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黄三太接过书信一瞧,问那人说:“你姓什么,是哪里的人?”那人说:“小人是扬州人氏,父母早丧,跟着叔父度日。我姓何名路通,本年十五岁。只因我爱练武艺,请了几位教师,全是武艺平常,有一位贺大爷,与我叔父相契,甚为知心,他说你老人家武艺精通,叫我来投你老人家学些艺业。” 黄三太听说,拆开书信一看,上写着:字请恩兄大人福安。自拜别后,天南地北,各处一方。弟至扬州,遇故友何澄,言他侄儿何路通专爱习学武艺,访求名人。弟知兄在家,应有安闲之乐,闲暇之时。弟遣何路通前来,投字在台前,学习艺业。如蒙允准,则来人幸甚!知己之交,不叙套言。专此,即候阖第清吉!并请福安不一。 黄三太看罢说:“你既然愿意习学武艺,我就收你作个徒弟。”何路通连忙叩头,拜了八拜,就在此处练习武艺。一住五年,练得有飞檐走壁之能,长拳短打无一不通,拜别师父去了。逢年按节,必来给师父叩头。师生二人,意味相投。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这一年,黄三太五十九岁,黄天霸 八岁。于正月二十二日,外边门上家人拿进一个拜帖,上写“新授绍兴府彭朋”。黄三太叫家人把拜帖拿回挡驾。原来那彭公官复原职,拿了武文华,治得三河县人民安居乐业。白马李七侯自打窦二墩回来后,随彭公升了南通州知州,后又提升绍兴府知府。彭公念当年指镖借银的好处,特意前来拜望,黄三太却不敢会见。彭公回衙,遣李七侯送来京中茶叶,带来大饽饽,还有各样点心。黄三太接进来,二人见面,叙起当年离别之情。李七侯说他帮助彭
1 / 8
第二十五回 隐林泉授徒教子 庆生辰又起风波
公到处剪恶安民,升得此处的知府,今日特来拜望。黄三太闻听此言,说:“贤弟理应如此才是。 愚兄老迈,退守林泉,教子读书,有薄田数顷可以养赡,吾愿足矣!“李七侯说:”黄三哥,你我山东分手,倏忽几载,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三哥不减当年威风,五官气色全好。“黄三太说:”托贤弟福,贤弟你家中还好?“李七侯说:”有我八弟照应家业,倒也平安。嫂嫂与侄儿安好!“三太说:”承问,你侄儿入学读书,倒也好。“二人谈了一会闲话,黄三太吩咐家中摆上酒菜。二人入座又谈了一会心,酒饭已毕,李七侯告辞回衙门去了。自此时常来往。 今年是黄三太六十整寿,二月初二日的生辰,自己知道有几位知己的朋友必来拜寿。今日是正月二十五日,庆期临近,须早为预备才是。连忙派家人黄用,拿了三十两银子去治办酒席,要上等海味席,鸡鸭鱼肉都要新鲜,先定一班戏子。黄用甚为喜悦,接了银子,找了茶房、厨房人等,写了双凤班昆腔。 到了正月三十日,外边家人来报说:“有季全来给寨主磕头。” 黄三太说:“好,这季全倒不忘旧,年年来给我磕头,快请进来!”家人去不多时,把季全带到书房内。三太笑吟吟地说:“贤侄还好么?”季全跪于就地,说:“小侄儿来给三叔叩头。” 黄三太说:“贤侄起来吧,年年劳你前来。”季全说:“小侄理 应磕头,愿叔父你老人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多福多寿多
已阅 16264 次 |
喜欢 5930 次 ❤
- 山鹧鸪 其二
- 次郊行韵
- 乱后山中作
- 过商山
- 德甫知丞过筠庄溪亭为待月之会戏呈席上诸友
- 次杨泸南以前区字韵送行 其二
- 和虞仲房潼川运使韵
- 次韵李同年诚之见贻之什 其一
- 藤龛
- 偈四首
- 题唐伯虎烹茶图为喻正之太守三首 其三
- 宫词 其一
- 端阳后二日何瑞虞龙周勚何龙友家霞举幼度桢卿有开文度集紫芝园席上各赋七言四律醉后又以客兼才子会乐任主人为十字为韵各赋 其二 才字
- 百合诗 其一
- 送别武子
- 梦吉字咏
- 弄琴有怀石斋翁 其二
- 秋日寓居感怀 其二
- 内湖夜泊
- 庆春宫 余将去杭,属安之弟率儿子送淑人柩归里前夕宿湖上作
- 晓晴
- 同诸公奉侍祭岳渎使大理卢幼平自会稽回经平望…不至
- 浣溪沙
- 秦川吟二首 其一
- 次韵衡山徐监酒同考府学试八首 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