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孙光宪

朝代:(五代[唐末宋初])

  孙光宪(901-968),字孟文,自号葆光子,属鸡,出生在陵州贵平(今属四川省仁寿县东北的向家乡贵坪村)。仕南平三世,累官荆南节度副使、朝议郎、检校秘书少监,试御史中丞。入宋,为黄州刺史。太祖干德六年卒。《宋史》卷四八三、《十国春秋》卷一○二有传。孙光宪“性嗜经籍,聚书凡数千卷。或手自钞写,孜孜校雠,老而不废”。著有《北梦琐言》、《荆台集》、《橘斋集》等,仅《北梦琐言》传世。词存八十四首,风格与“花间”的浮艳、绮靡有所不同。刘毓盘辑入《唐五代宋辽金元名家词集六十种》中,又有王国维缉《孙中丞词》一卷。
【展开内容】
更 多

诗词成就

  孙光宪是一位著名的词人,是花间派中较有个性和成就的词人。毛泽东曾抄录他的《上行杯》:“离棹逡巡欲动,临极浦,故人相送。去住心情知不共,金船满捧。绮罗愁,丝管咽,回别,帆影灭,江浪如雪。”

  孙光宪素以文学自负,处荆南,怏怏不得志,认为在诸侯幕府中不能展示他的文学才能。他每次对知交说:“宁知获麟之笔,反为倚马之用。”他常吟刘禹锡诗:“一生不得文章力,百口空为饱暖家。”

  孙光宪好博物稽古,嗜经籍,藏书数千卷,有时亲自抄写,孜孜校雠,老而不废。他自号葆光子。他著有《荆台集》、《橘斋集》、《玩笔佣集》、《巩湖编玩》、《北梦琐言》、《蚕书》等。孙光宪善词,蜀人编辑《花间集》,收录了他的六十余首词。十国词人,除西蜀与南唐外,其他只有荆南光宪一人而已。

  孙光宪有怎样的文学思想呢?他认为对文学应该守寒素之心,无躁竞之心,才能达到最高境界。他的词既有以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间派”的华丽香艳,又比其他“花间派”词题材广阔和充实。有不少词反映了社会动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开拓出了新的意境。如《定西番》:“鸡禄山前游骑,边草白,朔天明,马蹄轻。鹊面弓离短韔,弯来月欲成。一只鸣髇云外,晓鸿惊。帝子枕前秋夜,霜幄冷,月华明,正三更。何处戍楼寒笛,梦残闻一声。遥想汉关万里,泪纵横。”

  孙光宪的笔记《北梦琐言》一书记录了不少唐代的政坛、文坛和民间的掌故,具有很大的史料价值。《北梦琐言》中有一则《破天荒解》说:“唐荆州衣冠薮泽,每岁解送举人,多不成名,号曰‘天荒解’。刘蜕舍人以荆解及第,号为‘破天荒’。”这是“破天荒”一词的最早记载。

  孙光宪词以情景交融、婉约缠绵见长。代表作有《浣溪沙》、《菩萨蛮》、《虞美人》、《酒泉子》、《清平乐》、《更漏子 》、《上行杯》、《南歌子》、《应天长》等。其中《清平乐》写一青春少女因为“连理分枝鸾失伴”而产生的春恨愁思,“掩镜无语眉低,思随芳草凄凄”,写得极其哀婉,令人同情。


生平

  《仁寿县志》第27编有孙光宪传,其中介绍了孙光宪30岁前的有关情况。说:孙光宪祖上数代都是农民,少年时很争气,勤奋苦读。后来,少年孙光宪翻越二峨山,负笈远行,开始了为期10多年的游历和求学生活,在资州、成都等地,以文会友,结识了一些当时蜀中较为有名的文人前辈。特别在与当时在前蜀国朝廷中担任官职的牛希济、毛文锡等人交往过程中,孙光宪开始了文学创作,并在词上崭露头角。于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醉入花间。他所做的一首《浣溪沙》记录了自己早年蜀中生活的一些真实:

