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话: 典身因葬父,不愧业为佣。 孝感天仙至,滔滔福自洪。 话说东汉中和年间,去至淮安润州府丹阳县董槐村,有一人,姓董名永,字延平,年二十五岁。少习诗书,幼丧母亲,止有父亲,年六十余岁。家贫,惟务农工,常以一小车推父至田头树阴下,以工食供父。如此大孝。时直荒旱,井内生烟,树头生火,米粮高贵,有钱没处买。董永心思:「离村十里之外,有一傅长者,专一济穷拔苦,不免去求他。」乃对父曰:「如此饥荒,无饭得吃。天色寒冷,孩儿欲去傅长者家,借些钱米来过活。」父言:「你去,借得与借不得,便回,免交我记念:」 董永辞别父亲,二步作两步而行,正是十二月半天气,地冷天寒,西北风大作,腹中又饥,身上又冷,挨着饥寒而走。不想纷纷扬扬,下落一天雪来: 尽道丰年瑞,丰年瑞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话分两头。却说傅长者正在家中与妈妈赏雪。这长者见雪下得大,叫院子王仝,去库中取一千贯钱,仓中搬米十石,在门前散施。不问男女,皆得救济。当时董永也来到门首,见散钱米,遂得钱十贯,米一斗,谢了长者,火急回身。正是: 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 董永迎风冒雪,靠着钱米回家。其父见儿子回来,喜不自胜。董永将钱买柴米,与父烘火,做饭吃了,看那雪时,到晚来越下
1 / 8
董永遇仙传
得紧。正是: 拳头大块空中舞,路上行人只叫苦。 父子二人过了半月有余,其父因饥寒苦楚成病,忽然一卧不起。董永心中好苦,要请医人调治,又无钱物。指望挨好,不想父亲病得五六日身亡。董永哀哭不止,昏绝几番。端的是: 屋漏更遭连夜雨,行船又撞打头风。 董永自父死后,举手无措,寻思:「止有我娘舅在东村内往,只得去求他,借些财物买棺木。」当时迳到娘舅家,备告丧父无钱之事。娘舅见说,又无现钱,遂将布二匹,绢一匹,借与董永。董永换具棺木回家,盛停在家中,早晚哭泣。日间与人耕种度日。欲要殡葬,又无钱使。 荏苒光阴,不觉过了一年有余,无钱殡送,心思一计:「不免将身卖与人佣工,得钱揭折。」当日离家,迳投傅长者家,见了院子,央他报说卖身之事。傅长者出厅,叫董永入来,备问其事。董永道:「小人姓董名永,丹阳县董槐村人氏。自幼丧母。今年又丧父,停柩在家,无钱殡葬。今日特告长者,情愿卖身与长者,欲要千贯钱回家葬父,便来长者家佣工三年。望长者慈悲方便!」长者见说,乃言:「你是大孝之人!」便教院子取一千贯钱付与董永。董永拜别长者出门。正是: 从空伸出拿云手,提起天罗地网人。 董永将钱回家,至次日,雇倩乡人扛抬棺木,往南山祖坟安葬已毕。过了一夜,次日收拾随身行李,锁了大门,迤逦便行。行至一株大树下,歇脚片时,不觉睡着在树下。
已阅 11214 次 |
喜欢 7095 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