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咖啡馆
布油彩 70x89cm (绘画)
凡·高由于工作过度紧张,身心疲乏,因此晚上经常光顾离他住所不远的拉马丁广场的咖啡馆,用酒或咖啡来提神解乏。那里灯火的颜色和室内陈设的红、黄色,像白天的阳光那样明亮,激发了他创作的激情。他曾说过:“我试图用红色和绿色为手段,来表现人类可怕的激情。”这幅画是由绿色的天花板、血红色的墙壁与不和谐的绿色家具组成的梦魇。金黄色的地板呈纵向深远的透视,以难以阻挡的力量进入到红色背景之中,反过来,红色的墙壁背景也以均等的力量与之抗衡。而天花板的深重蓝色压迫下来令人窒息。他告诉提奥“我画《夜间咖啡馆》是想表现一种想法,即所谓的咖啡馆就是让人沉沦、发狂和犯罪的场所”。这幅画,是透视空间和企图破坏这个空间的逼人色彩之间的永不调和的斗争。结果是一种幽闭、恐怖和压迫感的可怕体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已阅 10882 次 |
喜欢 10432 次 ❤
作 者
文森特·凡·高(荷兰)
文森特·凡·高(1853-1890年),荷兰人。
文森特·凡·高出生于荷兰南布拉邦特的格鲁宗德埃一个小镇新教牧师的家庭,逝于瓦兹河畔安威尔。他的三个叔叔在荷兰拥有最大的画店。16岁的凡·高在他叔父开的古比尔画店当职员,这期间他读过很多书,见识过各地的博物馆,还爱上一个女人,女人无法理解他那粗鲁、然而又炽烈的爱,同时又遭到不懂艺术的顾客横加指责,这使他积蓄的感情受到打击和压抑,产生一种为了拯救自己也拯救一切痛苦灵魂的信念和寻求神灵的愿望,于是投入了宗教的怀抱,决心做一个牧师。可悲的是因没有口才和太善良而终告失败,在他看来唯一的出路只有绘画了。凡·高之所以成为画家乃是为了解决撕裂他灵魂的内心冲突,是为了对生活中遭受的挫折进行报复。凡·高走进绘画,严肃而狂热地研究一切画理画法。在海牙得到堂兄画家毛威的指导,在安特卫普为鲁本斯的艺术倾倒。33岁时来到巴黎,他弟弟提奥也在那里销售油画和版画,生活就靠弟弟资助。他在柯尔蒙的画室里认识了贝尔纳,又结识了劳特累克,受到过毕沙罗的指教,同高更有过交谊,目睹修拉的红极一时,从此他投入了整个蓬勃兴旺的艺术世界,他的生活完全同绘画结合了。凡·高在弟弟的画店看到日本版画使他着了魔,他潜心临摹学习,又从点彩派那里获得启发,日本式的鲜明轻松和印象派色彩的新鲜感使他的画亮起来了。巴黎的秋冬悲凉令他难以忍受,他需要光和热来温暖冷却了的心。在劳特累克的建议下来到阿尔,他狂喜地发现“这真是东方啊”!这时他35岁。他以激情拼命作画,在15个月中竟画了二百余幅作品。不过画卖不出去,生活极其艰苦,加之幻觉症发作,变得痴呆,最终住进了精神病院,就这样也从未停止过作画。提奥十分关注兄长的病情,于1890年5月26日接他到巴黎,转道瓦慈河畔的安威尔医院治疗,凡·高住院期间乃未停止作画。他害怕疾病再次发作,一种无言的悲伤浸入他的心,就在7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走进一片成熟的麦田,面向太阳,向自己的胸膛开了一枪,两天后即去世,时年37岁。
名家图谱
画家标签
- 游虎丘
- 夜雨寄吕叔泰
- 次韵息窝道人
- 寄陆高士
- 咏蝉
- 胜胜慢/声声慢 其一
- 送张彝宪归乡
- 次韵元卿二首 其二
- 诸公次韵予复次韵二首 其一
- 偈三十五首 其二十一
- 山谷先生吊秦少游诗云少游醉卧古藤下谁与愁眉唱一杯解道樽前断肠句江南唯有贺方回此以言语文字知少游者也余乡人有官藤州者谓藤人为余言少游既病洗沐步上光华亭手持白玉杯命取江水立酌一杯而逝呜呼此岂徒然者哉东坡题少游自作挽词以为能一死生齐物我是真知少游者也
- 问乾元圭老
- 题远景山水四首 其三
- 留题马溪寺二首即用前韵
- 伶人奏剧适歌陆浚明珠记戏成此章呈水部
- 过高庵荔枝园与同游诸君野服散坐并赋
- 奉和籀书周大士十首 其十
- 尾犯 笋
- 雨窗漫兴
- 早饮湖楼口号
- 又对观自在菩萨焚香感成七绝
- 征访乡里文献感赋
- 如梦令
- 渚宫莫问诗一十五首 十一
- 秋日杂咏十首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