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唐)
公辅,清河人。行十三。进士及第,与杜甫同时,曾任评事,官至雅州刺史。(《全唐诗》无崔公辅诗。据《新唐书》卷七二《宰相世系表》及《舆地纪胜》录其事迹。)
朝代:(唐)
崔少玄,汾州刺史崔恭小女。生而端丽,归卢陲,随宦闽中。过建溪武夷山,云中见紫霄元君、扶桑夫人,问陲曰:“玉华君来乎?”陲怪问之,云:“吾昔为玉皇左侍书,曰玉华君,为有欲想,谪居人世,为君妻。”后罢府,家洛阳,自言太上复召为玉皇左侍书,留诗一首,遗陲而蜕。
朝代:(唐)
崔日用,唐朝大臣,诗人。进士出身,为芮城尉。先是攀附武三思,后附唐玄宗。在诛除太平公主前,玄宗跟崔日用讨论,日用说:“太平公主谋逆有期,陛下往在宫府(太子),欲有讨捕,犹是子道臣道,须用谋用力。今既光临大宝,但须下一制,谁敢不从?”并建议“先定北军”,七月初四,玄宗完全按照崔日用的计划行事。遂诛太平公主。史称崔日用“每朝廷有事,转祸为福,以取富贵”。封齐国公。
朝代:(唐)
唐大臣。字子骏,日用从父兄也。滑州灵昌(今滑县)人。明经及第,初为兵部员外郎,后为判官,有吏干,有“健吏”之称。景云中,任洛州司马。平谯王重福叛乱,因平叛功,授银青光禄大夫。历任殿中少监,荆州(今湖北江陵)长吏,京兆尹,封安平县(今山东临淄)侯。因贪赃为御史李如璧所劾,贬歙县(今属安徽)丞,后封中山郡(今河北定县)公。张说荐为左羽林大将军,迁太常卿,自以历任年久,每朝士参集,常与尚书同列,时人号为尚书里行。诗二首。官终潞州(今山西长治)长史。
朝代:(唐)
崔玄亮,字晦叔,磁州人。贞元中,与元白同登第。宪宗时,为监察御史,历密、歙、湖三州刺史。太和中,由谏议大夫迁散骑常侍,终虢州刺史。有《三州倡和集》,今存诗二首。
朝代:(唐)
崔玄真,号岷山子。天宝间隐居岷山。著有《灵沙受气用药诀》一卷、《云母论》二卷,今皆逸。存诗一首。(《全唐诗》无崔玄真诗,传据《新唐书·艺文志》,惟「玄」作「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