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渡尊者,未详姓氏,亦未知何许人,那年投刺出家。慧性圆融,即会悟无上法旨。有识者曰:“此少年得道罗汉也。”人见其常乘杯渡水,非胸中具有灵通,何能利涉有此作用,故遂名曰“杯渡”。杯渡云者,神之也。尊者缘此知名,人争重之,弟子争从游之,尊者拒而不纳。有诗为证: 慧性圆融悟法宗,乘杯渡水见灵通。 少年罗汉人争羡,缘此名闻遍国中。 尊者虽顿悟释氏正宗,其实不矜细行。幼年在冀州破戒不羁,好饮酒食肉,与俗人无异,人多轻慢之,谓其冒僧之名,破僧之戒,□□一下流饿夫也。有道行之僧方斥之,羞与为伍,何足与谈灵性。且有时着屐登山,有时徒行入市,负荷不离一芦圈子,身中更无别物。人徒见其踪迹无常,不知方外之僧不修边幅,自超出常情万万也。有诗为证: 茹荤饮酒行无羁,玻戎嘐嘐论是非。 着履徒行真自得,这般妙意少人知。 尊者游方行化时,尝寄宿于念佛人家,窥见其家神座上供养一尊金佛,渡当此时,不知欲假此昭异于人,不知欲利此私惠于已,一旦出其不意,乃窃之而去。家主回看座上金佛不见,相疑议曰:“窃金佛者,匪伊异人,必寄宿杯渡也。”蹑其后而追之,果见杯渡手抱金佛,缓步而行,失主拍马迫之不及。失主曰:“疾驱不如缓行,此必神人,非亡赖之流也。”及至孟津,果不负桴筏,亦非乘风,便惟浮杯渡之,其疾如飞,失主始信曰:“彼窃像者,非为利也,以俗辈不知其异,故冒不洁之名,使人知其得道不凡也。
1 / 8
杯渡罗汉第十一尊
”遂望杯百拜而回。有诗为证: 盗窃金神缓步行,追之不及有通灵。 乘杯渡水如飞轮,始信渠非亡赖群。 尊者东游吴郡。一日,途中遇钓鱼渔翁,即向前问渔翁乞鱼。渔翁不谓其出家人不宜食鱼,不以罶中无鱼而吝于与,当尊者乞时,惠然以一尾施之。尊者得鱼,当渔翁前手弄反复,鱼儿于困不舒矣,及投水中,鱼复悠然而逝。及渔翁把钓江中,巨尾、细鳞、不用命者,其贪其饵而吞其钓。行江泽中,遇网师打鱼,尊者亦从之乞鱼,网师噌而骂曰:“出家人持斋把素,每食无鱼,今从我乞色,是名芳而行秽也。此江滜乃往来必由之路,假饶行脚僧人人似你乞鱼,我一日安得有许多鱼应其乞也。”竟不与之。尊旨见其不与,当时只拾二石子掷在水中,俄而水中有两头水牛斗入其网,网即破败,牛即不复见。此时网师来觅尊者,尊者隐遁不见,始悟彼非乞鱼,特试吾心耳,悔怨久之。 钓翁乞鱼: 钓翁惠与一鲜鱼,翻弄多回困未舒。投水焂然而逝也,市中村酿广鱼沽。 网师乞鱼: 行至江滜遇网师,乞鱼不与谇而呼。水牛斗破罗鱼网,物与工夫事事虚。 尊者行化至广陵,遇见村舍李家有人阅斋宅舍,乃直入斋堂而坐、以所负芦圌置于中庭。李视圌中所有,惟一破衲及一木柄而已,李自举其圌不胜,唤数人举之亦不胜。李心知其异,敬请在家
已阅 12895 次 |
喜欢 10715 次 ❤
- 送丘为下第
- 齿疾未平灸疮正作新诗又至奇韵难当暗忍呻吟强思酬和别披小简盖念短才更竭病怀甘输降款 其二
- 自叹
- 蒙使君召预池光之会
- 宴清都(中吕)
- 中书令鲁国宣靖鲁公挽词 其一
- 将及下蔡寄仲求
- 与海外千万游子二首 其一
- 春愁曲
- 郑泰陵诗
- 暮春游白岳十二首 其八 飞雨楼
- 甲子孟秋十九日西园公过访镜园步杜少陵游何将军山林十律韵投赠步元韵酬之同集者尹用平温尔惇时溪桥初成十首 其一
- 董尚矩内翰席上留别同酌者林亨大王世赏二内翰也
- 游罗浮阻风宿大唐田家
- 黄山诗 其一
- 刘良卿巡检功澎索诗戏赠二绝
- 咏史
- 解佩令 其二
- 江南好 题江南蘋画杜鹃便面呈弘公
- 葬书语
- 蝶恋花(赠别赵邦才席上作)
- 满江红
- 赋得夜雨滴空堦送陆羽归龙山
- 三月六日闻五马同郡僚出郊劝农 其一
- 北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