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洪迈

朝代:(宋)

  洪迈(1123——1202),南宋饶州鄱阳(今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人,字景卢,号容斋,又号野处。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学士、资政大夫、端明殿学士,副丞相、封魏郡开国公、光禄大夫。卒年八十,谥“文敏”。配张氏,兵部侍郎张渊道女、继配陈氏,均封和国夫人。南宋著名文学家。
更 多

著述

  洪迈学识渊博,著书极多,文集《野处类稿》、志怪笔记小说《夷坚志》,编纂的《万首唐人绝句》、笔记《容斋随笔》等等,都是流传至今的名作。

  作为一个勤奋博学的士大夫,洪迈一生涉猎了大量的书籍,并养成了作笔记的习惯。读书之际,每有心得,便随手记下来,集40余年的成果,形成了《容斋随笔》5集,凡74卷。


人物生平

家庭背景
  洪迈出生于一个士大夫家庭。他的父亲洪皓、哥哥洪适、洪遵都是著名的学者、官员,洪适官至宰相。洪遵官至宰执(副相)赠右丞相。

  洪迈的父亲洪皓使金,遭金人扣留,洪迈时年仅七岁,随兄适、遵攻读。他天资聪颖,“博极载籍,虽稗官虞初,释老傍行,靡不涉猎。”十岁时,随兄适避乱,尝往返于秀(今浙江嘉兴)、饶二州之间。在衢州(今浙江衢县)白渡,见败壁间题有二绝句,一咏“油污衣”云:“一点清油污白衣,斑斑驳驳使人疑。纵使洗遍千江水,争似当初不污时。”迈读后,爱而识之。可见其自少年时,便性格高洁,不同凡俗。

成长经历
  绍兴十五年(1145年),洪迈中进士,授两浙转运司干办公事。因受秦桧排挤,出为福州教授。其时洪皓已自金返国,正出知饶州。洪迈便不赴福州任而至饶州侍奉父母,至绍兴十九年(1149年)才赴任。二十八年(1159年)归葬父后,召为起居舍人、秘书省校书郎,兼国史馆编修官、吏部员外郎。三十一年,授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三十二年春,金世宗完颜雍遣使议和,洪迈为接伴使,力主“土疆实利不可与”。朝廷欲遣使赴金报聘,迈慨然请行。于是以翰林学士名义充贺金国主登位使。至金国燕京,金人要迈行陪臣礼。迈初执不可,既而金锁使馆,自旦及暮,不给饮食,三日乃得见。金大都督怀中提议将迈扣留,因左丞相张浩认为不可,乃遣还。

  迈回朝后,殿中御史张震弹劾迈“使金辱命”,论罢之。乾道二年(1166年),知吉州(今江西吉安),后改知赣州(今江西赣州)。迈到任,重视教育,建学馆,造浮桥,便利人民。后又徙知建宁府(今福建建瓯)。淳熙十一年(1184年)知婺州(今浙江金华)。在婺州大兴水利,共修公私塘堰及湖泊八百三十七所。后孝宗召对,迈建议于淮东抗金边备要地修城池,严屯兵,立游桩,益戍卒,并应补充水军,加强守备,得到孝宗嘉许,提举佑神观兼侍讲,同修国史。迈入史馆后预修《四朝帝纪》,又进敷文阁直学士,直学士院,深得孝宗信任。淳熙十三年(1186年)拜翰林学士。光宗绍熙元年焕章阁学士,知绍兴府。二年上章告老,进龙图阁学士。嘉泰二年(1202年)以端明殿学士致仕。卒赠光禄大夫,谥文敏。

  洪迈字景卢,是洪皓的小儿子。小时候每天读书数千言,看一遍就不会忘记,博览群书,即使是小说野史,没有不涉猎的。绍兴十五年考中,被授予两浙转运司干办公事的官职,入朝任敕令所删定官。洪皓得罪秦桧被安置在闲散的职位上,秦桧对他怨恨不已,御史汪勃判定洪迈知道他父亲不安分的阴谋,于是被贬添差教授福州。

  淳熙六年,授予赣州知州的官职,兴建学宫,建造浮桥,士人百姓安居乐业。郡兵素来骄横,稍不如意就蛮横强暴。郡里每年派上千人戍守九江,这一年,有人害怕去后就会被留下而不再回来,众人于是反戈。人们以谣言相警,百姓非常害怕。洪迈不为所动,只派遣一名校官好言劝说他们,使他们回到营中,众人都听从了劝说。他挂着空箭袋进入,慢慢审问出什五长两个人,带上刑具押送浔阳,在市上斩首。辛卯年间闹饥荒,赣州正值中熟,洪迈拿出粮食去帮助邻郡。有个僚属进谏阻止,洪迈笑着说:"秦地和越地的贫弱丰肥不同,是做臣子的道理吗?"不久任建宁府知府。有个因小事情杀人而持刀越狱的富人,长时间拒捕,洪迈治他的罪,施黥刑后流放岭外。

  十一年,任婺州知州,婺州军一向不讲军纪,春天发放衣服,想要用钱,换成丝帛,官吏不允许,就一起呼叫放肆地聚集到郡将的治所,郡将惶恐不安,无原则地宽容想满足他们的要求。洪迈来后,众人重演前事,甚至把恶意诽谤的话张贴在城门上。洪迈用计谋逮捕四十八人,绳之以法,同伙的人互相唆使,一哄而上拥挤洪迈的轿子,洪迈说:"他们是罪人,你们为什么要参与?众人害怕不敢上前而散去。洪迈杀了带头做恶的两个人,并在市上斩首示众,其余处以黥刑和鞭打不等,没有人敢无理取闹。事情被皇帝听说,皇上对辅巨说:"没想到书生处理事情能随机应变“,特升任他为敷文阁待制。

