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周密

朝代:(宋)

  周密 (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入元隐居不仕。自号四水潜夫。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
更 多

介绍

  周密(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又号霄斋、苹洲、萧斋,晚年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弁阳啸翁、华不注山人,宋末曾任义乌令等职,南宋末年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先人因随高宗南渡,流寓湖州(今浙江湖州),置业于弁山南。一说其祖后自湖州迁杭州,周密出生于杭州。宋宝祐(1253—1258)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景定二年(1261),任浙西帅司幕官。咸淳初为两浙运司掾属。十年(1274年)监丰储仓,端宗景炎闸知义乌县。宋亡,入元不仕,隐居弁山。后家业毁于大火,移居杭州癸辛街。

  周密善诗词,能书画,雅好医药。他的笔记集《齐东野语》、《志雅堂杂钞》、《癸辛杂识》《武林旧事》等,多载当朝史事传闻、杏林轶事、民俗风情,是研究宋代文化史的珍贵索引。书中所载录的医事制度、医家史料、典籍训释、养生知识、各科医案,特别是治病疗疾的验方效剂,多为作者搜集、使用后的验证,大都真实可信。其作品《观潮》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

  尤其作品勤于辑录宋代文献。家藏图书极富。父周晋,积累旧书有4万卷。自称:家有三世积累,凡有书42000余卷及三代以来金石之刻1500余种。建藏书楼为“书种堂”、“志雅堂”、“浩然斋”等,常校雠其中。所著《齐东野语》亦简介历代藏书故实,对研究唐宋藏书史实有参考价值。编纂有《书种堂书目》、《志雅堂书目》,惜已早佚。


文学作品

  周密为南宋末年雅词词派领袖,有词集《萍洲渔笛谱》 ,编有南宋词集《绝妙好词》《武林旧事》等,集132家作品,流传於世。周密曾作有《三姝媚》送王沂孙,王沂孙也赋词相和。周密、张炎,和王沂孙、蒋捷并称“宋末四大词家”。他虽出身望族,却无意仕进,一生中大部分时间为平民,可谓一个“职业江湖雅人”,从其自号“草窗”便可见端倪。

  从周密留下来作品中更可以窥见他充满雅趣的生活和经历。他在词、诗、书、杂文、画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诗词作品典雅浓丽、格律严谨,亦有时感之作。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词风与吴文英(号梦窗)齐名,时人并称“二窗”,为宋末格律词派的代表作家。与邓牧、谢翱等往还。

  他曾作《志雅堂杂钞》录有关图画碑帖、诸玩、宝器、医药、阴阳算术、仙佛、书史等方面的知识。又撰《云烟过眼录》记载当时各家所藏奇珍古玩(如玉器、古琴之类)及评论书画。其《澄怀录》则是前人片断散文的辑录,其中多是古人写自然风光或田园生活的,表达他对林泉高致的向往。

  《齐东野语》可补史传阙文,《武林旧事》掌故见闻广博。对保存宋代杭州京师风情及文艺、社会等史料,贡献很大。曾在吴兴家中设“书种”、“志雅”两座藏书楼,藏书42000余卷,及祖上三代以来金石之刻1500余种。但生前已散去不少。

  另著有笔记体史学著作《草窗旧事》、《癸辛杂识》、《浩然斋雅谈》等杂著数十种词集名《频洲渔笛谱》,入《彊邨丛书》;《草窗词》2卷。存词150余首。有《四部备要》本、中华书局排印本。《武林旧事》中《观潮》被选入初二课文。


评价

  早期多惆怅之作,如〔木兰花慢〕《西湖十景》,韵美声谐,中期以后转为忧伤凄楚,多抒发思国怀乡之情,如〔拜星月慢〕“腻叶阴清”、〔秋霁〕“重到西泠”、〔玉京秋〕“烟水阔”、〔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等。他善自度曲,也有过分追求形式美的倾向。

