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日休
主要成就
他曾经编纂自己的著作《文薮》。他曾经中过进士,当过太常博士官,后来参加黄巢起义,任翰林学士。因此,新旧《唐书》不为他立传。
关于他的死有不同说法。有的说黄巢怀疑他作的赋文讥讽自己,遂杀害了他(见《全唐诗小说》);有的说黄巢兵败,他被唐室杀害;有的说他死于吴越之地,并未参加黄巢起义(见陆游《老学庵笔记》)等等。
他的遣作有《皮子文薮》,内收其文200篇,诗1卷。他的不少著作反映了晚唐的社会现实,暴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反映了人民所受的剥削和压迫。有学者认为皮日休是“一位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是一位善于思考的思想家”。鲁迅评价皮日休“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辉的锋芒”。
现存皮日休诗文均作于他参加黄巢起义军以前,《忧赋》、《河桥赋》、《霍山赋》、《桃花赋》、《九讽》、《十原》、《鹿门隐书》等,为有所为而作。他的诗有两种不同的风格:一种继承白居易新乐府传统,以《正乐府》十首为代表;另一种走韩愈逞奇斗险之路,以在苏州时与陆龟蒙唱和描写吴中山水之作为代表。
皮日休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现被选入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日积月累”板块。
轶事典故
——被座师开玩笑的皮日休竟开黄巢玩笑
在气骨日渐颓靡的晚唐文坛上,被世人称为“皮陆”中的皮日休,是值得人们记住的一个文学家。由于他少年时期就很聪明能干,举凡在诗歌、散文以及辞赋等文学领域均有着显著的建树,因此他在20多岁时便已出名。
但他的仕途却始终充满着丛生的荆棘。他早年嗜好喝酒,而且对于诗歌有着一种沉迷的执著感,这从他的字号叫“醉吟先生”、“醉士”乃至“间气布衣”等诸多名目,我们也可见出个大概。懿宗咸通七年(866年),时年32岁的皮日休被州官推荐到京城长安参加进士考试。起先在城东南的永崇里才住上十来天,他的文名便传遍了长安。但他为人耿介,不爱阿谀奉承人,因此一些达官权贵对他也不怎么买帐,所以没有得到有效引荐的皮日休,在考进士落第后,遂只得黯然地离开了他所心仪的京城。
受到这真切打击的皮日休回到家乡后,便致力于编撰他自己的诗文工作,把他现有的200余篇作品集为10卷,并定名为《皮子文薮》。第二年,也就是懿宗咸通八载(867年),他带上这些作品集向有关人士投赠,并又参加了进士考试。这一回的主考官是礼部侍郎郑愚,他极为欣赏皮日休的诗文,还没有发榜时,他就派人把皮请到自己府衙里坐谈。郑愚原以为皮的诗文如此出众,人也应该是眉清目秀的。但他一见之下,却不由大失所望;因为皮日休的左眼角下塌,远远看去,简直就像仅有一只眼睛而已。民间所谓的“独眼龙”,大概就是他那副尊容的真实写照了。①
见此情景,出乎意料的郑愚遂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说道:“您的才学可谓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只是您仅有一只眼睛,那真是太可惜了呀!”皮日休对郑的玩笑很是反感,当即便反唇相讥道:“侍郎大人可千万不能因为我这一只眼睛,而使您原本长有两只眼睛的人也丧失了眼力啊!”这话果然大大地刺痛了郑的自尊心,遂把皮从较高的中第位置拉到了最后一名。
