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结
元结,字次山,河南人。少不羁,十七乃折节向学,擢上第,复举制科。国子司业苏源明荐之,结上时议三篇,擢右金吾兵曹参军,摄监察御史,为山南西道节度参谋。以讨贼功,迁监察御史里行。代宗立,授著作郎。久之,拜道州刺史。为民营舍给田,免徭役,流亡归者万余。进容管经略使,罢还京师。卒年五十,赠礼部侍郎。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元结,字次山,河南人。少不羁,十七乃折节向学,擢上第,复举制科,国子司业苏源明荐之,结上时议三篇,擢右金吾兵曹参军,摄监察御史,为山南西道节度参谋。以讨贼功,迁监察御史里行。代宗立,授著作郎,久之,拜道州刺史,为民营舍给田,免徭役,流亡归者万余。进容管经略使,罢还京师。卒年五十,赠礼部侍郎。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已阅 33160 次 |
喜欢 5931 次 ❤
更 多
生平
[唐](公元七二三年至七七二年)字次山,河南人。生于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卒于代宗大历七年,年五十岁。少不羁。年十七,乃折节向学,事元德秀。举进士,苏元明称与肃宗。时史思明攻河阳,结上时议三篇。帝悦,擢右金吾兵曹参军,摄监察御史。以讨贼功,迁监察御史。又进水部员外郎,佐荆南节度使吕諲拒贼。代宗时,以亲老归樊上,著书自娱。始号琦圩子,继称浪士,亦称漫郎。既客樊上,更称赘叟。晚拜道州刺史,免徭役,收流亡。进授容管经略使,身谕蛮豪,绥定诸州,民乐其教,立碑颂德。罢还京师,卒。结著有元子十卷,文编十卷,《新唐书艺文志》琦圩子一卷,《文献通考》并传于世。
原有著作多部,均佚。现存的集子常见者有明郭勋刻本《唐元次山文集》、明陈继儒鉴定本《唐元次山文集》、淮南黄氏刊本《元次山集》。今人孙望校点有《元次山集》。元结所编诗选《箧中集》尚存。
-
东邻有渔父,西邻有山僧。各问其性情,变之俱不能。 公为二千石,我为山海客。志业岂不同,今已殊名迹。 相里不相类,相友且相异。何况天下人,而欲同其意。 人意苟不同,分寸不相容。漫问轩裳客,何如耕钓翁。
-
往年壮心在,尝欲济时难。奉诏举州兵,令得诛暴叛。 上将屡颠覆,偏师尝救乱。未曾弛戈甲,终日领簿案。 出入四五年,忧劳忘昏旦。无谋静凶丑,自觉愚且懦。 岂欲皂枥中,争食麧与藖。去年辞职事,所惧贻忧患。 天子许安亲,官又得闲散。自家樊水上,性情尤荒慢。 云山与水木,似不憎吾漫。以兹忘时世,日益无畏惮。 漫醉人不嗔,漫眠人不唤。漫游无远近,漫乐无早晏。 漫中漫亦忘,名利谁能算。闻君劝我意,为君一长叹。 人谁年八十,我已过其半。家中孤弱子,长子未及冠。 且为儿童主,种药老谿涧。
-
樊水欲东流,大江又北来。樊山当其南,此中为大回。 回中鱼好游,回中多钓舟。漫欲作渔人,终焉无所求。
-
丛石横大江,人言是钓台。水石相冲激,此中为小回。 回中浪不恶,复在武昌郭。来客去客船,皆向此中泊。
-
江北有大洲,洲上堪力耕。此中宜五谷,不及西阳城。 城畔多野桑,城中多古荒。衣食可力求,此外何所望。
-
将牛何处去,耕彼故城东。相伴有田父,相欢惟牧童。 将牛何处去,耕彼西阳城。叔闲修农具,直者伴我耕。
-
将船何处去,钓彼大回中。叔静能鼓桡,正者随弱翁。 将船何处去,送客小回南。有时逢恶客,还家亦少酣。
-
漫惜故城东,良田野草生。说向县大夫,大夫劝我耕。 耕者我为先,耕者相次焉。谁爱故城东,今为近郭田。
-
漫家郎亭下,复在樊水边。去郭五六里,扁舟到门前。 山竹绕茅舍,庭中有寒泉。西边双石峰,引望堪忘年。 四邻皆渔父,近渚多闲田。且欲学耕钓,于斯求老焉。
-
问吾常宴息,泉上何处好。独有潓阳亭,令人可终老。 前轩临潓泉,凭几漱清流。外物自相扰,渊渊还复休。 有时出东户,更欲檐下坐。非我意不行,石渠能留我。 峰石若鳞次,欹垂复旋回。为我引潓泉,泠泠檐下来。 天寒宜泉温,泉寒宜天暑。谁到潓阳亭,其心肯思去。
人物链接
- 寓寺八首 其七
- 春帖子词:皇帝阁六首 其四
-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 其四 洛阳试院楼上新晴五绝
- 好恶吟
- 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 太仓兴福寺观刘鸾塑观音像
- 重九前一夕宗鲁携具泛舟中流月光澄彻千里如练命北部乐人合丝竹二奚童以南音佐之丙夜改席登台畅饮主客咸潦倒濡首复泛舟奏乐而归二首 其一
- 后湖纪事和同僚联句韵 其四
- 饮百尺楼赠歌者二绝 其一
- 吴隐君山居
- 送秦参议之任
- 自镇沅归家有感三首 其一
- 咏史三十一首 其八
- 上颂醇亲王庚寅七月 其三
- 晚发梧栖口占
- 江南好二首 其二
- 蓦山溪
-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赐书
- 陈体仁以心清闻妙香作诗惠末利花香次韵为谢 其五
- 寄湖北张总领六绝句 其六
- 官舍阻雨十日不能出闷成五绝呈徐判部 其三
- 偈颂五十一首 其四五
- 秋晚杂书三十首 其四
- 清湖春早二首 其二
- 感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