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鼓 作 气
一鼓作气
已阅 6590 次 |
喜欢 6214 次 ❤
释 义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
出 处
《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古代作战击鼓进军,擂第一通鼓时士气最盛。后多喻趁锐气旺盛之时一举成事或鼓足干劲,一往直前。
例 句
初听这话,还是~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八回
故 事
春秋时,有一次齐国和鲁国交战。当齐军打过第一通鼓的时候,鲁庄公也要下令擂鼓,准备冲击,但大将军曹判阻止住了。一直等到齐军擂过第三通鼓时,曹判对鲁庄公说:打仗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兵的勇气大大振作,第二次就要差一些,到第三次击鼓时,士兵几乎没有勇气了。当敌人已没有勇气时,而我军勇气正高涨,这才是取胜的最好时机。在曹判的帮助下,鲁庄公打胜了这一仗。
妙 语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二。首先,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一鼓作气、把握机会。正所谓“气可鼓,不可泄”,只有一鼓作气,保持高度的热情,并学会借力、借势,才能将事情做好。凡事拖延,就不能够快速地掌握要点。其次,在做事情时,策略永远比蛮拼重要,好的时机也必不可少,并且应该注意观察。
接 龙
- 一鼓作气 ➤
- 气涌如山 ➔
- 山南海北 ➔
- 北辕适楚 ➔
- 楚材晋用 ➔
- 用舍行藏 ➔
- 藏垢纳污 ➔
- 污泥浊水 ➔
- 水到渠成 ➔
- 成人之美 ➔
- 美人迟暮 ➔
- 暮云春树 ➔
- 树大招风 ➔
- 风情月债 ➔
- 债台高筑 ➔
- 筑室道谋 ➔
- 谋夫孔多 ➔
- 多愁善感 ➔
- 感激涕零 ➔
- 零敲碎打 ➔
- 打牙犯嘴 ➔
- 嘴直心快 ➔
- 快步流星 ➔
- 星旗电戟 ➔
- 戟指怒目 ➔
- 目无全牛 ➔
- 牛鬼蛇神 ➔
- 神通广大 ➔
- 大放厥词 ➔
- 词钝意虚 ➔
- 虚舟飘瓦 ➔
- 瓦釜雷鸣 ➔
- 鸣锣开道 ➔
- 道听途说 ➔
- 说三道四 ➔
- 四不拗六 ➔
- 六尺之孤 ➔
- 孤注一掷 ➔
- 掷地有声 ➔
- 声势浩大 ➔
- 大名鼎鼎 ➔
- 鼎鼎大名 ➔
- 名目繁多 ➔
- 多才多艺 ➔
- 艺不压身 ➔
- 身不由主 ➔
- 主客颠倒 ➔
- 倒行逆施 ➔
- 施号发令 ➔
- 令人作呕 ➔
- 呕心沥血 ➔
- 血气方刚 ➔
- 刚愎自用 ➔
- 用行舍藏 ➔
- 藏头露尾 ➔
- 尾生之信 ➔
- 信口雌黄 ➔
- 黄雀伺蝉 ➔
- 蝉不知雪 ➔
- 雪虐风饕 ➔
- 饕餮之徒 ➔
- 徒劳往返 ➔
- 返老还童 ➔
- 童牛角马 ➔
- 马工枚速 ➔
- 速战速决 ➔
- 决一死战 ➔
- 战天斗地 ➔
- 地大物博 ➔
- 博而不精 ➔
- 精诚团结 ➔
- 结草衔环 ➔
- 环堵萧然 ➔
- 然糠自照 ➔
- 照本宣科 ➔
- 科班出身 ➔
- 身价百倍 ➔
- 倍日并行 ➔
- 行云流水 ➔
- 水火无情 ➔
- 情至意尽 ➔
- 尽善尽美 ➔
- 美意延年 ➔
- 年富力强 ➔
- 强弩之末 ➔
- 末学肤受 ➔
- 受宠若惊 ➔
- 惊弓之鸟 ➔
- 鸟枪换炮 ➔
- 炮凤烹龙 ➔
- 龙马精神 ➔
- 神施鬼设 ➔
- 设身处地 ➔
- 地狱变相 ➔
- 相惊伯有 ➔
- 有备无患 ➔
- 患得患失 ➔
- 失惊打怪 ➔
- 怪诞不经 ➔
- 经年累月 ➔
- 月下老人 ➔
- 人生如寄 ➔
- 寄人篱下 ➔
- 下车泣罪 ➔
- 罪魁祸首 ➔
- 首善之区 ➔
- 区闻陬见 ➔
- 见笑大方 ➔
- 方便之门 ➔
- 更多接龙 ➤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
- 点绛唇 其四
- 念奴娇 送治中
- 赠易卜崔江处士(袁州)
- 泊流潢驿潮风大作二首 其一
- 开禧元年四月自中都挈家还乡寓居城南十二月迁居柳溪上其夜大雪初一日盖宰来访约过县斋为一日款深夜而归赋此 其九
- 赠无择老禅因观稼 其一
- 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
- 调笑 其五 灼灼
- 寄芸叟 其一
- 次韵张子文中秋夜月
- 王寺丞后圃
- 甘穷
- 初冬有感二首
- 浮想有寄
- 辛未除夕遣怀步孔凡老韵 其一
- 浣溪纱 民国廿九年三月十二日为余五十晋七初度,偶成
- 留别孙孟博
- 叶太孺人挽章六首 其六
- 话竹庵守岁
- 春夜同元美子与子相过公实
- 台郡八景
- 琴曲歌辞。绿竹引
- 春游曲 二
- 予顷从穰下移涖河阳洎出中书复领分陕惟兹二镇俯接洛都皆山河襟带之地也每凭高极望思以诗句状其物景久而方成四绝句书于河上亭壁 其三
- 荔枝五首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