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公见边方和好,并寇盗削平,外无侵边之患,内无鼎沸之虞,乃思安内抚民之策。且叛乱之后,地广民残,少官治理,乃奏保廉能仁厚之官数人以治之。朝廷允奏,各升巡抚一员,添设州县。于公保奏孙原贞为浙江巡抚,添设宣平、云和、景宁、泰顺四县,备置县官管理,因叶宗留扰乱之后,而置之也。又奏保王来为福建巡抚,添设永安、受宁二县,各置尹、丞、簿、典官掌理,因邓茂七扰乱之后而设也。复保奏李匡为广东巡抚,立南海、东莞二县,因黄萧养叛乱之后而设也。俱各置尹、丞、尉、典分理掌管毕。于公喜曰:“吾料诸君必不负吾所荐。” 正欣喜间,早有人报进部来禀道:“张湫河决,大水冲没漕船。”于公闻报,大惊曰:“目令兵马众多,惟仗漕粮足用。今河决淹没,诚为可虑!” 即日具本奏闻。朝廷即敕工部尚书石璞、侍郎王永,治理张湫。石、王二公到任一载,未有成绩。当有徐珵闻知二人治水无成,自以为深知地理,特来见于公。公即见曰“元玉(徐珵字)特来,必有教谕。”徐珵说与欲往张湫治水之意。于公曰:“吾倒忘了元玉才能。明日即当面奏,荐兄治水,以舒国忧。”徐珵甚喜,辞出。 明日,于公早朝毕。景帝御便殿,于公即趋入启奏曰:“臣闻张湫河决,石璞一人莅任得疾,不能治理。谕德徐珵颇晓天文、地理,乞陛下以河道委之,必能成功。”景帝未及宣言,旁有金英、兴安二监问曰:“这徐珵就是前年主南迁之人么?若是此人,因他识得天文、地理,依了当日之言,这时候不知被边人僭到何处去
1 / 8
第二十四传 于公荐贤置州县 徐珵改讳治张湫
也?”景帝闻得此言,就不允于公之荐。于公被二监当殿说出徐珵之事,踢蹴不安,只得叩辞出朝。 后过月余,时值新岁,群臣朝贺毕,各归。徐珵即造于公府中。一来贺节,二来即问起前所浼之事。于公答曰:“日前小弟面奏荐兄,奈内廷诸人知兄之名,当面阻挠,使吾不敢再奏。”徐珵默然不悦,即辞回,公固留酌,不肯而出。于是深恨于公。 明日,珵带了亲随数人,一径来见阁老陈循。循见珵曰:“元玉有何见教?”珵即将所事告之。循曰:“若内监有言,事不谐矣,非干于节庵之事。就是不佞,亦难保举公也。”徐珵即送玉带一条、明珠百颗与循。循曰:“何劳惠此珍贶。”遂留饮。因谈论间,陈循曰:“依吾愚见,元玉将尊讳改得,自当一力保奏。使内廷诸人不知,事无不谐矣。”珵闻言大喜,即领教而出。徐珵遂上改名疏,景帝允奏。改名有贞,字元武。留连月余,陈循果上疏保奏许彬、徐有贞二臣善度水势,可浚河渠。若命治水,必有成绩。内廷果不知为珵,无所阻谤。并以佥都御史星夜驰往张湫治水。 有贞闻命下,星夜到张湫来看地形。乃点检徒役,谓属吏曰:“吾观此处工役甚大,非经岁月,不能成功。视此数千疲卒,焉能用得?吾今散遣汝等,且休息数月,待吾巡历地势,然后召用。”徒卒感恩而去。有贞遂乘一小舟,穷河之源。乃由山东济州、汾州沿卫及沚汝,复往大河,过濮范,始回舟。其地形源流脉络,皆得之于心。乃召前遣回卒徒,皆依期而来。筑坝修闸,下柳填堤,以制水渠,以分水势。奈东堤沙湾,正当洪口处。今日并工筑得成,明日决坍;明日筑得,后日决坍。如此两月余,堤筑不成。许、
已阅 11655 次 |
喜欢 5076 次 ❤
- 寄上元韩少府
- 入庆远江上
- 秋思赠远二首 其二
- 自忻村被酒归失方竹杖
- 临高台 其二
- 浣溪沙 其二十二 母氏生辰,老者同在舟中
- 次韵王适落日江上二首 其二
- 送王宗说寺丞归南京
- 兰陵王(题笔架山)
- 渊源堂十二诗 其十 恢义斋
- 贺刘直之值改官 其三
- 白居易有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之句用其韵为秋思十首
- 金坑峡
- 赠棋师二首 其二
- 游弁山
- 往时杨清溪为乡先达菊存陈公作种菊图工妙逼真去之六十馀年其五世孙继先乃得之于其仲父有实家盖其家故物也出以示余因题其后以致景仰之意 其十四 舟中望南塘酒楼再赋有怀故人旷伯逵孙伯虞
- 六公篇 其三 何观察仲默
- 灯夕杂咏 其三
- 雄邑署中夜坐得月
- 戏赠朱十
- 反省时作
- 次韵和麦召苃旅汕感怀
- 蓦山溪·辛未重九即事
- 忆黄州梅花五绝 其五
- 北京留守王太师挽歌词二首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