  “十五年来锦岸游,来曾何处不风流,好花长与万金酬。满眼利名浑幸运,一生狂荡恐难休,且陪烟花醉红楼。”

  这样的生活,孙光宪在成都大约过了15年。他在狂放颓废中自我挣扎,却无可奈何。后来,孙光宪离开蜀都,翻越秦岭,抵达秦陇,开始了他的山水游历生活。详尽领略西北秦陇风土人情之后,孙光宪放下了文人斯文与清高,在凤城东谷一带与当地的山人道士以及土匪强绅互相往来,为他后来的著述积累了丰富素材,开阔了胸襟。

  公元925元(同光三年),王衍降唐,前蜀国的历史走到尽头。这一年,孙光宪正好30岁,正值一个人做事的盛年。作为一个落魄的前蜀旧吏,蜀中和陵州都没有他的舞台了,便从嘉州乘舟南行,前往江陵避乱,这一走就是40多年,此后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家乡,直至去世。

  孙光宪唐时为陵州判官,有良好的声誉。后唐时(约926年左右),避难到江陵(今湖北荆州市),梁震推荐他到南平国武信王(即高季兴,858—928,五代时荆南国的建立者)处任书记。武信王大造战舰,准备与楚国开战。孙光宪谏议:“荆南遭遇战乱割据之后,国王实行休养生息,国民才有了安宁的生活。如果又与楚国断交,一旦别的国家乘机而来,是很值得忧虑的。”武信王才终止了这个念头。

  文献王(高从诲)接替王位,遇到梁震请求退休,因而都把政事委托给孙光宪。文献王一直羡慕楚王豪华奢靡,对官员说:“如果像马王(应该是指五代时楚王马殷的之子),可称大丈夫了。”孙光宪说:“天子与诸侯,按礼制应有等级差别。他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只知道骄奢淫逸,僭越礼制,只求一时的快乐,不知何时危亡,又哪里值得羡慕呢?”文献王忽然醒悟了,说:“孙公的话是对的。”文献王很久一段时间一直悔恨自己的错误思想,感谢孙光宪的及时提醒。

  孙光宪在南平国侍奉了三位国王,都处在幕府中,分别任荆南节度副使、朝议郎、检校秘书少监、试御史中丞等官职,国王赠紫金鱼袋。

  高继冲当国王时,宋太祖派慕容延钊等平定湖南,借道从荆州过,约定士兵从城外经过。大将李景威劝高继冲严密防备。孙光宪呵叱他说:“你是峡江的一平民罢了,怎么知道成与败!中国从周世宗以来,已有统一天下的志愿。何况宋太祖秉承天命,真主出现了!王师不是轻易能抵挡的。”因而叫高继冲去了解情况,封府库以待,将三州之地都献给宋朝廷。宋太祖嘉奖孙光宪统一的功勋,授任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刺史,赏赐礼品,增加待遇。孙光宪在黄州也治理有方。

