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师范
释师范(一一七七~一二四九)(生年据《语录》卷二),号无准,赐号佛鉴,俗姓雍,梓潼(今属四川)人。九岁出家,光宗绍熙五年(一一九四)受具戒。六年,至成都,遇瞎堂高弟尧首座,请益坐堂之法。同年秋出峡,至荆南见玉泉俨。七年,见保宁无用全、金山退庵奇。又至四明,依育王秀岩瑞。后至钱塘,见松源岳于灵隠,往来南山,屡入肯堂充室,栖迟此山六年。继至吴门谒万寿无证修,又往西华秀峰依破庵先,往华藏依遯庵演。三年复还灵隠。时破庵居第一座,侍破庵开山广惠,三年散席,同登径山。又三年,偕破庵过天童扫密庵塔,留天童依息庵观,又返径山。破庵死,访旧友云窠岩于穹窿,并随之迁瑞光,皆为首座。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入住庆元府清凉寺开法。居三年,移住镇江焦山普济寺。又迁庆元府雪窦山资圣寺、阿育王山广利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诏住临安府兴圣万寿寺。淳祐九年卒。为南岳下十九世,破庵祖先禅师法嗣。有《无准师范禅师语录》六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粲无文撰《径山无准禅师行状》、《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二《径山佛鉴禅师墓志铭》。 释师范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语录》中单编的颂古、偈颂、赞等编为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已阅 67107 次 |
喜欢 4188 次 ❤
-
时节不相饶,俄当七月朝。未闻桐叶落,已觉稻香飘。泣露蝉声咽,迎秋雁影遥。有谁相共委,突兀对凌霄。
-
逾月走红尘,生涯随处新。逢人陪笑面,接物强精神。侥倖遇明主,帡幪感重臣。归来何以报,只此谢尧仁。
-
身如枯柴,心如断崖。万般神变,一种平怀。面面相看,究竟不知论底事。阿耨达池龙王,来日请佛斋。
-
一三三一,三一一三。解不能散,聚不成团。今古合成闭口面,只因门户有多般。
-
喜一上,怒一上,少机关,足伎俩。硬把虚空量,刚道有一丈。似这般会算底本师,如何唤作无准和尚。
-
善者未必善,恶者未必恶。彼此不忘怀,如何睡得著。恶者难为善,善者难为恶。老虎既忘机,如何睡不著。
-
净土不居居秽土,良马不骑骑猛虎。回头转脑谩招呼,谁肯与伊为伴侣。
-
天下梅花主,扶桑文字祖。这个正法眼,云门答道普。
-
儱侗复儱侗,平夷更平夷。伸手不见掌,赵州东院西。
-
重如山,静如水。轻轻触著,双眉剔起。这般漏绽许谁知,分付天章破家子。
人物链接
- 石碍楼
- 品令
- 舟次
- 云山
- 淳熙四年六月二十七日登大峨之巅一名胜峰山佛书以为普贤大士所居连日光相大现赋诗纪实属印老刻之以为山中一重公案
- 清閒
- 项里
- 送刘公求还庐陵兼属张元亨五首 其一
- 挽辛宪若五首 其三
- 武溪深
- 忆旧游 其二
- 不显名大檀越请偈
- 答仰斋先生咏桃花四首
- 采莲曲六首 其四
- 留水西寺贻季潭上人 其三
- 马仲高纳姬于冈州载归寿母为赋二首 其一
- 秋雨连日是夕拜榜既毕云烂星陈明月出焉是可纪也二首 其一
- 追和刘秀野诗韵 其一
- 台城路 已酉正月十三日哭次女通儿
- 送谢霖雨入关
- 南歌子 其一
- 秋日旅怀
- 到官郡□之余即新众乐亭为州人游观之所因成拙句
- 梅花五首 其四
- 建隆以来祀享太庙十六首 太祖室用《大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