尽管考取了进士,但皮日休所担任的却始终只是小官卑宦,他就心生不满了。后来又加上朝廷和地方的各级官吏鱼肉百姓,弄得民怨沸腾。僖宗乾符二年(875年),山东人王仙芝、黄巢开始起义反抗唐朝。皮看看自己难以有出头的日子,便毅然决然地投奔了起义军。僖宗广明元年(880年)十二月,义军攻下长安,黄巢称帝,皮被任命为翰林学士。由于皮的文才受到黄的赏识,黄就命他撰写一种用来宣扬自己是上天授意主宰人间的谶词,皮按照黄的姓名作了一首五言古诗道:
欲知圣人姓,田八二十一;
欲知圣人名,果头三屈律。②
黄看了这首古诗(其实它只是一个诗谜)后,当下便很不高兴了,因为他的头部丑陋,头发又难以遮挡住鬓毛,因此他竟觉得皮这诗有讥讽他那副尊容的意味,这无疑就使他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当即命人把皮日休推出去给杀害了。③
按:① 此据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二。② 《唐才子传》中“欲”作“始”者,误。③ 此据钱易《南部新书》丁卷,《唐诗纪事》、《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及《唐才子传》等均以此说为准;至于另有《北梦琐言》、《唐语林》等则以为皮日休在“黄寇中遇害”。编者按:这是根据阿袁《即陈忠远)《唐诗故事》全文载录的。
生平
懿宗咸通八年(867)登进士第。
次年东游,至苏州。咸通十年为苏州刺史从事,与陆龟蒙相识,并与之唱和。其后又入京为太常博士,出为毗陵副使。僖宗乾符五年(878),黄巢军下江浙,皮日休为黄巢所得。黄巢入长安称帝,皮日休任翰林学士。
中和三年(883),曾至同官县。他的死,说法不一。或说他因故为巢所杀(孙光宪《北梦琐言》、钱易《南部新书》、辛文房《唐才子传》等),或说黄巢兵败后为唐王朝所杀(陆游《老学庵笔记》引《该闻录》),或说后至浙江依钱□(尹洙《大理寺丞皮子良墓志铭》、陶岳《五代史补》),或说流寓宿州以终,墓在濉溪北岸(《宿州志》)。著有《皮子文薮》10卷,收其前期作品,为懿宗咸通七年皮氏所自编。有《四部丛刊》影明本及中华书局排印萧涤非整理本通行。《全唐文》收皮日休文4卷,其中有散文7篇,为《文薮》所未收。《全唐诗》收皮日休诗,共9卷300余首,后8卷诗均为《文薮》所未收,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萧涤非、郑庆笃重校标点本《皮子文薮》,将皮日休自编《文薮》以外的诗文附于书后。皮日休生平事迹,主要见于孙光宪《北梦琐言》、钱易《南部新书》、尹洙《大理寺丞皮子良墓志铭》、陶岳《五代史补》、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计有功《唐诗纪事》、辛文房《唐才子传》、《宿州志》等。近人考订有缪钺《皮日休的事迹思想及其作品》和《再论皮日休参加黄巢起义军的问题》、李菊田《皮日休生平事迹考》、萧涤非《论有关皮日休诸问题》、张志康《皮日休究竟是怎样死的》等,可资参考。
唐末进步思想家皮日休出身寒微,参加过黄巢农民起义,在农民政权下任翰林学士。尽管其现存著作都完成于参加农民起义之前,但由于深入了解社会现实,了解民众苦难,故而其作品具有十分显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他讽刺黑暗现实,同情人民大众,曾自述:“赋者,古诗之流也。伤前王太佚作《忧赋》;虑民道难济作《河桥赋》;念下情不达作《霍山赋》;怜寒士道尘,作《桃花赋》。”他在鹿门隐居时作《隐书》六十篇,用“古”与“今”对比的形式揭示出封建地主阶级的暴政,说:“古杀人也怒,今之杀人也笑;古之用贤也为国,今之用贤也为家;古之酗也为酒,今之酗也为人;古之置吏也净以逐盗,今之置吏也将以为盗。”他指出:“后世之君怪者,不在于妖祥,而在于政教也。”甚至敢于说:“金玉石,王者之用也”,由于王者贵金重玉,才使大家视金玉为宝,其实,真正值得珍贵的并不是金玉,而是粟与帛:“一民之饥须粟以饱之,一民之寒须帛以暖之,未闻黄金能疗饥,白玉能免寒也。”
