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求僧难释许郎还,遂叫名山波浪翻。 几度春风情宛转,相逢疑是梦中看。 且说白氏当日自汉文出门之后,心神不宁,盼至日暮,不见回来,眼跳耳热,十分着急。叫声:“小青,相公今早出门去徐家,因何至今未回,我心甚悬。”小青道:“娘娘既然悬念,待小婢去看便知。”遂驾起妖云,在半空中四下观看。徐家寂寂,并无形影,回头望金山寺一看,却在寺中。随转云头回来,叫声:“娘娘,原来相公是去游玩金山寺,因此未回家。”白氏听罢,不觉满面愁容,双眼垂泪。小青慌忙问道,白氏叹道:“小青,你怎知道,这金山寺有个老和尚,名唤法海禅师,法力高强,十分了得。相公此去寺中游玩,他必然会共相公道破你我的根基,相公一定被他留住,夫妻恩情从此断绝了。”说罢,悲泣起来。小青劝道:“娘娘何须悲痛。前年茅山野道妄夸利害,尚被娘娘所吊,今日何怕金山秃驴。”白氏道:“小青,你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这法海佛法高妙,非比茅山。如今不可用强,我和你同去金山,哀求禅师,看他肯将相公放出否。”小青道:“娘娘主意不差。二妖即刻驾云来到金山寺,按落云头,行到山门,看见一个小沙弥坐在寺前。白氏近前叫声:“师兄,烦你进去禀上老师父,说我们是许相公的亲眷,要来寻许相公回去的。”小沙弥听罢,即到方丈里面禀道:“启上师太得知,山门外面来了两个妇女,说是许相公的宝眷,要来寻许相公回去哩。”法海笑道:“无知孽畜!好不知死,敢到此间。”遂即头顶毘卢帽,身穿紫袈裟,左手执着龙禅杖,右手捧着金钵盂。
1 / 8
第十回 淹金山二蛇斗法 叠木桥两怪叙情
法海抖擞精神,移步出了山门。手指白氏骂道:“孽畜!我是佛门慈悲,念你修行年久,不忍加害。你们迷惑汉文这也罢了,今日大胆,敢上吾金山。好好退去,饶你性命,不然可惜你千年道行,一旦化为灰烬,悔时晚矣。” 白氏无奈,跪下叫声:“佛爷,念小畜非是迷惑汉文,与他数载夫妻,皆系前缘,万望佛爷广行方便,放汉文出来,感恩不浅。”法海道:“我岂不知你与他实系前缘,但汝今已经怀孕,不可再恋汉文,趁早回山以待孕期。若还在此饶舌,休怪我不慈悲。”白氏哀求数次,法海只是不依。 小青在旁看见,按不住心头火发,骂道:“秃驴!你既是佛门弟子,方便为先,若拆散人间恩爱,永坠地狱。待我拿你这秃驴,碎尸万段,方消此恨。”说罢,将身畔红绫帕解下,祭在空中,变作一条火龙,望法海面门烧来。法海看见,呵呵大笑道:“你这小可伎俩,亦要班门弄斧。”遂将右手钵盂举起,将火龙收在钵内。 白氏也发了性,叫声:“和尚看宝!”口内喷出一粒宝珠,光华夺目,望面门打来。法海看见,觉得心惊,只得又把钵盂察在空中。只见霞光万道,瑞气千条,隔住宝珠,随向白氏头上罩来。白氏看见佛门宝贝,惊得魂飞魄散,急急收了宝珠,同小青驾云逃走去了。 法海收起钵盂,转身入寺,到大殿上坐下,命擂鼓撞钟,聚集阖寺僧众。法海开言道:“你们众人听吾吩咐:妖蛇今日共我斗法,看见佛宝,飞身逃去,其心不甘,今夜必然复来水淹金山,溺
已阅 8016 次 |
喜欢 5942 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