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燮清
生平
黄燮清年轻时就以乐府诗文闻名。但仕途坎坷,前后六次赴乡试未举,直至道光十五年(1835)才中举,后屡应会试不第,后在江西、安徽充任幕宾。咸丰二年(1852)进京先当实录馆誊录,后被任命为湖北知县。时正值太平军起义,战火正炽,黄燮清未赴任而告病还乡。从此怡情山水,修葺县城南门别墅拙宜园,改晴云阁为倚晴楼,后又购得砚园废址,栽花种竹,自号“两园主人”,每日与友觞咏其间,以诗词自娱。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攻克海盐,倚晴楼毁于战火,遂携家外避,充浙江巡抚王有龄幕宾。不久杭州又告急,经上海到汉口,依湖北巡抚严树森。同治元年(1862)被委任湖北乡试考官,后又代理宜都知县,次年任松滋知县,并委为乡试考官,同治三年(1864)在武汉病逝。代表剧作
黄燮清的《倚晴楼七种曲》包括七种传奇:《帝女花》、《桃溪雪》、《茂陵弦》、《凌波影》、《脊令原》、《鸳鸯镜》、《居官鉴》。另外还有《玉台秋》、《绛绡记》两种传奇。
《帝女花》写清军攻占北京后,崇祯帝之女坤舆公主欲在尼庵中削发出家,原与公主有婚约的周世显多方寻访得知公主下落,清廷仍用公主出嫁的礼仪为他们完婚。此剧演唱颇广,还流传到了日本。
《桃溪雪》写清初耿精忠降而复反,派总兵徐尚朝向永康、金华进军,永康地方官献出了守节在家、能诗善画的吴绛雪以作为交换请徐尚朝退出县境,吴绛雪旋即跳崖自尽。
黄燮清在的传奇的题材上不拘泥于元杂剧和明传奇的故事中,写了不少明末清初的历史事件和民间故事。唱词典雅生动,风格近于诗词。他在结构和矛盾冲突的铺垫上很下工夫。还很注意音律,曾先后请查仲浩、余炘等为他正谱,使得作品适于舞台演唱。
文学成就
黄燮清才思富赡,诗、词、曲均所擅长,尤工词。他的诗,早年学汉魏,多摹拟之作。中年以后,由于政治上的失意,写了不少抒发个人抑郁不满和反映人民疾苦的作品。特别是鸦片战争时期的《吴江妪》、《十一月朔日大雪》诸诗,深切地表示了对国家命运和人民苦难的关注。这些诗在艺术上质朴畅达,情见乎辞。这一时期是他诗作最有成就的时期。此外,他还有不少吊古咏史的作品,借古讽今,深沉豪放,如《广陵吊史阁部》、《黄天荡怀古》等,颇为人所传诵。一些小诗,如《长水竹枝辞》等,也颇清新流丽,自具特色。他的词,除〔水龙吟〕《题沈晓沧年丈炳垣月夜渡海卷》等少数忧时感遇的篇什外,大多题材狭窄,选词造名,亦多雕琢痕迹。晚年写作的〔满江红〕《题施庭午茂才杞忧草》一类内容较为充实的词,对“征调可怜财赋尽,流离但觉乾坤仄”的社会现实,作了生动如实的反映,客观上暴露了封建统治者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但对太平军则持敌视态度。他所撰制的传奇,文词□丽,时人比之尤侗。
著有《倚晴楼诗集》12卷,《倚晴楼诗续集》 4卷,《倚晴楼诗馀》4卷,存词220余阕,《国朝词综续编》24卷,《倚晴楼七种曲》等。
-
小雨清尘,微阳催暖,暗绿天涯烟草。花随燕堕,客为莺来,幽径乱红难扫。惆怅朱檐画廊,如此芳时,倚栏人少。剩隔溪蝴蝶,参差装点,夕阳词稿。曾记得、陌上寻钿,湖边沽酒,艳说苏堤春好。罗裙梦里,玉板尊前,忽忽旧愁颠倒。重听清歌曼声,振触无聊,那回情抱。况东风亭馆,飞残香絮,柳阴深了。
-
