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何处吹箫绀宇澄,香肩并倚拥华灯。 题来宋玉 多情赋,谱入文鸳心字经。 我辈风流原有种,娘行诗句自关情。 珠圆玉合浑闲事,笑整云鬟响碧珩 。 这文探花到李府中,先请老夫人出来拜见,然后再见小姐。老夫人便不是当初相诗,愈加殷勤几分,遂说道:“恭喜贤婿,今日衣锦荣旋。虽则是你文门之福,实于李氏亦有光辉。”一巡茶罢,小姐出来。文探花与小姐相见,叙了寒温,遂起身一同进去换了公服。 不多时,那李氏门中许多诸亲百眷,各执贺礼,都到堂前拜贺,要请探花相见。文探花从新换了公服,出来堂前,见贺客满堂,仔细一看,十个里头倒有九个不曾会面过的。这也是通俗世情,势发一齐来,所以都是要来趋奉的意思。文探花与众亲逐个个行礼,无论尊卑长幼,都留坐下待茶,内中有两个问道:“今日文探花回来,正是二叔公得志之秋,缘何倒不见他?”内中又有几个晓得前番那桩事的,回答道:“他却有些没嘴脸来见探花哩。” 说不了,只见门上人进来,报道:“本府高太爷赍礼来恭贺,已到大门首了。”众人一齐回避到耳房里去。文探花忙不及步行出来,直到大门首,迎接进来。高太守上堂,行了奉贺之礼,依师生坐下。高太守道:“贤契,昔为偷花客,今作探花郎。可见蝶悬蛛网之作,一大姻缘矣。” 文探花微笑道:“门生若非老师洪开一面,几为缧绁中人,
1 / 8
第三十回 饰前非厅前双膝跪 续后韵页上两留题
何敢仰望今日,这正是老师再造之恩。”高太守道:“我与贤契有通家之雅,欲请尊夫人一见,不识尊意如何?”文探花道:“本欲令寒荆出来拜谢,但恐见了老师,回想前情,含羞无地矣。”高太守道:“当初是千金小姐,如今是诰命夫人,忝在通家,相见何害?”文探花便分付请小姐出堂。 那小姐听说高太守请见,没奈何,含着娇羞出来趋谒。走到堂前,见了高太守,霎时间忍不住两颊生红,连忙退到帘后,低低万福了,转身就走进去。有诗为证: 百媚千娇出绣房,含羞无语见黄堂。 低低万福称帘后,两颊新红上海棠。 高太守又吃了一巡茶,正待起身,忽听门首一派鼓乐喧阗。文探花便问:“鼓乐是哪里来的?”随从的答应道:“是李二相公来作贺的,闻得太爷在此,以故不敢进来,暂在门外。”高太守问道:“是哪一个李二相公?”文探花回答道:“就是妻叔李岳,当日与门生做对头的。”高太守道:“原来就是此人。况且李老先生的令弟,又探花的叔丈,相见何妨,不须回避。快请进来相见。” 李岳在外面听说高太爷请他相见,他便迂阔起来,大摇大摆,走到堂上。见了高太尊,欲行庭参,双膝跪下,口称:“李岳叩见。”高太尊向前一把扶起,道:“兄是太卿令弟,探花叔丈,比别不同,起来只行常礼。”李岳起来,深深作揖,又与探花作了揖,就在旁边坐下。 高太守道:“汝本是好好一个叔丈,只因前番不会做了人情
已阅 12142 次 |
喜欢 5564 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