  开宝元年(公元968),孙光宪被推荐为学士,未及召见即病逝。


藏书故实

  长于词学,其词大都收于《花间集》中,但在风格上与该集中的多数作品的浮艳、绮糜有所不同。藏有数千卷,多自抄写,校勘图书,老而不废。史称“每患兵戈之际,书籍不备,遇发使诸道,未尝不后加金帛购求焉,于是三年间致书及三万卷。”著作多佚,有《荆台集》、《巩湖编玩》、《笔佣集》、《橘摘集》等,今仅存有《北梦琐言》30卷,记载唐五代政治逸闻、社会风俗、诗文趣事等,富有史料价值。又撰有《续通历》,于太平天国初被毁。
【展开内容】
  • 金井堕高梧,玉殿笼斜月。|永巷寂无人,敛态愁堪绝。|玉炉寒,香烬灭,还似君恩歇。|翠辇不归来,幽恨将谁说。
  • 为惜美人娇,长有如花笑。|半醉倚红妆,转语传青鸟。|眷方深,怜恰好,唯恐相逢少。|似这一般情,肯信春光老。
  • 春病与春愁,何事年年有。|半为枕前人,半为花间酒。|醉金尊,携玉手,共作鸳鸯偶。|倒载卧云屏,雪面腰如柳。
  • 霜拍井梧干叶堕,翠帏雕槛初寒。薄铅残黛称花冠。 含情无语,延伫倚阑干¤ 杳杳征轮何处去?离愁别恨千般。不堪心绪正多端。 镜奁长掩,无意对孤鸾。 暮雨凄凄深院闭,灯前凝坐初更。玉钗低压鬓云横。 半垂罗幕,相映烛光明¤ 终是有心投汉珮,低头但理秦筝。燕双鸾偶不胜情。 只愁明发,将逐楚云行。
  • 等闲无语,春恨如何去。|终是疎狂留不住,花暗柳浓何处。|尽日目断魂飞,晚窗斜界残晖。|长恨朱门薄暮,绣鞍骢马空归。
  • 空碛无边,万里阳关道路。马萧萧,人去去,陇云愁¤ 香貂旧制戎衣窄,胡霜千里白。绮罗心,魂梦隔,上高楼。 曲槛小楼,正是莺花二月。思无憀,愁欲绝,郁离襟¤ 展屏空对潇湘水,眼前千万里。泪掩红,眉敛翠,恨沉沉。 敛态窗前,袅袅雀钗抛颈。燕成双,鸾对影,偶新知¤ 玉纤澹拂眉山小,镜中嗔共照。翠连娟,红缥缈,早妆时。
  • 听寒更,闻远雁,半夜萧娘深院。扃绣户,下珠帘, 满庭喷玉蟾¤ 人语静,香闺冷,红幕半垂清影。云雨态,蕙兰心, 此情江海深。 今夜期,来日别,相对只堪愁绝。偎粉面,撚瑶簪, 无言泪满襟¤ 银箭落,霜华薄,墙外晓鸡咿喔。听付属,恶情悰, 断肠西复东。 烛荧煌,香旖旎,闲放一堆鸳被。慵就寝,独无憀, 相思魂欲销¤ 不会得,这心力,判了依前还忆。空自怨,奈伊何, 别来情更多。 掌中珠,心上气,爱惜岂将容易。花下月,枕前人, 此生谁更亲¤ 交颈语,合欢身,便同比目金鳞。连绣枕,卧红茵, 霜天似暖春。 对秋深,离恨苦,数夜满庭风雨。凝想坐,敛愁眉, 孤心似有违¤ 红窗静,画帘垂,魂消地角天涯。和泪听,断肠窥, 漏移灯暗时。 求君心,风韵别,浑似一团烟月。歌皓齿,舞红筹, 花时醉上楼¤ 能婉媚,解娇羞,王孙忍不攀留。惟我恨,未绸缪, 相思魂梦愁。
  • 愁肠欲断,正是青春半。连理分枝鸾失伴,又是一场离散¤ 掩镜无语眉低,思随芳草凄凄。凭仗东风吹梦, 与郎终日东西。 等闲无语,春恨如何去?终是疏狂留不住,花暗柳浓何处¤ 尽日目断魂飞,晚窗斜界残晖。长恨朱门薄暮, 绣鞍骢马空归。
  • 敛态窗前,袅袅雀钗抛颈。|燕成双,鸾对影,偶新知。|玉纤澹拂眉山小,镜中嗔共照。|翠连娟,红缥缈,早妆时。
  • 烛荧煌,香旖旎,闲放一堆鸳被。|慵就寝,独无憀,相思魂欲销。|不会得,这心力,判了依前还忆。|空自怨,奈伊何,别来情更多。
影相集珍
  • 双龙戏首对玉环
  • 青铜飞天神兽
  • 母子象尊
  • 精美青花瓷珍品
  • 精品猴面古玉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