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彭孙遹

朝代:(清)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更 多

文学成就

  彭孙遹为清初著名诗人,存诗1500首,多应酬、记游、抒情、咏物之作。如《松桂堂集》末卷全是咏花诗,写了百多种花。部分作品写官吏凶残、官军害民、农民流离失所,真实反映清初某些社会问题。其诗风格近唐大历十子,尤近刘长卿。词亦著名,特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朱孝臧《彊村弃稿》)。《清诗纪事初编》评说:“各体皆备,世独赏其香奁艳体”,《清稗类钞》称其“才富学赡,王阮亭、朱竹垞皆自叹不如”,谭莹在《论词绝句》中推崇彭孙遹:“大科名重千秋在,开国填词第一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彭羡门词,意境较厚,但不甚沉着,仍是力量未足。《清词菁华》:孙遹词品,侧艳蒙讥。然如所编数阕,亦殊有清致,无碍其为团云手。

  著作有《松桂堂全集》、《南淮集》、《延露词》(1663年)、《金粟词话》等。 其子彭景曾刻《松桂堂全集》。


生平

  彭孙遹之父彭期生(字观我),为刘宗周弟子,南明唐王时官至太仆卿。清兵南下,期生先据守吉安,再战于泰和,数败清军。后奉檄守赣州虔中,城破,将吏请期生出逃,不肯,曰:“虔,吾睢阳也!”挥众散去,投缳自尽。孙贻求遗骸不得,不交人事者二十年。

  彭孙遹少年颖悟,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己亥进士,授中书舍人。顺治十八年(1661年)因“江南奏销案”落职。康熙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词,得第一名,授翰林院编修。二十一年(1682),充会试同考官。二十四年(1685),迁国子司业,旋授翰林院侍读,进侍讲学士。二十七年(1688),特简内阁学士,教习庶吉士,充政治典训、平定三逆方略两馆总裁,复充国史馆总裁。三十年(1691),为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选拔官吏,杜绝请托。充经筵讲官,敷陈明畅。明史久未成,特命为总裁。赐专敕,与元老同。三十六年(1697)告老还乡,康熙赐其居“松桂堂”匾额,遂以名其集。

【展开内容】
  • 献罢金蔬玉菜,吹残凤竹龙琴。好趁天风寻旧侣,逍遥碧峤青岑。归自安期海上,怀中一寸仙椹。
  • 忙里弹棋击槊,闲时酌酒鸣筝。奇服居然人不识,高冠短后长缨。寄语里中儿子,何妨谓我狂生。
  • 去岁寄寒衣,细熨襟前皱。春服又重缝,何日归来候。青鸟去传言,只说人依旧。腰带沈郎宽,禁得添消瘦。
  • 昨夜梦无凭,强起窥妆镜。绵字授行人,残麝光犹凝。此去见檀郎,情事应详省。生怕不思侬,但说恹恹病。
  • 小础绿阴粘,片榻黄梅涴。迸水簟文流,人藉青苔卧。乡字几时来,旅病才轻可。往事莫思量,想着如何过。
  • 前月行人去,屈指来何暮。叩户料应来,乡音传尺素。尺素几行馀,不见故人书。难道不相忆,沉吟双鲤鱼。
  • 草暖莺飞,行人多上全吴馆。月洲亭畔。重把春衣换。新绿南园,已觉参差遍。花如霰。君今不醉。负却提壶劝。
  • 却月横云悄未舒。看花踏草兴全疏。屏山寂寞夜何如。烛灺香焦犹未寝,几回偷看寄来书。感他珍惜怕他虚。
  • 花柳暄萋不自堪。柔莺历历燕喃喃。断肠春色在江南。麦陇摧风轻委浪,蘋波蹙雨净拖蓝。旗亭归去酒微酣。
  • 客里佳辰祇自怜。白榆初改汉宫烟。覆堤柳色正三眠。芳树乍闻花气息,小楼几见月团圆。教人无奈暮春天。

1 2 3 4 5 6 7 >

影相集珍
  • 人兽互戏盘云古玉
  • 双龙戏首对玉环
  • 飞天神马金带
  • 精美青花瓷珍品
  • 精品猴面古玉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