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宓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复,学者称复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干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历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复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复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为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已阅 107231 次 |
喜欢 7274 次 ❤
-
长孺濮阳人,十世士于卫。矫制发仓廪,河内被恩霈。辞令守东海,卧阁动经岁。田鼢与卫青,未尝屈其贵。张汤每遭骂,刀笔忝廷尉。无知五百人,阑出实何罪。犯颜为力谏,武帝不知愧。十年死淮阳,不入禁闼内。呜呼社稷臣,傅爰岂其配。
-
信矣贤愚共一初,都缘勤怠遂殊居。渊源有本天同健,潢潦无根夕易除。何事不为尘所染,平生须有善堪书。要从陋巷甘勤苦,始得声名满观渠。
-
举世莫遮太白眼,无物可解杜陵怀。当时悔不更痛饮,后世浮名安用哉。
-
昔我先君子,受爵每惧盈。国恩恨未报,遗训昭誓盟。两兄既即世,与子相须生。学问若过时,书剑两无成。年各过五十,以恩厕簪缨。出虽稍迟滞,亦忝半刺荣。幸有旧田庐,勤俭可无营。宦游要及物,闲居亦舒情。乖隔踰一年,便风劳寄声。愿言速加鞭,晨兴课归程。有亲头已白,中夜梦纡萦。日日迟尔至,一尊欢笑并。五马固足恋,二毛还可惊。幸有故园竹,霜葩娱弟兄。岂务耳目玩,庶令心体平。一瓢晏共饮,诗书托馀龄。
-
薰风万盖拥轻红,长是相看六月中。忽有一花迎白露,定应来伴木芙容。
-
周党不受禄,严光不为公。皆当建武圣,固守空山穷。丈夫各有志,未必不合中。所以二百载,鸿基系清风。彼浅者若人,一羽重于躬。
-
向长不愿富,折像患不贫。奇祸伏所慕,藏身有馀珍。向来东陵侯,岂似种瓜人。茫茫宇宙间,不得自由身。
-
三麾一节已难堪,更蒙天恩馆职忝。居士本来还旧服,丛祠犹复戴华簪。身微国效将安用,家窃官供祇自惭。料得清时耕?亩,未应朝夕缺瓶甔。
-
窦姬欲赵误至代,昭君色妍还作丑。信知天命不可移,举世奔趋果何有。
-
被褐磊落怀,白日凝光采。初疑东君佩,掷地今犹在。工倕巧得之,刻画探真宰。饥蛟出潜渊,怒势吁可骇。凭谁缚致斯,百勇不可解。常恐毫发间,捷出风云会。今我隐几看,咫尺临沧海。平生冰雪心,至心无由改。情亲金石交,佩重韦弦戒。持身有不如,顾諟能无愧。
人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