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熊禾

朝代:(宋)

  熊禾(1247~1312年),字位辛,一字去非,号勿轩,晚号退斋。元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建阳崇泰里(今莒口乡)人,世居云谷鳌峰之阳熊墩。幼年颖慧,有志于濂、洛、关、闽之学。访朱熹门人辅广,拜其为师,游浙江,受业于刘敬堂,得朱熹晚年同黄干论学之要旨。登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进士,受任汀州(今属福建)司户参军,颇有政绩。
更 多

生平

  宋亡之后,熊禾誓不仕元,"遂束书入武夷山"(清·董天工《武夷山志》),在五曲晚对峰构筑隐居学习的"洪源书室"。隐居之初,以其崇高的气节和精深的学识吸引了一大批学者和文士,人们尊其为师长,同其研讨义理。为此,熊禾开始在书室讲学。"四方来学者云集,粝食涧饮,日以孔孟之道相磨石龙。"(民国《崇安县新志》)因而盛誉天下。当时的学者名流,诸如胡庭芳、詹君履等人都曾特来拜访,而求学者更多得难以计数。熊禾为此着手改建书室,将"洪源书室"扩建为"洪源书院"。胡庭芳虽为易学大家,造诣颇深,名重一方,但也经常到洪源书院与熊禾论道。熊禾亦有多篇文字送胡庭芳,阐发自己的理学精要。熊禾十分敬仰朱熹。他在卜居武夷山的12年中,通览朱子诸书,选择其中精要者辑为一册《文公要语》,为人们研习朱熹的思想、理论,提供了极有益的帮助。在洪源书院期间,熊禾还分别上《重修武夷书院疏》、《重建朱文公神道门疏》,以期弘扬朱子之学。

  熊禾居武夷12年,回到家乡建阳熊墩,在鳌峰之麓重建鳌峰书院,讲学著述,以奉先圣,继承理学道统。因书院门对云谷,改称云谷书院,四方学者接踵而至。

  熊禾是朱熹的三传弟子,深受其学说影响,视朱熹为孔子之二,认为朱熹的著述继往圣绝学,开万世太平,其学术影响,关系到国家存亡,民心向背。有"宇宙间三十六名山,地未有如武夷之胜;孔孟后千五百余载,道未有如文公之尊"之句(清《武夷山志·重建武夷书院疏》)。熊禾对朱熹的评价,得到后人的赞同,为朱熹在儒家道统中奠定崇高的地位。


主要成就

  熊禾以毕生精力研究儒家经典,继承、弘扬和发展了朱子理学,成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后人称誉:"朱熹有功于圣门,熊禾有功于朱熹"。著有《易经讲义》、《易学图存》、《周易集疏》、《书说》、《大学尚书口义》、《三礼考略》、《春秋通解》、《春秋论考》、《四书标题》、《大学广义》、《四书小学集疏》、《文公要语》等。

【展开内容】
  • 远水萧萧荻苇风,月明云外叫孤鸿。|丹枫拥被疏蓬底,梦断山深野寺钟。
  • 唤作三才祇此躯,乾坤一日可无儒。|稍余礼义存余脉,亟把诗书教小雏。|黑窣窣时鱼是鲁,声呜呜处虎为菟。|祇今时节当如此,可笑迂生独向隅。
  • 忧世心衰且乐天,不妨飞咏此云川。|天高地下有千载,物换人非无百年。
  • 自从尧历数昌辰,已是三千六百春。|渺渺文明知几聚,悠悠盖壤定何人。|斯文一缕千钧日,我辈三纲五典身。|日迈月征各珍重,几多疏缺待弥纶。
  • 铜驼巷陌棘风凉,尚记东都旧帝乡。|甲马营空云气远,杜鹃声老洛园荒。|天开地辟人才出,风起云飞汗竹香。|倘得行窝容我老,春风借地种姚黄。
  • 万古纲常六尺躯,可嗤杜老悔为儒。|林间已听鸠呼妇,竹外行看凤引雏。|倘有牛眠先卜兆,岂无盘谷早营菟。|世间忙处应多错,尽把韦弦玩座隅。
  • 野田秋溜正潺潺,新翠乔林绕舍环。|淡日凝烟横别浦,斜风吹雨过前山。|柴扉初放牛羊出,渔艇方携蟹蛤还。|自笑平生爱游览,天教长在水云间。
  • 当年卫道大贤功,人士今知有学宫。|自叹升堂惭董子,岂无笑列议韩公。|儒风济济衣冠旧,世事茫茫尘网中。|我已结茅溪五曲,飞鸿尚许溯天风。
  • 大隠东南第几峰,我思论学武夷翁。|春秋时义今如昨,文献风流已不同。|阳欲复时宜静俟,道当穷处有时通。|先生若有观梅约,好把篇诗和渚宫。
  • 竹窗渐白卷寒衾,上巳才过节物深。|野杏出篱明望眼,蒌蒿满地蔼愁心。|已知赋分多行役,焉用诗鸣得赏音。|春在江山无限好,缓驱羸马度烟林。

5 6 7 8 9 10 11

影相集珍
  • 双龙戏首对玉环
  • 商代青铜器鸮卣
  • 飞天神马金带
  • 上古雕纹玉环
  • 斗彩鸣凤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