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布杀了义帝,闻岸上百姓发喊,欲拢舟上岸,因风色不顺,不得傍岸,那百姓一哄都走了。其中三个老人,为首一老人,年八十岁,人称为董公,为人多读书,知道理,一乡最尊他,乃作倡曰:“待英布的人马回去了,我等务要打捞义帝尸首,带至郴州,以礼葬埋,却纠聚几个壮士,从河南洛阳迎接汉王,做个盟主,与义帝报仇。”众人应声曰:“我等愿从尊命。”董公率领众人急奔下流,雇觅十数个会水的船家,下江跟寻,至是晚,月明之下,忽见水面上,隐隐若有所见,众船家伏水近前抱住,却是个人,众船家捞上岸来,掌起火把看时,颜色如生,并不改变。众人原不识义帝,又见赤身无一丝衣服,止二足中趾上套二玉环,乃龙形也。董老曰:“此必义帝也;若常人,岂有此玉物耶?”众人以净帛遮体,扛至前村,各焚香行礼。至次日,权处棺木殡了,径投郴州来,有本州官吏里老人等。抬至原修宫殿中间停放,众人计议,恐日久霸王知道,决寻事谋害,不若急急葬埋,庶为全美。州官等择日将义帝葬于郴州。至今人帝坟冢尚在,四时享祭不绝。 英布等弑了义帝,来到彭城会范增等众人,将前事密说与范增,增懊侮不已,与众将曰:“义帝乃吾与武信君所立,以服人望,岂想今日弑于江中,甚非人臣之礼,若再迁都彭城,决不足以图天下矣!我等当急回劝止,不可迁都,庶刘邦不敢东向,若离咸阳,不百日内,刘邦决出褒中,吾辈不能安一日矣!”季布曰:“前韩生亦曾有此言,被霸王烹之。”增曰:“我等众人各苦谏,决不可迁都。” 范增留季布修理彭城,却同众人赴咸阳来劝止霸王,只见咸
1 / 8
第三十三回 韩信背楚走咸阳
阳十分狼狈,各文武官员,通预备行装,要三二日启行。范增同英布等进见,备将义帝遇害一一奏知霸王,霸王大喜曰:“除我心腹之患。”范增曰:“心腹之患,不在义帝,实在刘邦也,陛下苦今迁都,不久刘邦决出褒中矣!”霸王曰:“栈道烧绝,吾料刘邦插翅亦不能飞出也。”增曰:“陛下迁都,三秦懈怠,其人决有大志,必蓄养豪杰,与陛下争衡,出此栈道,反掌之易耳!望陛下不可迁都。”霸王曰:“朕号令已出,文武行装已备,岂有中止之理,亚父不必过虑,料刘邦无能为也。”英布曰:“事贵先图,机难遥度,臣恐陛下一离咸阳,人心怠缓,此地决难守也,近日各路诸候,渐有叛夫者,陛下不可不虑也。”霸王怒曰:”朕自会稽起义以来,所向无敌,凡叛去者,皆不才之人,何足为用?迁都之事,朕意已决,再不必多言!如有抗拒者,以韩生为鉴。”范增等长吁口气,各下殿来,只得各备行装起行。 却说韩信自见张良后,此心倦倦不能忘,先将家僮打发回淮阴去,是夜过都尉陈平家拜访。素日信知陈平有意降汉,因来以言挑之曰:“霸王迁都,汉王决出褒中,咸阳非国家所有也。”陈平曰:“霸王近日杀义帝,迁彭城,烹韩生,自以为是,决不足以久安。汉王长者,他日终成大事。贤公在此碌碌,不若背而去之,得以展大才也。”信曰:“我亦有此心久矣,恐沿路关津难过。”平曰:“此亦不难,我衙门有印信文书,与贤公一纸随身,所过关口,有此文书,径自长行,只说入褒中探听消息。”信拜谢曰:“若得此文书,诚千金之赐也:他日若得寸进,决不敢忘盛德。”平曰:“贤公保重,若他日成事之后,不久亦欲投汉,仍望贤公提拔。
已阅 13327 次 |
喜欢 4148 次 ❤
- 叔方先生过咏归亭二首 其二
- 和陶潜饮酒 其二
- 陈拾遗故宅(宅在射洪县东七里东武山下)
- 辛未中元记梦梦与一僧谈世事良久问答中有凡事如此汝曹勉之之语既而造一境如仙家居厥明用梦中八字为偈末章反骚 其七
- 冬初薄霜病躯益健欣然有赋
- 游灵峰院龙龛山
- 第九十九浮山绣毬颂
- 次韵叶内翰游西余山用袁奉议韵
- 送彭秀才赴国学试
- 仲归以结局丁字韵二诗七夕乃连和四篇至如数奉酬
- 游宝石山有怀旧游诸友 其六
- 答吴生仲琰来韵
- 成化癸夘冬至谒陵与李宾之学士联句二十首 其十九 望阙
- 题陈明府园亭 其三
- 梅花百咏 其六十一 痕影
- 潘肖径重过避暑西新次韵
- 寄元美
- 寄怀于次棠师
- 玉阶怨
- 湖上 其三
- 中书令裴公挽歌词二首 一
- 咏竹(卒章)
- 再和二首 其一
- 次韵同院晚春 其一
- 句 其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