水绿春烟,墙红古岸,嫩阴催夕。系棹门前,闲鸥道行客。垂杨万缕,还认是、蛾眉颜色。愁绝。塘外野风,作落花消息。明珰宝瑟。依约芳踪,淮流共清澈。招魂荐饮,素月上瑶席。谁和叩舷哀唱,隔浦数声渔笛。问翠鬟何处,应在碧云天末。
-
疏柳摇愁,夕阳催暝,可怜梦里芜城。自琼花谢后,早粉黛飘零。叹当日、河边士女,断燐衰焰,都化流萤。问凄凉、谁吊黄昏,犹有箫声。翠桡暂倚,玉钩斜、荒草青青。算艳冢秋深,离宫夜老,留得残星。不照画眉帘子,无聊处、雨灭还明。诉兴亡遗恨,招凉人语疏灯。
-
今夕是何夕,明月在他乡。故人颇足清兴,鼓棹溯流光。水外一重烟树,烟旬一痕山翠,山外数星凉。酒醒未成寐,清露满衣裳。渡前浦,穿曲港,但微茫。谁家秋梦,吹堕长笛起沧浪。几幅画帘人影,几点画船灯影,罗袂远生香。疏柳晓风冷,幽思泥篷窗。
-
慰人寥寂。玲珑一串烟丝密。柔枝细蕊幽香别。金谷楼头,凉夜正相忆。晚妆帘底疏星碧。泪痕穿作连环结。枕函松落圆难觅。粘上云翘,秋是露华滴。
-
瘦怯凌波,娇怜试粉,破晓湖烟初醒。婵娟隔水淡无言,照相思、一奁清镜。绡裳乍整。算丰致、洛妃还称。弄明珠,问佩环月下,可堪持赠。银塘静。白石栏干,雨洗残妆靓。玉人睡起卷帘看,荡微风、扇罗香冷。秋魂自警。叹心素、闲鸥难省。倩谁来,描写愁痕梦影。
-
移来六幅湘烟软。悄愔愔、衬贴迥廊幽茜。只许夕阳通,慢放他归燕。略有微风飘飏起,误带出、晚妆花片。人面。尽空濛潇洒,碧云同远。曾忆十二栏干,映高梧、垂柳波纹斜展。细露一灯红,正夜凉初卷。别后相思惟梦到,错认他明河清浅。亭院。怅月淡星疏,那回罗幔。
-
无人庭院,有梦帘栊,昨宵蝉鬓先凉。瑟瑟萧萧,清清冷冷昏黄。不知是风是雨,是疏桐、还是幽篁。挑灯坐,更月边短笛,吹起邻墙。闲向栏干悄倚,正玉簪开遍,露静闻香。管领芳阶,花阴添补啼螀。谁家捣衣归去,锦迥文、织恨空房。眠易警,最高楼、从此夜长。
-
自罗裙饯饮,粉袖亲香,忽忽幽欢。渐与明湖远,恨浮名误我,裘马长安。水边那日游冶,眉样斗青山。怕别后芳华,西风换了,不似前番。阑珊。画帘外,想柳影添颦,梧叶惊寒。第六桥头路,放红船移月,谁唱弯弯。翠楼剪烛人杳,离思问齐纨。怅夜迥秋高,凉萤数点愁倚栏。
-
苔花愁暮雨。怅琼枝凋零,恨埋终古。暗水生香,问艳歌清吹,乱蛙能诉。万丈情澜,拼殉却、江山儿女。落尽残红,一代风流,可怜尘土。谁把寒泉汲取。吊战火苍凉,劫灰凄楚。断绠难收,叹过江王气,此中销去。旧染啼痕,都化作、石栏清露。剩有秋来络纬,思量故主。
- 寄洛下王彝训先辈二首 其二
- 一片
- 杂咏一百首 其十七 苏秦
- 挽史馆资政木石尤公三首 其三
- 予往来秦熙汧陇间不啻十数年时闻下里之歌远近相继和高下掩抑所谓其声呜呜也皆含思宛转而有馀意其辞甚陋因其调写道路所闻见犹昔人竹枝纥罗之曲以补秦之乐府云 其二
- 蜀公范景仁忠文公挽辞四首 其四
- 野兴四首 其一
- 徐山甫夜话有诗言别次韵
- 呈折子明丈十首 其四
- 和沈太博小圃偶作二首 其一
- 初夏三绝句
- 观世音像赞
- 又代赋
- 次韵酬倪学士 其二
- 题画
- 孤鹤篇
- 夜郎曲 其二
- 兰竹图为朱武题 其二
- 夜闻二子读书
- 南浦·又题白门行旅图
- 被命修一统志先师司寇公完书也感而有作三首 其二
- 唐多令·岁将阑矣,羁旅京华,欲归不得,揽今追昔,悲从中来。不觉属声之凄异也
- 酬郭光秀才
- 书适二首 其二
- 过分水岭初出建宁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