介绍
皮日休,生于太和八年(834)至开成四年(839)之间,卒于天夏二年(902)以后。晚唐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襄阳之竟陵(今属湖北天门)人。
懿宗咸通七年(866),入京应进士试不第,退居寿州(今安徽寿县),自编所作诗文集《皮子文薮》。八年再应进士试,以榜末及第。曾在苏州刺史崔璞幕下做郡从事,后入京任著作佐郎、太常博士。僖宗乾符二年(875)出为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军,任翰林学士。巢败,不知所终。
皮日休为晚唐著名诗人、散文家,与陆龟蒙并称“皮陆”,有唱和集《松陵集》。诗文多抨击时弊、同情人民疾苦之作。他和陆龟蒙、罗隐的小品文被鲁迅誉为唐末“一榻胡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镳”(《小品文的危机》)。有《皮子文薮》。
-
河平州桥危,垒晚水鸟上。冲崖搜松根,点沼写芡响。舟轻通萦纡,栈堕阻指掌。携桡将寻君,渚满坐可往。
-
狂霖昏悲吟,瘦桂对病卧。檐虚能彯斜,舍蠹易漏破。宵愁将琴攻,昼闷用睡过。堆书仍倾觞,富贵未换个。
-
涔涔将经旬,昏昏空迷天。鸬鹚成群嬉,芙蓉相偎眠。鱼通蓑衣城,帆过菱花田。秋收吾无望,悲之真徒然。
-
吴中十日涔涔雨,歊蒸庳下豪家苦。可怜临顿陆先生,独自翛然守环堵。儿饥仆病漏空厨,无人肯典破衣裾。{果/虫虫}蠃时时上几案,蛙黾往往跳琴书。桃花米斗半百钱,枯荒湿坏炊不然。两床苮席一素几,仰卧高声吟太玄。知君志气如铁石,瓯冶虽神销不得。乃知苦雨不复侵,枉费毕星无限力。鹿门人作州从事,周章似鼠唯知醉。府金廪粟虚请来,忆著先生便知愧。愧多馈少真徒然,相见唯知携酒钱。豪华满眼语不信,不如直上天公笺。天公笺,方修次,且榜鸣篷来一醉。
-
夏景恬且旷,远人疾初平。黄鸟语方熟,紫桐阴正清。 廨宇有幽处,私游无定程。归来闭双关,亦忘枯与荣。 土室作深谷,藓垣为干城。頫杉突杝架,迸笋支檐楹。 片石共坐稳,病鹤同喜晴。瘿木四五器,筇杖一两茎。 泉为葛天味,松作羲皇声。或看名画彻,或吟闲诗成。 忽枕素琴睡,时把仙书行。自然寡俦侣,莫说更纷争。 具区包地髓,震泽含天英。粤从三让来,俊造纷然生。 顾予客兹地,薄我皆为伧。唯有陆夫子,尽力提客卿。 各负出俗才,俱怀超世情。驻我一栈车,啜君数藜羹。 敲门若我访,倒屣欣逢迎。胡饼蒸甚熟,貊盘举尤轻。 茗脆不禁炙,酒肥或难倾。扫除就藤下,移榻寻虚明。 唯共陆夫子,醉与天壤并。
-
越舼轻似萍,漾漾出烟郭。人声渐疏旷,天气忽寥廓。 伊予惬斯志,有似劀q3瘼。遇胜即夷犹,逢幽且淹泊。 俄然棹深处,虚无倚岩崿。霜毫一道人,引我登龙阁。 当中见寿象,欲礼光纷箔。珠幡时相铿,恐是诸天乐。 树杪见觚棱,林端逢赭垩。千寻井犹在,万祀灵不涸。 下通蛟人道,水色黮而恶。欲照六藏惊,将窥百骸愕。 朅去山南岭,其险如邛笮。悠然放吾兴,欲把青天摸。 紫藤垂罽珥,红荔悬缨络。藓厚滑似漦,峰尖利如锷。 斯须到绝顶,似愈渐离z8.一片太湖光,只惊天汉落。 梅风脱纶帽,乳水透芒屩。岚姿与波彩,不动浑相著。 既不暇供应,将何以酬酢。却来穿竹径,似入青油幕。 穴恐水君开,龛如鬼工凿。穷幽入兹院,前楯临巨壑。 遗画龙奴狞,残香虫篆薄。褫魂窥玉镜,澄虑闻金铎。 云态共萦留,鸟言相许诺。古木势如虺,近之恐相蠚。 怒泉声似激,闻之意争博。时禽倏已嘿,众籁萧然作。 遂令不羁性,恋此如缠缚。念彼上人者,将生付寂寞。 曾无肤挠事,肯把心源度。胡为儒家流,没齿勤且恪。 沐猴本不冠,未是谋生错。言行既异调,栖迟亦同托。 愿力傥不遗,请作华林鹤。