  绍熙改用新的年号,任焕章阁学士,绍兴知府。到朝廷上奏事情,上书说新政应以十渐为戒。皇上说:"浙东百姓被和市所困扰,你去替我纠正这件事。"洪迈拜了两拜说:"发誓尽力而为。"洪迈到了郡中,核对查实欺诈瞒骗四万八千三百多户,所少收取的绢按匹计算,大致就是这个数目。第二年,两次上书告老,进官为龙图阁学士。不久就以端明殿学士的身份辞官。

【展开内容】
  • 先生结屋在人境,门巷萧萧作冰冷。|纷纷入眼不入意,坐客千言不相领。|叩关闻我倒屣迎,重解旧榻尘埃生。|向来妙处久不吐,一挽天汉昆仑倾。|共说别来经世事,我言所向皆儿戏。|胸中磈礧不用浇,便有清愁说无地。|士林师范六一翁,先生合在伯仲中。|愿言终赐指归处,为君敬作曾南丰。
  • 道人舍幽居,谁管溪上云。|此身白云耳,遑暇南北分。|颇闻妙香山,天花雨缤纭。|宴坐丈室间,历乱旧衲纹。|山前路悠悠,山后水沄沄。|应观川途客,念我奔走勤。|岂无香火缘,他年往相群。|饱食跛铛饭,稀摘幽涧芹。|当令枕花台,白社掩前薰。
  • 寺藏两山腹,路转百步阴。|登高试病脚,掬冷清烦襟。|败壁龛石刻,岁月不可寻。|惟应查公石,俯仰阅古今。|屋古囷枝挂,摧颓力难任。|何当咄嗟办,嗣彼钟梵音。|兴衰岂关吾,得酒且满斟。|归路有溪月,揽之醒吾心。
  • 山行厌荦确,理策扶敧危。|绿野三两家,一息知可期。|冉冉晴林端,炊烟袅晴晖。|居民丰且乐,恐是太古遗。|那知都邑间,百索困鞭笞。|繁华今何有,半作道旁羸。
  • 人生本无事,况我麋鹿姿。|一堕世网中,永与林壑辞。|此行独何事,岂不为寒饥。|弱岁慕古人,颇觉世好卑。|那知齿发迈,终然此心违。|春风到山泽,鱼鸟亦知时。|我行何日休,流目瞻长岐。|且用陶翁言,一觞聊可挥。
  • 坐久睡屡兀,手失未了书。|清风脱然至,心醒得我娱。|起看孤隙光,了不移锱铢。|云何短梦中,万境生须臾。|嗟彼市朝子,百巧营其躯。|安知非梦役,过眼灭无余。|至人有达观,那与世贤愚。|不须无言子,同上昆仑墟。
  • 觉师儒门秀,脱屣世故早。|那知轩冕味,夙悟心已槁。|惟余章句习,心境时相恼。|如人生于齐,而即楚乡老。|虽遭楚人咻,微音或清好。|固无益生死,亦未妨至道。|家山亦何有,肮脏衣间窖。|丛林选佛场,一掷想盆倒。|云何慰故居,俛仰待华皓。|他年空手归,子语吾为老。|幸分曹溪水,万刼付一澡。
  • 孤塔骛霄汉,晴影金碧眩。|重来得寓目,归枕尾残汴。|缅怀何姓人,哀祷倾淮甸。|是身如皎月,有水著处现。|弹指遍大千,何止数乡县。|惟应因缘地,聊尔共流转。|颠危悔勒马,善涉悟觅扇。|君看悔与悟,只在一转盼。|至人独何心,示此祸福变。|当知夙缘定,莫作邪道见。|哀哉众生愚,积恶稔天谴。|云何一朝急,頼此香火荐。|我来适灯夕,宝蜡明邃殿。|还揩客眼尘,重睹浮屠面。|朝来塔上铃,告我风色便。|平淮一回首,岸容失葱蒨。
  • 玉峰点寥廓,霄汉疑可梯。|玉水环城阴,滟滟方拍隄。|层台擅二美,吾策时一携。|何当蜡我屐,更欲照以犀。|尘劳不相赦,竟类穷途迷。|吾生麋鹿尔,不羡驾辂骊。|向来丘壑怀,语发人所诋。|长安黑头公,玉勒朝金闺。|山林出戏言,广己无端倪。|谁收遮日手,归把耕雨犁。|纷纷尘土中,等是舞瓮鸡。|颇闻山水间,幽子饭藿藜。|行当践此语,绝境同攀跻。
  • 我家大江左,江水日夜东。|遥瞻发源处,乃在西南穷。|相望邈异境,正北一水通。|故令我与子,迹远心自同。|我生寡所谐,强颜红尘中。|倦飞矫归翮,饥吟咽寒蛩。|独欣得吾子,万虑一笑空。|时时出秀句,醒我如风松。|当知山泽臞,不鄙犀角丰。|弹冠实伊始,此生各飞蓬。|卜邻应未必,即事聊从容。

3 4 5 6 7 8 9

影相集珍
  • 斗彩鸣凤盘
  • 明清雕字古玉
  • 双龙戏首对玉环
  • 鎏金卧犬兽雕
  • 上古雕纹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