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曰: 三军伐木造行宫暂住,舟师下碇大洋中死路; 元兵一夜乘潮来无数,军士纷纷没处逃苦处。 话说陆秀夫择了吉日,奉两宫起行。到得吉日,御营中九声大炮,声响震天,只见营门大开,鼓乐齐作,先是五千步兵,五人为伍,两伍一排,一对对鼓角齐鸣,摆队而出。次是数队细乐,引着六十四名军士,抬着帝昺梓宫,两旁尚有数十名内侍护着,后面随着便是大小群臣。随后才是两乘銮舆:第一乘是帝昺坐着,第二乘便是皇太妃了,后面尚有数十乘小车,皆是宫嫔们坐着。车过后又是五千骑兵,一对对摆队而出。行了半晌,才来到海边沙地上。前面那五千兵士分作两旁,齐齐立住,战舰上炮声震天,只见张世杰带领着大小将官和军士们一齐跪在船上迎接。当下鼓乐大作,那六十四名军士抬着梓宫上了大船,将梓宫升入中舱,安置停妥;然后帝昺和皇太妃及宫嫔人等陆续皆上了船,随后那文武群臣和军士等也一齐舍陆登舟。只听得战舰上又是九声大炮,震得海覆潮翻,登时万余只大小战舰一齐挂起篷来,只见舳舻千里,旌旗蔽天,浩浩荡荡竟奔向崖山去了。从此冲风破浪,晓行夜宿,一路无话。 不日到了崖山。原来这崖山一名崖门山,在新会县南大海中,与奇石山相对,壁立海中,如天生就两扇海门一般,中间相离不过二三丈远,山形十分险恶。张世杰便下令三军将战舰分作两行,四只一排,鱼贯而入,一直行到次日清晨,那万余只战舰才一齐入了这海口。到得里面,只见凶涛巨浪,朝夕翻腾,海风山谷,号呼相应,只隔了这重山,海口以内和海口以外的天地便大不相同了。
1 / 8
第十三回 造行宫崖山驻跸 乘国丧元人兴师
夜深漏断,风涌潮来,只打得那船只东掉西歪,七上八落。 幸亏此时皇太妃和帝昺等皆久在海中经惯了,倒也不觉得怎样。 次日黎明,张世杰便同了陆秀夫,带着数员大臣和百余名士卒,一齐登岸来相地宜。原来这崖山的北面便是新会县,离崖山二十里地方有一个大乡村,村中大小户口也有一万余家,此处人民皆刚强尚气节。当下张世杰等便在这村中择了一块大空地,那空地旁边尚有十余间民房,张世杰也向民间买了来,当时令军士把那房屋一概拆平了,遂成了四四方方一块大平地,作为造行宫的地基。 相定地宜,张世杰等便一齐回到舟中,奏明了帝昺和皇太妃。然后退出来和各大臣也说知了,又闲话了一回,张世杰才晓得原来此时新会县的文武官吏已到舟中朝见过了帝昺和皇太妃,且请两宫车驾入城驻跸,后来却是皇太妃辞了他,这也不在话下。 却说张世杰和陆秀夫两人回到自己舟中,便商议造行宫的图式,陆秀夫是深悉朝中典故的,当晚便斟酌了方向、殿式、宫图,不奢不俭地商定了一张图式。次日,张世杰便命数千兵士到崖山中去伐取木料,准备造行宫,一面请帝昺命苏刘义监工。帝昺准了所奏。次日,苏刘义奉了这诏书,便领了数千兵丁舍舟登陆,向那乡村中居住去了。 过了几日,众军士已把木料取齐。陆秀夫又命苏刘义便在行宫旁近地方再择一块空地,另造百余间大屋,准备群臣居住。苏刘义因那行宫地基旁近并无空地,只得又向民间买了数十间大小房屋,将那大的房屋留着不拆,只要修饰修饰,那小的却一概拆平了,
已阅 12064 次 |
喜欢 7356 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