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况
故事:红叶传情
唐朝大诗人顾况的诗句“愁见莺啼柳絮飞,上阳宫里断肠时。君畴不闭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叶上题诗从苑中流出》)被后人归纳一句著名的成语“红叶传情”,然而这却是诗人亲身经历的一段佳话轶事。相传在唐天宝年间的一个秋天,身在洛阳的年轻诗人顾况拾得从皇家宫女所居上阳宫水道流向下水池(今洛阳市西下池村)的一片红叶,叶面上有宫女题写的哀怨诗句“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天宝宫人《题洛苑梧叶上》)。萌动爱意的诗人也赋诗一首写于红叶之上,并将这片红叶从上水池传进宫内,竟然真的和那位哀怨的宫女取得联系。此后顾况和这位宫女二人经常凭借红叶传送爱恋的心声。不久发生唐安史之乱(公元755年),官兵为抵挡叛军安禄山进行为期60天的“洛阳保卫战”最终失败,顾况趁战乱找到那位与他传诗的宫女逃出上阳宫,二人结为连理白头到老。从此红叶被视作坚贞不渝的爱情象征传咏至今。这段甜美的爱情故事也被称作“下池轶事”在洛阳古城流传。
诗作特色
顾况在《悲歌》序中说,诗乃“理乱之所经,王化之所兴。信无逃于声教,岂徒文采之丽耶?” 强调诗歌的思想内容,注重教化。他曾模仿《诗经》作《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并效法《诗经》“小序”,取诗中首句一二字为题,标明主题。如“囝,哀闽也”,“采蜡,怨奢也”,开白居易《新乐府》“首句标其目”的先例。他的乐府诗不避俚俗,不乏尖刻,直接反映现实。《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是他的代表作,其中以《囝》最著名。唐代闽中官吏常取幼童作阉奴,诗中揭发闽吏这一残害人民的罪行,写得极其沉痛。
顾况七言歌行中《公子行》﹑《行路难三首》,揭露贵族子弟的豪侈生活﹐讽刺封建帝王追求长生的愚昧行为,颇有现实意义。又如《李供奉弹箜篌歌》、《刘禅奴弹琵琶歌》、《李湖州孺人弹筝歌》等,通过丰富生动的比喻和环境气氛的渲染,对音乐的描绘相当出色。这些诗想象丰富,意境奇特,色彩浓郁,是后来李贺歌行的漤觞。皇甫湜《顾况诗集序》称其“偏于逸歌长句,骏发踔厉,往往若穿天心,出月胁,意外惊人语,非寻常所能及”。唐末诗僧贯休有《读顾况歌行》一诗,对他的七言歌行也极为推崇。
顾况的七绝清新自然,饶有佳作。如《宿昭应》讽刺玄宗求仙。《叶上题诗从苑中流出》、《宫词》写出被禁闭深宫宫女的哀怨。《竹枝词》是学习江南民歌之作。
顾况有《文论》一篇,立论与中唐时期的一些古文家相似,可以看出当时文学思想的趋势。他为当时诗人所撰的诗序,分别记述了陶翰、刘太真、朱放、储光羲的事迹及诗文编集的情况,为后世提供了文学研究的资料。他的《戴氏广异记序》,论述了唐人志怪传奇作品如唐临《冥报记》,王度《古镜记》等,说明他对当时传奇这一新体也很重视。唐人封演《封氏闻见记》曾记述顾况善画。《新唐书‧艺文志》子部杂艺术类著录有顾况《画评》1卷,今佚。
有《顾逋翁诗集》4卷,辑入《唐诗百名家全集》,《华阳集》3卷,辑入《四库全书》。《全唐诗》编录其诗4卷,《全唐文》编录其文3卷。事迹见《旧唐书》本传、《唐诗纪事》和《唐才子传》。
生平
顾况于至德二载(757年)登进士第。建中二年(781年)至贞元二年(786年),韩滉为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使时,曾召为幕府判官。贞元三年,他为李泌所荐引,得以入朝担任著作佐郎。贞元五年,李泌去世,他也于此年三、四月间贬饶州司户参军。他被贬的原因据说是“傲毁朝列”(李肇《唐国史补》),“不能慕顺﹐为众所排”(皇甫湜《顾况诗集序》)。在贬途经苏州时,与韦应物有诗酬唱。约于贞元十年离饶州,晚年定居茅山。贞元十六年,皇甫湜曾在扬州见到过他(《顾况诗集序》)。大历六年(771年),任永嘉监盐官,曾著有《仙游记》,描述飞云江上游李庭寻上山砍树,迷不知路,逢见祭水,内有农田、泉竹、果莱、连栋架险、300余家。
