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甫遇偏奇,寓姑苏值乱离,抚台标下寻生计。一朝得时,金宝家私。荣华富贵如山势,事难知。避兵逃难,依旧是贫儿。 《黄莺儿》 男妇互搀扶,胆惊惶泥又涂,双双子女都遭捕。祸称剥肤,只剩微躯。太仓拚命寻头路,泪痕枯。多方揭债,赎得掌中珠。 《黄莺儿》 乱离之世,妻儿难以保全。前回所说,已经剃发周明甫,其父季雍,原是作掾的。父死后连遇官司,家道消乏,搬到苏州城里做小生意糊口。六月初一日,清兵进城,生意绝响,只得投兵吃粮。土都堂见他人物伶俐,收为亲兵,妻子也住在营里。土都堂亲许道:“若平定地方,你也少不得有官做。” 一个穷人骤然间吃也有,穿也有,便似升了天一般。闰六月十一之变,乡兵围城,抚台扎营北寺,又退屯府学察院,俱作灰烬。明甫想道:“一身不打紧,连累妻子都死怎处?”一时着急,所有资财俱弃置了,领了妻子,乘间道走出齐门,回常熟故里住。不上三五日,早有人报知福山把总芮观,差人链锁去吊打,赖地方亲友去保结他是难民,并非奸细,得以释放。后来到九月十六日土都堂按临福山,明甫哭禀求他复旧役,抚台此时正想恩招离叛,也不作威,徐对他道:“你擅离队伍,私自逃归,本该军法。如今你得活性命也尽够了,还要想任么?”竟不肯复收用。明甫因恋妻儿,弃着富贵,依旧是一穷人,然一家得以完全,也算将上不足,比下有余矣。 又有顾季甫住朱泾内,廿五日早晨,因雨阻,妻儿一家俱未
1 / 8
第五十三回 弃荣华挈家归故里 遭掳掠冒死赎亲儿
出门,直待大兵四集,方才冒雨逃生。不上一里路,季甫夫妇落水,早被一队兵拿去。 因他身长力壮,认是海贼,解到营中。季甫辩称身是粮书,故此转送与洪知县审。幸得堂上人认得的多,得放回家,方知子四官、女观姐,通被汪家营捉去,门内杀死一邻家姓王的老儿尸首,家赀尽行掳去。季甫一生惟此子女两人,夫妻痛哭不已,直到九月下旬,访的汪提督营在太仓州驻扎,禀过洪知县,给了护身批,冒死一身闯到太仓州去。 一进城门,恰好遇着旧邻弘二。弘二者,崇祯辛未年冬,一脚踢死胡家庄上张龙,避仇躲在太仓者也。季甫告以子女被掳,前来寻觅之故,弘二应道:“不妨,我也现在此当兵,汪家营里我都认得,到我家歇了,明日陪你去寻如何?”季甫就依了他,一连在街坊各处走了两日,并无踪迹。到第三日午后,只见营船上一穿红孩子,仔细一看,正是顾四官。季甫站住,目不转睛,那四官亦已瞧见,只不敢做声,船上人觉晓,忙问道:“岸上是什么人,你看他?”四官才说道:“是我的爷。”那班人忙把四官抱进一个大宅子里去了。季甫就跟定,叫苦连天起来。原来这将官姓王,兄弟两个,俱在汪提督标下。廿五日掳得顾家姐弟,王大无子,见四官眉清目秀,年方一纪,要他做了儿子;王二无妻,见观姐十七岁,生得美丽整齐,就把来做了妻室。 此时哄动门首。王大就出来坐堂,两边刀斧弓箭手摆列得锵锵跻跻,吆喝起来,把季甫绑进,跪在庭中。季甫禀称身是常熟粮书,一生只有此男女二人,望老爷开恩放还。王大喝道:“你明明
已阅 17172 次 |
喜欢 10116 次 ❤
- 题玉真观公主山池院
- 擢进士
- 省试方士进恒春草
- 和朱松坡
- 返正
- 翠羽池
- 卷春空/定风波 卷春空
- 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庙二十一首 其十六 文舞退、武舞进用《正安》。
- 次韵谢外舅病不能拜复官夏雨眠起之什
- 赋得北府酒
- 池上芙蓉
- 寄王瑩中
- 喜陆太守孝山长斋因其生日作诗四首寄之 其四
- 周承德除养利州守即乞致仕
- 题朱保之枫江感旧图 其三
- 西江月 光绪二年午日,梦游夕阳寺
- 观物、观我八首 观物 其四 神
- 赠储影壶二首
- 破阵子 前章既就,自诵一过,仍未见意,复成此阕
- 读赵翼论诗篇有感,用原韵亦成五首 其二
- 寇氛日亟,分校有迁闽之议,将去坊下,感时抚事,慨然于怀,取后山“吾生能几日,此地费三年”为韵(录四) 其三
- 拟古十首 其二
- 次韵曲水泛舟四首 其四
- 石竺山二十咏 其一三
- 舶使王会溪太守赵见泰九日领客枉頋山中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韵十首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