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太祖出得湖口,与水陆众将聚毕。自此,大将、步将、骑将、先锋将、水将,都已云集。便留步军一万。战船五百,与俞通海、廖永安二将,在牛清渡扎营操演,其余将士,尽随至和阳。正是:“鞭敲金橙响,齐唱凯歌还。”不一日,来至和阳,即欲提兵过江,取金陵为建都之计。和阳王依议,乃留朱文正、朱文逊、朱文刚、朱文英、赵继祖、顾时、金朝兴、吴复等,统兵一万,保守和阳,其余人马,俱随太祖即日引舟东下,向江口进发。恰喜江风大顺,征帆饱拽,顷刻到牛渚渡。俞、廖二将迎接,说道:“蛮子海牙屯兵南岸采石矶,阻截要路,势甚猖撅,如之奈何?”徐达说道:“兵贵神速,乘此顺风明月驰行,淬然而至,彼必措手不及。”遂分战船为三路:太祖居中队,领战船七百只,郭英为先锋;徐达居左队,也领战船七百只,胡大海为先锋;李善长居右队,也领战船七百只,常遇春为先锋。掩旗息鼓。那时月明风顺,水溜江深,这战船如飞驰驶,比至五更,竟到采石矶。元兵哨马报知蛮子海牙,他便挚兵而待,那矶土刀枪麻列,族旗云屯,水上战船如织,两军相去不及三丈,便摆开阵势。郭英领长枪手,奋勇争先,将及上矶,谁想上面矢石星飞雨洒将来,士卒多伤,不能前进。太祖传令胡大海、常遇春说:“二公先锋定在今日,有先登采石矶者,即正先锋。”大海大喜,意在必登,率众向前。谁想岸上炮弯较先更急,大海力不能支。遇春乘快船后至,便领防牌、神枪手,奋力冲至矶下。元兵见朱兵近岸,炮箭如飞蝗的放来,防牌也不能遮,神枪也无可用,众兵亦欲退后。遇春大叫道:“取不得采石矶,誓不旋师!”便舍舟提牌,挺枪先登。那矶在水面上,约高二丈有余。
1 / 8
第十四回 常遇春采石擒王
矶上元将老星卜喇正用长矛戳下,遇春便用右手拿住防牌,护了矢石,把左手便捏住矛杆,就势大叫一声,从空直跳而上,就撒了防牌,将枪刺了老星卜喇。三队军士,看见遇春登岸,各催兵鼓噪而登,元兵弃戈奔走,死者不可胜数。蛮子海牙收拾残兵,退驻西南方山。太祖就于采石矶安营,众将各各献功。太祖便说:“常将军奋勇争先,万将莫敌,攻克采石矶,特拜为正先锋。”遇春叩谢,惟大海有不平之色。太祖又说:“此举非独崇奖常将军,正以激励诸将。”大海气方平妥。 是夕,屯兵矶上。正值新秋,月色如画,众将在帐前共玩明月,尽欢而散。次早,拔寨直抵太平城下。郡将吴升闻知,便开西门纳降。太祖说:“久闻汝是江左名贤,今日相见,犹恨晚也。”即耀为总管。吴升俯伏谢恩说:“主帅如此恤民抚士,无征不服。”太祖遂命善长揭榜通衡,严禁将士剽掠,城中肃清,便进城抚恤士民。恰有元平章李习,率众来见。习本汉人,博通经术,看得元纲不振,特来投见。太祖说:“太平谁是贤才?”李习对说:“有一人姓郭名景祥。又一人姓陶名安,字立敬,少年敏悟。他年少时,邻近有个土地庙,前通大河,后接深巷,神明极灵。那庙祝先一夜梦见土地对他说:“明日河中有一件异样的事:其中有一人不久便当辅佐真主,安邦立国,你可十分恭敬他,便留在庙中攻书,不可有误。次日,庙祝绝早起来,呆呆的等到日中,也无人来,也无异样的事。庙祝对众僧说:‘大分是个春梦。’正说间,只看见对岸十数个小孩儿,止约有十来岁,在大树底下趁着晴明,猜三角五,翻筋斗,叠灰堆耍子。不知那处,忽然从河中溜过一株紫皮大树
已阅 9622 次 |
喜欢 2981 次 ❤
- 梦中得诗二联觉而足之
- 闻庆州赵纵使君与党项战中箭身死,辄书长句
- 晚山蝉
- 再游庐山三首 其一
- 白乐天诗云倦倚绣床愁不动缓垂绿带髻鬟低辽阳春尽无消息夜合花前日又西好事者画之为倦绣图此花以五六月开山中多于茨棘人殊不贵之为赋小诗以寄感叹
- 精思
- 夜作呈诸公
- 梅花三首 其三
- 译《鲁拜集》 其七十六
- 季夏夜过郭学士质夫馆得流字
- 题仙岩
- 侍御荆使君邀登北固作 其二
- 竹西书舍为徐必明赋
- 赋得平阳怀古送鲍参议之任山西
- 次韵荅守庵叔父
- 哭色员外二首 其二
- 暮春归赤崖旧居
- 四字令
- 感怀
- 以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为韵寄李子先 其二
- 偈颂二百零五首 其四○
- 幽居岁暮五首 其三
- 赵使君淮春楼落成二首 其二
- 溪亭醉卧用季僊韵
- 和颜长官百咏 负薪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