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 兴 而 来
乘兴而来
已阅 6118 次 |
喜欢 5865 次 ❤
释 义
乘趁,因;兴兴致,兴趣。趁着兴致来到,结果很扫兴的回去。
趁着兴趣浓厚的时候到来。比喻高高兴兴地到来。乘兴,趁一时的高兴。
出 处
《晋书·王徽之传》人问其故,徽之曰‘本乘兴而来,兴尽而反,何心见安道邪?’
例 句
正是~,败兴而返。★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回
故 事
王徽之是东晋时的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三儿子,生性高傲,不愿受人约束,行为豪放不拘。虽说在朝做官,却常常到处闲逛,不处理官衙内的日常事务。后来,他干脆辞去官职,隐居在山阴(今绍兴),天天游山玩水,饮酒吟诗,倒也落得个自由自在。有一年冬天,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地接连下了几天,到了一天夜晚,雪停了。天空中出现了一轮明月,皎洁的月光照在白雪上,好象到处盛开着晶莹耀眼的花朵,洁白可爱。王徽之推开窗户,见到四周白雪皑皑,真是美极了,顿时兴致勃勃地叫家人搬出桌椅,取来酒菜,独自一人坐在庭院里慢斟细酌起来。他喝喝酒,观观景,吟吟诗,高兴得手舞足蹈。忽然,他觉得此景此情,如能再伴有悠悠的琴声,那就更动人了。由此,他想起了那个会弹琴作画的朋友戴逵。“嘿,我何不马上去见他呢?”于是,王徽之马上叫仆人备船挥桨,连夜前往。也不考虑自己在山阴而戴逵在剡溪,两地有相当的距离。月光照泻在河面上,水波粼粼。船儿轻快地向前行,沿途的景色都披上了银装。王徽之观赏着如此秀丽的夜色,如同进入了仙境一般。“快!快!把船儿再撑得快点!”王徽之催促着仆人,恨不能早点见到戴逵,共赏美景。船儿整整行驶了一夜,拂晓时,终于到了剡溪。可王徽之却突然要仆人撑船回去。仆人莫名其妙,诧异地问他为什么不上岸去见戴逵。他淡淡地一笑,说:“我本来是一时兴起才来的。如今兴致没有了,当然应该回去,何必一定要见着戴逵呢?”
妙 语
通过辞官、雪夜访友却半途而返,我们可以看出,书圣王羲之的公子王徽之天性率直,总是按自己的本性生活,但同时又兼顾他人的本性,自然和谐,是一个懂得天道自然、逍遥自由的人。
接 龙
- 乘兴而来 ➤
- 来者可追 ➔
- 追本穷源 ➔
- 源源不绝 ➔
- 绝路逢生 ➔
- 生不逢时 ➔
- 时和年丰 ➔
- 丰衣足食 ➔
- 食言而肥 ➔
- 肥马轻裘 ➔
- 裘弊金尽 ➔
- 尽忠报国 ➔
- 国士无双 ➔
- 双宿双飞 ➔
- 飞蛾赴火 ➔
- 火光烛天 ➔
- 天长日久 ➔
- 久悬不决 ➔
- 决一雌雄 ➔
- 雄才大略 ➔
- 略见一斑 ➔
- 斑驳陆离 ➔
- 离乡背井 ➔
- 井蛙之见 ➔
- 见钱眼开 ➔
- 开山祖师 ➔
- 师出有名 ➔
- 名不虚传 ➔
- 传檄而定 ➔
- 定乱扶衰 ➔
- 衰当益壮 ➔
- 壮志凌云 ➔
- 云过天空 ➔
- 空穴来风 ➔
- 风行革偃 ➔
- 偃武修文 ➔
- 文不加点 ➔
- 点石成金 ➔
- 金刚怒目 ➔
- 目无余子 ➔
- 子虚乌有 ➔
- 有目共睹 ➔
- 睹物思人 ➔
- 人中骐骥 ➔
- 骥伏盐车 ➔
- 车怠马烦 ➔
- 烦文缛礼 ➔
- 礼贤下士 ➔
- 士饱马腾 ➔
- 腾蛟起凤 ➔
- 凤凰来仪 ➔
- 仪静体闲 ➔
- 闲云野鹤 ➔
- 鹤发童颜 ➔
- 颜面扫地 ➔
- 地老天荒 ➔
- 荒诞不经 ➔
- 经久不息 ➔
- 息息相通 ➔
- 通力合作 ➔
- 作舍道边 ➔
- 边尘不惊 ➔
- 惊心悼胆 ➔
- 胆大包天 ➔
- 天灾人祸 ➔
- 祸从天降 ➔
- 降心相从 ➔
- 从心所欲 ➔
- 欲取姑予 ➔
- 予取予求 ➔
- 求全之毁 ➔
- 毁家纾难 ➔
- 难言之隐 ➔
- 隐忍不言 ➔
- 言重九鼎 ➔
- 鼎足而立 ➔
- 立此存照 ➔
- 照猫画虎 ➔
- 虎体熊腰 ➔
- 腰缠万贯 ➔
- 贯朽粟陈 ➔
- 陈规陋习 ➔
- 习焉不察 ➔
- 察察为明 ➔
- 明镜高悬 ➔
- 悬梁刺股 ➔
- 股掌之上 ➔
- 上树拔梯 ➔
- 梯山航海 ➔
- 海枯石烂 ➔
- 烂若披锦 ➔
- 锦心绣口 ➔
- 口讲指画 ➔
- 画饼充饥 ➔
- 饥不择食 ➔
- 食指大动 ➔
- 动人心弦 ➔
- 弦外之音 ➔
- 音容笑貌 ➔
- 貌合心离 ➔
- 离心离德 ➔
- 德高望重 ➔
- 重于泰山 ➔
- 山盟海誓 ➔
- 誓死不二 ➔
- 二姓之好 ➔
- 好逸恶劳 ➔
- 劳民伤财 ➔
- 财运亨通 ➔
- 更多接龙 ➤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