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刘长卿

朝代:(唐)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呼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呼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呼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展开内容】
更 多

生平

  刘长卿,中国唐代诗人。字文房。因官至随州刺史,亦称刘随州。宣城(今属安徽)人,郡望河间(今属河北)。祖籍宣城,郡望河间,后迁居洛阳。姚合《极玄集》卷下云刘长卿为“宣城人”;又中唐林宝《元和姓纂》卷五分述诸郡刘姓云:“考功郎中刘庆约,宣州人;孙长卿,随州刺史。”林宝稍早于姚合,所记一致,足消人疑。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诗集类著录《刘随州集》十卷,并云:“唐随州刺史宣城刘长卿文房撰”,当据林、姚二氏之说。然《新唐书·艺文志》云称刘长卿为河间(今河北河间)人,《唐才子传》袭云:“河间人”,又同卷李季兰条:“知河间刘长卿有阴重之疾”。河间大概指其郡望而言。长卿一族,何时迁洛阳,殆不可考。及观刘集,知洛阳故业萦怀于中,感情甚深,断非居日浅短者可比。刘长卿《旧唐书》、《新唐书》都没有传记,关于他的生卒年,一直未有确考。闻一多认为其生年为公元709年,傅璇琮认为是710年左右或725年左右,还有其它的说法。卒年,一般认为是在789至791年之间;也就是说,刘长卿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

  刘长卿为年轻时在嵩山读书,742-746年(唐玄宗天宝)间登进士第。一说755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刘长卿可能才登进士第,但是还没有揭榜,便爆发安史之乱了。

  756年,唐肃宗即位,刘长卿被任命到苏州下属的长洲县当县尉。不久被诬入狱,遇大赦获释。

  758年(唐肃宗至德三年)正月,摄(代理)海盐令。

  760年(上元元年)春,被贬为潘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但刘长卿并未到南巴实际任职。

  761年(上元二年)秋天,他又奉命回到苏州接受“重推”,旅居江浙。这时江南刚经历过刘展之乱,本来繁华富庶的吴郡一带变得破败萧条。

  770年(唐代宗大历五年)以后,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为性格刚强,得罪了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被诬为贪赃,再次贬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在睦州时期,与当时居处浙江的诗人有广泛的接触,如皇甫冉、秦系、严维、章八元等都有诗酬答。

  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又受任随州(今湖北随县)刺史。世称“刘随州”。

  784年(兴元元年)和785年(贞元元年)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割据称王,与唐王朝军队在湖北一带激战,刘长卿即在此期间离开随州。

  刘长卿离开随州后,大约流寓江州,晚岁入淮南节度使幕。约卒于790(唐贞元六年)前后。

【展开内容】
  • 秋月照潇湘,月明闻荡桨。石横晚濑急,水落寒沙广。 众岭猿啸重,空江人语响。清晖朝复暮,如待扁舟赏。
  • 空传古岸下,曾见蛟龙去。秋水晚沈沈,犹疑在深处。 乱声沙上石,倒影云中树。独见一扁舟,樵人往来渡。
  • 朐山压海口,永望开禅宫。元气远相合,太阳生其中。 豁然万里馀,独为百川雄。白波走雷电,黑雾藏鱼龙。 变化非一状,晴明分众容。烟开秦帝桥,隐隐横残虹。 蓬岛如在眼,羽人那可逢。偶闻真僧言,甚与静者同。 幽意颇相惬,赏心殊未穷。花间午时梵,云外春山钟。 谁念遽成别,自怜归所从。他时相忆处,惆怅西南峰。
  • 北塔凌空虚,雄观压川泽。亭亭楚云外,千里看不隔。 遥对黄金台,浮辉乱相射。盘梯接元气,半壁栖夜魄。 稍登诸劫尽,若骋排霄翮。向是沧洲人,已为青云客。 雨飞千栱霁,日在万家夕。鸟处高却低,天涯远如迫。 江流入空翠,海峤现微碧。向暮期下来,谁堪复行役。
  • 临风敞丽谯,落日听吹铙。归路空回首,新章已在腰。 非才受官谤,无政作人谣。俭岁安三户,馀年寄六条。 春芜生楚国,古树过隋朝。赖有东床客,池塘免寂寥。
  • 登古城兮思古人,感贤达兮同埃尘。 望平原兮寄远目,叹姑苏兮聚麋鹿。 黄池高会事未终,沧海横流人荡覆。 伍员杀身谁不冤,竟看墓树如所言。 越王尝胆安可敌,远取石田何所益。 一朝空谢会稽人,万古犹伤甬东客。 黍离离兮城坡坨,牛羊践兮牧竖歌。 野无人兮秋草绿,园为墟兮古木多。 白杨萧萧悲故柯,黄雀啾啾争晚禾。 荒阡断兮谁重过,孤舟逝兮愁若何。 天寒日暮江枫落,叶去辞风水自波。
  • 故人早负干将器,谁言未展平生意。想君畴昔高步时, 肯料如今折腰事。且知投刃皆若虚,日挥案牍常有馀。 槐暗公庭趋小吏,荷香陂水脍鲈鱼。客里相逢款话深, 如何歧路剩沾襟。白云西上催归念,颍水东流是别心。 落日征骖随去尘,含情挥手背城闉。已恨良时空此别, 不堪秋草更愁人。
  • 新安路,人来去。早潮复晚潮,明日知何处。 潮水无情亦解归,自怜长在新安住。
  • 白露变时候,蛬声暮啾啾。飘飘洛阳客,惆怅梁园秋。只为乏生计,尔来成远游。一身不家食,万事从人求。且喜接馀论,足堪资小留。寒城落日后,砧杵令人愁。归路岁时尽,长河朝夕流。非君深意愿,谁复能相忧。
  • 故人沧洲吏,深与世情薄。解印二十年,委身在丘壑。 买田楚山下,妻子自耕凿。群动心有营,孤云本无著。 因收溪上钓,遂接林中酌。对酒春日长,山村杏花落。 陆生鄱阳令,独步建谿作。早晚休此官,随君永栖托。
影相集珍
  • 精美青花瓷珍品
  • 鎏金卧犬兽雕
  • 人兽互戏盘云古玉
  • 双龙戏首对玉环
  • 精品猴面古玉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