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遗编
收藏 下载
  遍地干戈众若狂,衣冠一旦换营装。
	  却嫌小帽名猥鄙,得胜更题邑播扬。
	  大清初平南土,服式俱仿满洲。衣冠文物一无留,不见长巾大袖。
	  宵小昂头得意,贤豪俯首含羞。貂狐海獭猝难收,剥取狗皮同凑。
	  《西江月》
	  民间服式,乃时王之制。明朝时,天下人自天子以至庶人,俱挽青丝髻,戴网巾,网巾之外乌纱帽,身穿圆领,腰系宝带,是士大夫立朝坐堂公服。
	  其平日燕居与读书人,俱戴方巾,百姓则带圆帽。夏秋所用大顶综帽,每顶结他要工夫百余日,价银值五六两。至弘光朝,忽然改换低小如盔衬式样,名为“一把揸”。严子张为乡兵长时,见乡兵都戴一把揸,因分付道:“一把揸之名甚不相称,今后须要改口叫做‘得胜帽’。”由是不论贵贱、文武、上下,人人都戴得胜帽。及至八九月间,清朝剃发之令新行,不许戴网巾,俱要留金钱小顶,从满洲装束。其凉蓬子一时无办,竟取人家藤席藤椅之类,割成圆块,折来权做凉帽,顶系红绒以为时式。暖帽值此大乱,貂狐不可得矣。即驴皮营帽,每顶价卖二三两,穷人算计,竟将黑狗黑猫之皮剥来,一样做成营帽,戴在头上,以应故事。
	  满洲衣式样是圆领露颈、马蹄袖子,其有身虽穿满洲衣,而头犹戴一把揸者,号曰“吊杀圆鱼”。有头已戴满洲营帽,而身犹穿长领宽袖明朝衣服者,名曰“乡下”。满洲人虽时王之制,不敢
1 / 8
影相集珍
  • 明清雕字古玉
  • 上古雕纹玉环
  • 商代青铜器鸮卣
  • 精美青花瓷珍品
  • 斗彩鸣凤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