医学贡献

  在《武林旧事·卷八》中,周密记载了宋代宫廷产科制度的严密列出饮食禁忌、合用药材、催生物件等,这足以说明当时产科水平的高超。《齐东野语·卷十六》中,还有关于男科学的论述:“世有男子,虽娶妇而终身无嗣育者,谓之‘天阉’,世俗命之曰‘黄门’。”在《经验方》中,周密记叙了以胆矾治疗喉痹的经历。周密用这一家传方治疗数人喉痹,莫不应验。遂感叹道:“养生之家,不可不预储以备用。”周密在《志雅堂杂钞》中,也记载了多个治疗喉痹和喉蛾的单验方,简单实用。

  《志雅堂杂钞》中,还有一则治疗痈疽恶疮初起方,用当归须、黄柏皮、羌活三味为细末,以金银花藤捣汁调敷疮头周围,可收毒托脓,消肿敛疮。周密曾因夏湿生足疡不愈而引发臁疮,敷糁膏濯至冬,仍糜烂不愈,痛痒杂作。友人俞和父见他蹒跚不便,便告他用淡齑水洗涤疮口后,用“驻车丸”研细,加乳香少许外敷,数日后果痊。此外,《曝日》中所记载的“负暄”即冬日里日光浴的保健习俗等,用香附、姜黄、甘草为细末,预防风瘴疫气等,都是宋代中医药文化的实录。

