 老画师惊悟观音像
这刺史公纵欲酣娱,朝欢暮乐,仅仅止有一年,不料一旦而亡。那夫人杨氏,待开丧事毕,便与族人计议把那六院女子一个个择配良人,各宜家室,方免有空老朱门效白头之叹。遂将那一幅美人图,与女孩儿若兰小姐收贮闺中,留作先人遗迹。 说这若兰小姐,却是李刺史亲女,年方二八,尚未适人。生得恭容绝世,旖旎超群,精善女工,兼通文翰。刺史公在时,多少贵族豪门央媒求聘,因老夫人十分爱惜,只是不肯轻许,以此蹉跎至今。 这也是小姐婚姻将至,时值天气塺黰 ,这小姐把那幅美人图取将出来,展开一看,只见颜色渐渐消褪。便唤侍婢琼娥,携到园中芙蓉轩上,晒些日色。不料黄昏,琼娥顿忘收拾,却被那哑园公次日洒扫花轩,收拾了去。连他也不知甚么画像,仔细一看,认得是几个美人。只道是一幅神像,料来也是换得几埕酒吃的。遂拿出园门,恰好又遇文荆卿,将一百文钱买去。 过了数日,将及刺史公忌辰,老夫人对小姐道:“孩儿,十三日是你爹爹忌辰,我已曾分付院子整备祭礼,向灵前拜奠一番,以尽你我孝敬之心。只是一件,你爹爹生前至喜欢的,是那六院中歌妓。今日人亡时异,却也不须提起。你只去捡出向日遗下的那一幅美人图来,明日并列在你爹爹灵前,与他阴魂再一快睹,便得瞑目九泉。” 我看这小姐,听母亲问起美人图,心中仔细一想,霎时间玉晕生红,纤眉颦翠,便思量得起前日晒在芙蓉轩上,还未收拾回来。只得朦胧答应了母亲,走进房中,悄悄唤琼娥问道:“前日那幅
已阅 12110 次 |
喜欢 5564 次 ❤
- 杂诗二首 其一
- 看新婚
- 次长芦
- 闰五月十四日因哭小孙子蓬孙归志浩然
- 句 其一
- 午日三首 其三
- 东湖留题 桃溪庵
- 离夷陵移舟至水西将遵陆雾甚咫尺不辨舟人失津退数里遇渡船引而至岸有山在蒙笼中乃观音台也过姜诗村饭士门铺晚宿油榨有山名四面颇佳
- 题椿桂堂四首
- 泸沟桥王昭仪见寄回文次韵
- 晚过张林山
- 送友人朱弘裕归潼川
- 代作家庆图
- 见柳色桃花忽然有叹
- 明妃曲二首 其一
- 寿张致堂学宪 其二
- 拟古四十一首 其一
- 暗香 腊梅
- 暮春杂忆江乡旧事 其二
- 武进陈君研因以余与其尊公鉴沤先生有一日之雅介公约通殷勤感念畴昔怆然有赠
- 金缕曲·吊四川邹容墓
- 送刘天游益明赴省
- 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五首 其一
- 芳草复芳草
- 题旌教院僧房云舫又名百漏船三首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