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唐)
徐浩,字季海,越州人。少举明经,工草隶,以张说荐,为丽正殿校理。三迁右拾遗,张守珪表佐幽州幕,改监察御史,历宪部郎中。肃宗即位,拜中书舍人。时天下事殷,诏令俱出其手,文词赡给。加尚书右丞,除国子祭酒,寻贬卢州长史。代宗征还,仍拜中书舍人,迁工部侍郎、岭南节度观察使,又为吏部侍郎、集贤殿学士。为李栖筠所弹,贬明州别驾,终彭王傅,卒赠太子少师。世称其书法如怒猊抉石,渴骥奔泉。诗二首。
朝代:(唐)
徐商大中十三年,中进士,释褐秘书省校书郎。累迁侍御史,改礼部员外郎。不久改知制诰,转郎中,会昌三年(843年)充翰林学士,后拜中书舍人,累官山南东道(今湖北西北部)节度使。入京为御史大夫。宣宗大中八年(854年)拜河中节度使。咸通初年,担任刑部尚书,充诸道盐铁转运使,迁兵部尚书。咸通四年(863年),拜相。六年罢相,历官检校右仆射、江陵尹、荆南(今湖北江陵)节度观察使。后来入京担任吏部尚书,不久卒。
朝代:(唐)
徐夤:字昭梦,福建莆田人。登干宁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依王审知,礼待简略,遂拂衣去,归隐延寿溪(现留于绶溪公园,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著有《探龙》、《钓矶》二集,诗二百六十五首。
朝代:(唐)
徐锴(920~974)南唐文字训诂学家。扬州广陵 (今江苏扬州)人。徐铉之弟,世称“小徐”。字鼐臣,又字楚金,精通文字学,仕于南唐,秘书省校书郎起家,后主李煜时,迁集贤殿学士,终内史舍人。平生著述甚多,今仅存《说文解字系传》40卷,《说文解字韵谱》10卷。
朝代:(唐)
徐凝,唐代(约公元八一三年、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前后在世)诗人,浙江睦州人,代表作《奉酬元相公上元》。《全唐诗》录存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