顾况的生卒年,传世的《瘗鹤铭》定为开元十三年(725年)至元和九年(814年),但据宋代董逌﹑黄伯思和清人顾炎武考证,《瘗鹤铭》非顾况所作。今从顾况《送宣歙李衙推八郎使东都序》考订,顾况于757年登第后约50年,即大致在806年前后尚在人世。
-
浮生果何慕,老去羡介推。|陶令何足录,彭泽归已迟。|空负漉酒巾,乞食形诸诗。|吾惟抱贞素,悠悠白云期。
-
月出江林西,江林寂寂城鵶啼。|昔人何处为此曲,今人何处听不足。|城寒月晓驰思深,江上青草为谁绿。
-
玉房掣锁声翻叶,银箭添泉绕霜堞。毕逋拨剌月衔城, 八九雏飞其母惊。此是天上老鸦鸣,人间老鸦无此声。 摇风杂佩耿华烛,夜听羽人弹此曲。东方曈曈赤日旭。 月出江林西,江林寂寂城鸦啼。昔人何处为此曲, 今人何处听不足。城寒月晓驰思深,江上青草为谁绿。
-
边城路,今人犂田昔人墓。|岸上沙,昔日江水今人家。|今人昔人共长叹,四气相催节廻换。|明月皎皎入华池,白云离离渡霄汉。
-
轩辕黄帝初得仙,鼎湖一去三千年。|周流三十六洞天,洞中日月星辰联。|骑龙驾景游八极,轩辕弓剑无人识,东海青童寄消息。
-
新系青丝百尺绳,心在君家辘轳上。|我心皎洁君不知,辘轳一转一惆怅。
-
君不见担雪塞井空用力,炊砂作饭岂堪食。 一生肝胆向人尽,相识不如不相识。冬青树上挂凌霄, 岁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行路难,行路难,何处是平道。中心无事当富贵, 今日看君颜色好。 君不见少年头上如云发,少壮如云老如雪。 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吕梁之水挂飞流, 鼋鼍蛟蜃不敢游。少年恃险若平地,独倚长剑凌清秋。 行路难,行路难。昔少年,今已老。前朝竹帛事皆空, 日暮牛羊占城草。 君不见古人烧水银,变作北邙山上尘。藕丝挂在虚空中, 欲落不落愁杀人。睢水英雄多血刃,建章宫阙成煨烬。 淮王身死桂树折,徐福一去音书绝。行路难,行路难, 生死皆由天。秦皇汉武遭不脱,汝独何人学神仙。
-
君不见担雪塞井空用力,炊砂作饭岂堪食。 一生肝胆向人尽,相识不如不相识。冬青树上挂凌霄, 岁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行路难,行路难,何处是平道。中心无事当富贵, 今日看君颜色好。 君不见少年头上如云发,少壮如云老如雪。 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吕梁之水挂飞流, 鼋鼍蛟蜃不敢游。少年恃险若平地,独倚长剑凌清秋。 行路难,行路难。昔少年,今已老。前朝竹帛事皆空, 日暮牛羊占城草。 君不见古人烧水银,变作北邙山上尘。藕丝挂在虚空中, 欲落不落愁杀人。睢水英雄多血刃,建章宫阙成煨烬。 淮王身死桂树折,徐福一去音书绝。行路难,行路难, 生死皆由天。秦皇汉武遭不脱,汝独何人学神仙。
-
何处春风吹晓幕,江南渌水通朱阁。|美人二八面如花,泣向春风畏花落。
-
临春风,听春鸟,别时多,见时少。|愁人夜永不得眠,瑶井玉绳相对晓。
- 寄远词
- 次韵刘景文见寄
- 腊雪一首
- 大易吟
- 立春前一日作
- 耆英会 其一
- 偈颂八十五首 其二十二
- 三月十二日晚雨因取渊明诗微雨洗高林清飙矫云翮之句定韵赋十诗翌日雨未已侄坦师来相招时方赋六首暮雨暗还舍遂足十韵 其九
- 崇安道中
- 九日与诸生适南野
- 送张大参知睿父擢江右廉访四律 其四
- 秋怀和答友人戴师观五首 其一
- 瓦屋山歌赠高公次一首
- 和蒋道林登飞云至玉女峰而还解之 其二
- 刘左史相崇府二十二年矣因其子登州君奉寄
- 题亦稼堂赠梁广生
- 谒方正学祠遂至寿池山房 其一
- 红窗听
- 绝句五首 其五
- 忆简弟
-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雁
- 于飞乐(别筵赠歌妓姊妹)
- 时宰生日诗五首 其一
- 护国寺秋吟 其五
- 和洁堂见寿十章 其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