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元)
张子友(一二四二——一三 O 二) ,名九思,字子友,一作子有,燕之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是著名文士和元朝重臣。至元初入备宿卫,后以工部尚书 兼东宫都总管府事。至元十九年(一二八二)任詹事院丞,进资德大夫、中书右丞, 领修《世祖实录》。大德二年(一二九八)拜荣禄大夫、中书平章政事,五年加大司徒,六年(一三O二)卒,年六十。明· 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
朝代:(元)
沙正卿,(约公元一三二二年前后在世)名不详,(元剧研究疑即沙可学,恐不确)里居、生卒年及生平事实均不详,约元英宗至治中前后在世。工曲,散曲有闺情一套,甚佳。
朝代:(元)
生卒年不详平阳(今山西临汾)人。元代杂剧作家。生平事迹不可考。
朝代:(元)
沈禧(约公元一三五四年前后在世),字廷锡,吴兴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元惠宗至正中前后在世。工词善曲,有竹窗词一卷,(今存强村丛书中)散曲八套;亦单行,名曰竹窗乐府。
朝代:(元)
马谦斋,(约公元一三一七年前后在世)名、字、里、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元仁宗延佑中前后在世。与张可久同时,且相识。工散曲,太平乐府等曲选集中所收颇多。张可久有《天净沙·马谦斋园亭》,曾在大都(今北京)作过官,辞官后归隐,有人说他后来隐居杭州。现存小令十七首
朝代:(元)
字鲁瞻,号秋𪩘。长沙(今属湖南省)人,寓居溧阳(今属江苏省)。生卒年不详。宋代丞相赵葵后代。早年遭遇鲁王(雕阿不刺,弘吉刺氏贴木之子)诬谤而退居江南。赵岩长于诗,在太长公主前曾立赋八首七律,大受赞赏,得公主赏赐甚盛。而其出门即将金银器皿“皆碎而为分,惠官中从者及寒士”(元·孔静斋《至正直记》卷一“赵岩乐府”条)。赵岩又好酒,人称“醉后可顷刻赋诗百篇,时人皆推羡之”。然一生潦倒,晚年醉病而卒,遗骨归长沙。其散曲仅存小令一首。但此曲笔调活泼,构思颇见新意,在元曲中亦可算作佳作。
朝代:(元)
(约公元一三二九年前后在世)(一作大用)字、里、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元文宗天历中前后在世。
朝代:(元)
云龛子,生卒年月以及里居生平均不详。从名字看,应为道士。今存小令27首。
朝代:(元)
方伯成,生平、里籍均不详。姓名仅见明·张禄《词林摘艳》,存世套数一套。
朝代:(元)
王德信:(1234--1294)字实甫,大都人。小令1套,套数2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