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卫可清领了父亲密计,便至城下,单要统军出战,再叫军士辱骂以激之。统军大怒,挺身出战。战了数合,可清佯败而走。统军不舍,追有里许,伏兵齐起,将绊马索曳翻马脚,统军被擒。众兵将他绑了,推至城下,据其二子道:「来降免死,不来即斩你父。」贺拔允弟兄见了,吓得魂飞天外,飞马出城,高叫道:「勿伤吾父,愿相从也。」众兵把统军拥入军中。 贺拔允兄弟直至营前,下马求见。可孤父子忙到帐外相迎。斯时统军已释缚上坐,见二子至,挥泪道:「势已如此,只得在此投顺,但负了杨将军耳。」 可孤大喜,一面款留父子在军,一面便去攻城。城中连失三将,慌乱起来。 半夜城破,人民被杀,杨钧一门尽死。可孤破了怀朔,便请统军写书,以招破胡。统军许之。 那知破胡将近武川,前一日其城已破。正是烽烟交迫时候,破胡慌了,带转马头,忙即奔回。正行之间,望见前面一队兵来,上书「贺拔统军」旗号,心下疑道:「我父亲为何在此?」勒马问之。只见一少年将军出马拱手道:「统军不在这里。我是卫可清,奉主命来请将军。有统军手书在此。」 便叫军士呈过。破胡看了,果是父亲手笔,叹道:「父兄既在彼处,我复何往。」遂下马与可清相见,并马而回,来见可孤。可孤下座,握其手曰:「他日富贵,愿与将军共之。」破胡拜谢。少顷,来见统军,兄与弟皆在帐中。 相见后,各自叹息,只得权时住下,再图机会。
1 / 8
第八卷 太后垂帘重听政 统军灭贼致亡身
其时临淮王不知两处已失,领兵前来。行近朔州,遇着拔陵兵马,被他杀得大败,依旧退回云中。安北将军李叔仁领兵五万,亦来救援,屯兵于白道谷口,拔陵乘夜袭之,亦大败而退。朝廷知临淮、叔仁军败,皆削其官爵,命李崇为北讨大都督,镇恒、朔以御强寇。抚军将军崔逻皆受其节制。崇欲停军固守,且莫与贼交锋,伺其便而击之。逻不遵崇令,引兵先出。正遇贼帅卫可孤,邀截大战,杀得官军死者死,逃者逃,崔逻单骑奔还,折了十万人马。可孤使人飞报拔陵,陵大喜。乘胜而前,又催各道贼兵并力来攻李崇。 崇力战却之,遂相持于云中。崔逻兵败,李崇奏知。帝方不悦,又有雍州刺史元志上奏:「莫折念生与弟天生反于秦州,攻破高平镇,杀了镇将赫连略,官兵莫敌。」帝益惧,因念:「母后临朝,天下未尝有事,今反乱想继,无人为朕分忧。」屡欲往见太后,苦为刘腾所制。那知腾恶满身死,左右防卫渐疏。叉亦不甚经意,时时出游于外,留连不返。帝后母子复得相见。 正光五年,帝年十四,颇悔从前所为得罪太后。时值中秋节近,率诸王贵臣等十余人,朝太后于嘉福殿。时元叉不在。太后设宴留饮,酒过数巡,太后对帝及群臣曰:「我自还政后被幽于此,子母不听往来,虽生犹死,何用我为?我当出家修道于嵩山,闲居寺中,以了终身。」因自卸发,欲将金剪剪去。帝及群臣皆叩头流涕,慇懃苦请。太后声色愈厉,必欲出家。帝乃使群臣皆退,独留嘉福殿,与太后共语。太后细诉从前被幽之辱,思念之苦。 太后泣,帝亦悲不自止。是夜,遂宿太后宫中,明日亦不出
已阅 10062 次 |
喜欢 4464 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