-
古来伧父爱吴乡,一上胥台不可忘。爱酒有情如手足, 除诗无计似膏肓。宴时不辍琅书味,斋日难判玉鲙香。 为说松江堪老处,满船烟月湿莎裳。
-
全吴临巨溟,百里到沪渎。海物竞骈罗,水怪争渗漉。 狂蜃吐其气,千寻勃然蹙。一刷半天墨,架为欹危屋。 怒鲸瞪相向,吹浪山毂毂。倏忽腥杳冥,须臾坼崖谷。 帝命有严程,慈物敢潜伏。嘘之为玄云,弥亘千万幅。 直拔倚天剑,又建横海纛。化之为暴雨,潈潈射平陆。 如将月窟写,似把天河扑。著树胜戟支,中人过箭镞。 龙光倏闪照,虬角搊琤触。此时一千里,平下天台瀑。 雷公恣其志,ze磹裂电目。蹋破霹雳车,折却三四辐。 雨工避罪者,必在蚊睫宿。狂发铿訇音,不得懈怠僇. 顷刻势稍止,尚自倾蔌蔌。不敢履洿处,恐蹋烂地轴。 自尔凡十日,茫然晦林麓。只是遇滂沱,少曾逢霢霂。 伊余之廨宇,古制拙卜筑。颓檐倒菌黄,破砌顽莎绿。 只有方丈居,其中蹐且跼.朽处或似醉,漏时又如沃。 阶前平泛滥,墙下起趢趚.唯堪著笞笠,复可乘艒宿。 鸡犬并淋漓,儿童但咿噢。勃勃生湿气,人人牢于锔。 须眉渍将断,肝膈蒸欲熟。当庭死兰芷,四垣盛薋菉。 解帙展断书,拂床安坏椟。跳梁老蛙黾,直向床前浴。 蹲前但相聒,似把白丁辱。空厨方欲炊,渍米未离bL. 薪蒸湿不著,白昼须然烛。污莱既已泞,买鱼不获鮛. 竟未成麦饘,安能得粱肉。更有陆先生,荒林抱穷蹙。 坏宅四五舍,病筱三两束。盖檐低碍首,藓地滑澾足。 注欲透承尘,湿难庇厨簏。低摧在圭窦,索漠抛偏裻. 手指既已胼,肌肤亦将瘯。一苞势欲陊,将撑乏寸木。 尽日欠束薪,经时无寸粟。eA蝓将入甑,蟚蜞已临鍑。 娇儿未十岁,枵然自啼哭。一钱买粔籹,数里走病仆。 破碎旧鹤笼,狼藉晚蚕蔟。千卷素书外,此外无馀蓄。 著处纻衣裂,戴次纱帽醭。恶阴潜过午,未及烹葵菽。 吴中铜臭户,七万沸如臛.啬止甘蟹ee,侈唯僭车服。 皆希尉吏旨,尽怕里胥录。低眉事庸奴,开颜纳金玉。 唯到陆先生,不能分一斛。先生之志气,薄汉如鸿鹄。 遇善必擎跽,见才辄驰逐。廉不受一芥,其馀安可黩。 如何乡里辈,见之乃猬缩。粤予苦心者,师仰但踖踧. 受易既可注,请玄又堪卜。百家皆搜荡,六艺尽翻覆。 似馁见太牢,如迷遇华烛。半年得酬唱,一日屡往复。 三秀间稂莠,九成杂巴濮。奔命既不暇,乞降但相续。 吟诗口吻噅,把笔指节瘃。君才既不穷,吾道由是笃。 所益谅弘多,厥交过亲族。相逢似丹漆,相望如脁肭。 论业敢并驱,量分合继躅。相违始两日,忡忡想华缛。 出门泥漫漶,恨无直辕輂.十钱赁一轮,逢上鸣斛觫。 赤脚枕书帙,访予穿诘曲。入门且抵掌,大噱时碌碌。 兹淋既浃旬,无乃害九谷。予惟饿不死,得非道之福。 手中捉诗卷,语快还共读。解带似归来,脱巾若沐浴。 疏如松间篁,野甚麋对鹿。行谭弄书签,卧话枕棋局。 呼童具盘餐,擫衣换鸡鹜。或蒸一升麻,或煠两把菊。 用以阅幽奇,岂能资口腹。十分煎皋卢,半榼挽醽醁. 高谈繄无尽,昼漏何太促。我公大司谏,一切从民欲。 梅润侵束杖,和气生空狱。而民当斯时,不觉有烦溽。 念涝为之灾,拜神再三告。太阴霍然收,天地一澄肃。 燔炙既芬芬,威仪乃毣毣。须权元化柄,用拯中夏酷。 我愿荐先生,左右辅司牧。兹雨何足云,唯思举颜歜.
-
杉桂交阴一里馀,逢人浑似洞天居。千株橘树唯沽酒, 十顷莲塘不买鱼。藜杖闲来侵径竹,角巾端坐满楼书。 襄阳无限烟霞地,难觅幽奇似此殊。
-
铜为蚴蟉鳞,铸作鱙qT角。吐处百里雷,泻时千丈壑。 初疑潜苑囿,忽似拏寥廓。遂使铜雀台,香消野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