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张玉娘

朝代:(宋)

  张玉娘,字若琼,号一贞居士,松阳(今属浙江)人。适沈佺,未婚,夫早死(本集卷下《哭沈生》)。玉娘宋亡后尚存世(本集卷上《王将军墓》序),未几亦卒,年二十八。有《兰雪集》二卷。事见本集附明王诏《张玉娘传》。 张玉娘诗,以李氏宜秋馆据曲阜孔氏藏旧钞本校刊本为底本,校以清光绪八年松阳县刊本(简称松本)。
更 多

文学成就

  《兰雪集》共有诗117首,词16阕,作品虽然不多,但很有艺术成就。她的诗体裁多样,有绝、律、四言、六言等,且长于古风。题材和风格也迥然相异,既有清丽凄婉,感人至深的爱情悲唱,又有气势磅礴、壮怀激烈的爱国咏叹。《山之高》、《拜新月》、《卜归》、《古离别》、《川上女》、《玉蝴蝶·离情》等诗词寄托着思念、忠贞、哀愁。更可贵的是,玉娘虽身在闺中,但心驰千里。关心战乱时代国家和百姓的命运,写下了“凯歌乐府”四首,《塞上曲》、《王将军墓》、《咏史·谢东山》、《塞下曲》、《从军行》等慷慨激昂的诗篇,悲壮豪迈,全无闺中女子娇弱的气质,充分表达了张玉娘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难怪朱古微刻《疆村丛书》时,还以为她是一个男子,竟不知她是巾帼词人呢。

  历代的有识之士很看重张玉娘的诗词和为人。早在元代,当时最负盛名的学者,诗人虞伯生读到《山之高》三章赞曰:“有三百篇(《诗经》)之风,虽《卷耳》、《虫草》不能过也!”读到“我操冰雪洁”句时赞:“真贞女也,才女也!”当读到《暮春夜思》末句“此景谁相问,飞萤入绣床”时,拍案道:“此岂妇人所及!”;现代著名词学家唐圭璋教授在三十年代所写的《宋代女词人张玉娘——“鹦鹉冢”故事的来源》中写道:“谁也知道,宋代女词人,有李易安(李清照)、朱淑真、魏夫人、吴淑姬这一班人。可是很少人知道,宋代还有一位女词人张玉娘,足以和她们分庭抗礼呢!……她短促的身世,比李易安、朱淑贞更为悲惨。李易安是悼念伉俪,朱淑贞是哀伤所遇,而她则是有情人不能成眷属,含恨千古。……她这种贞孝的大节,不独超过寻常百姓,便是李易安,朱淑真也还逊一筹呢!”他大声疾呼:“一般文学史家,应该留出一点篇幅,叙述这已经隐埋了六百多年的女作家。”现代词学家谭正璧在其编著的《中国女性文学史》中写道:“宋代女词人以地位著名的,有魏夫人和孙夫人。以作品著作著名的,有李清照、朱淑真、吴淑姬、张玉娘被称为四大词家”。陶秋英教授在她的《中国妇女与文学》一书中有言:“玉娘的诗,绝少闺阁气,她最擅长于古风,简直没有一首不显露一幅好图画呢!而女子长于古风,也是一个特点。……她的词也很好,虽不十分多,差不多首首都好。”现代戏曲史家赵景深教授称张玉娘故事为“一出希腊式的大悲剧”。


生平

  玉娘生于宋淳祐十年(公元1250年),卒于南宋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仅活到27岁。她出生在仕宦家庭,曾祖父是淳熙八年进士,祖父做过登士郎。父亲曾任过提举官。她自幼饱学,敏慧绝伦,诗词尤得风人体。时以班昭比之。然她才丰而运蹇,未尽其才,将婚而逝,事追“梁祝”,一生充满了痛苦与坎坷。
【展开内容】
  • 征雁初闻废织梭,支颐机杼恨偏多。溪头返影留斜日,湖上行舟荡芰荷。
  • 珠箔疏流月,萤归定绣裳。宫西灯火合,歌吹起昭阳。
  • 古石横青壁,苍蛟松下蟠。日斜山气湿,瘦甲动馀寒。
  • 柳暗春风远,花飞香梦残。夜深明月度,寂寞玉雕阑。
  • 向晚登高楼,帘閒楼上头。白烟凝野水,望断使人愁。
  • 自剪冰丝譬远归,学成何异此成衣。妾身不是轻恩爱,祇恐苏郎戒下机。
  • 乘驴迢递走红尘,十二街中草色春。不是眼空京兆尹,敲推原已入诗神。
  • 风剪银潢雪满天,蹇驴骑过灞桥边。诗愁万斛应难载,非为驰驱老不便。
  • 饮尽春觞兴转赊,竹阴扶日印窗斜。骑驴踏遍吴山曲,处处东风出杏花。
  • 江雪寒连酒思豪,歌传锦帐醉烹羔。争如取水陶承旨,茗椀清新兴味高。

1 2 3 4 >

影相集珍
  • 精品猴面古玉饰
  • 双龙戏首对玉环
  • 斗彩鸣凤盘
  • 明清雕字古玉
  • 鎏金卧犬兽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