【展开内容】
  • 金母云軿宴紫楼,露寒仙掌汉宫秋。笑渠刘彻无仙骨,种得桃成已白头。紫雾彤云滃九关,玉庭侵晓引仙班。东皇奏罢回寅疏,放散春光下世间。西池宴罢夜深归,风露森森湿羽衣。云外凤皇栖未稳,一声铁笛又惊飞。抛了天官作散仙,却来云外种琼田。洞中日月无拘管,閒引青龙耕翠烟。一径松花满路香,琤琤玉杵捣玄霜。有时骑鹤月中去,流水白云生晚凉。一笛吹云鹤夜归,九天清露冷仙衣。琪花千树风零落,应去人间作雪飞。碧海沉沉海上山,山头楼观五云间。人间方士多无赖,故把钗钿戏阿环。
  • 病怀惟与静相便,尽把欢游乞少年。沉水一炉诗一卷,细听春雨枕书眠。邻箫街鼓远相闻,犹忆天街五夜春。二十年间游冶事,青灯闲照白头人。
  • 枕上鸣鸠唤晓晴,绿杨门巷卖花声。探芳走马人虽老,岁岁东风二月情。画舫笙箫张水嬉,小红娇翠斗新眉。多情赖有河桥柳,犹认当年杜牧之。
  • 亲郊诏下半年前,正是咸淳第二年。执玉奉璋来万国,息烽归马静三边。别殿斋居极敬严,外庭职祭亦精虔。事天以实无科扰,应办全支内帑钱。上界钩陈护属车,绣衣卤簿列旌旟。驾头已近鸣鞭急,一路迎銮奏起居。行门赞唱似吹笙,号诺连珠绕禁城。五使按临严柝静,夜深初听警场声。和气排冬午夜春,列星呈瑞午阶明。千官执玉萧芗远,静听登歌奏六成。苍璧黄琮藉白茅,圜坛八陛际云高。景光下烛天心享,万岁三呼祝圣尧。瑞霭烘春夜不寒,骏奔冠佩拥回环。景钟奏彻升烟起,又报端诚立贺班。黄道宫罗瑞脑香,衮龙升降佩锵锵。大安辇奏乾安曲,万点明星簇紫皇。一夜东风斗柄回,紫坛葱茜若春台。熙熙万宇风光暖,尽入君王饮福杯。衙前口号奏谐和,日映龙颜喜气多。六辔暂停鸾辂稳,凤韶新奏庆成歌。锦幕千家尽贵豪,万花呈晓翠帘高。数声掣电惊清跸,一点红云认御袍。喜看回仗自青城,十里东风五色云。露布西来天一笑,舆图新复广安军。万骑云从簇锦围,内官排办马如飞。九重阊阖开清晓,太母登楼望驾归。换辇登门捲御帘,侍中承制舍人宣。凤书乍脱金鸡口,一派欢声下九天。祝史无私本为民,大和丕应泰阶平。昕庭未受群臣贺,先过东朝谢礼成。启蛰而郊月建寅,新元颁赦又颁春。端闱拜了熙成表,朝会移班贺紫宸。子云无分从甘泉,留滞犹胜叙史迁。瑞应可书郊祀志,熙功宜被奉常弦。曾闻宝庆老人言,不见亲郊四十年。何幸圣时瞻盛举,咏歌留作画图传。我将清庙周诗颂,泰畤汾阴汉史书。献赋可无徐穆伯,贡谀何取马相如。太平寰海扇皇风,千载风云喜际逢。行见版图恢旧宇,泰山父老徯东封。
  • 十仞雕墙千步廊,宫槐簇簇柳行行。落花已被春分付,紫禁门深又夕阳。寂寂长门白日长,容华销尽不成妆。深深下却鲛绡帐,怕引杨花入绣床。舜殿薰风拂五弦,午阴斜转御廊前。几多长养生成意,尽入吾皇解愠篇。剪剪轻寒入夹衣,夜深不语倚金扉。珠帘半下疏疏雨,听得笙歌小殿归。沈沈禁漏蜡花残,侍宴归时午夜阑。新燕乍来人独睡,夜深风雨作新寒。宫梅千树照瑶池,香玉浮春泛宝卮。喜听梨园新口号,后宫今日命昭仪。排当初开喜雪筵,近臣表贺玉墀前。君王最念三边冷,赏赐全支内库钱。雁霜寒透水晶帘,烛短香残不喜添。忍负玉楼今夜月,宝筝闲理十三弦。
  • 茗碗清分六一泉,暗香曾赋月娟娟。别来短鬓如梅白,闲却东风十五年。年年云木长苍苔,瀛屿春寒鹤不来。千尺粉垣围苑树,野梅今日是官梅。
  • 客里光阴委逝波,问奇无客肯相过。素封未办千头橘,野服惟消一袭荷。万卷牙签负善和,秋芸香浅蠹鱼多。近来始识书真味,意倦才荒柰老何。
  • 帘外残灯照夜愁,秭归啼梦五更头。捲春一夜东风紧,倒约飞花入小楼。单衣初试觉身轻,芳径无花午气清。风罥断丝庭宇静,日长时听打茶声。
  • 至人斥八极,独与造物游。大道无端倪,讵可以力求。鹏抟翅垂天,不作醯鸡谋。清啸发林麓,月落千山幽。老马伏枥鸣,终有万里志。枯桐爨下焦,中抱千古意。凡物有所遭,时亦有泰否。古木根柢深,春风有时至。正色无妩媚,大道无狭斜。所以松柏姿,不作桃李华。朱弦已久寂,蛙黾徒相誇。怀哉古之人,此意尤可嗟。南山采薇心,东海乘查意。种竹成繁阴,凤兮久不至。栖迟坐空谷,落日生愁思。所思不可期,迢迢隔烟翠。
  • 渭川竹千亩,敷翠何森森。谁云冰雪姿,中有春风心。取为昭华管,吹作黄钟音。相期在大雅,一洗哇俚淫。持此阜民物,岂特薰风琴。璞玉至三献,不计刖足悲。冶剑时一鸣,宁免流俗疑。买丝绣平原,聚金铸钟期。至宝不自宝,所贵知音知。何惜五十弦,为君奏声诗。
影相集珍
  • 飞天神马金带
  • 双龙戏首对玉环
  • 商代青铜器鸮卣
  • 斗彩鸣凤盘
  • 上古雕纹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