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笑林

发抖

  某人生长在富贵之家,花钱买了个五品官,但不知民间疾苦。一年冬天,他外出巡视。见一乞丐站在寒风中发抖。他觉得很奇怪,就问随从:“这个人身子怎么老是在动弹?”随从道:“因为天冷衣薄而发抖。”此人更觉奇怪,说:“难道抖抖就不冷了吗?”一个富翁买了桶酒,在桶盖上巾了封条.他的仆人在桶底上钻了个洞,每天偷酒喝.富翁发现封条完整无缺,可是酒大一天天减少,惊奇不已.有人建议他检查一下桶底,看看是否有破绽,富翁答道:"你真是个傻瓜,是上面的酒少了,下面的酒一点儿也没少."...有个人应请赴宴,主人斟酒时,每次只斟半杯.那人便对主人说:"府上有把锯子,请借我一用."主人问道:"借来何用?"客人指着酒杯说:"这酒杯上半截既然盛不得酒,就该锯去,留着有什么用?"

  • 好啖

      甲好啖,手不停箸,问乙曰:“兄如何箸也不动?”乙还问曰:“兄如何动也不住?”
  • 不往京

      一监生娶妾,号曰京姐,妻妒甚。夫诣妾,必告曰:“京里去。”一日,欲往京去,妻曰:“且在此关上纳了钞着。”既行事讫,妻曰:“汝今何不往京!”生曰:“毧也没有一些在肚里,京里去做甚么!”
  • 臭瘌痢

      北地产梨甚佳。北人至南,索梨食不得,南人因进萝卜,曰:“此敝乡土产之梨也。”北人曰:“此物吃下,转气就臭,味又带辣,只该唤他做臭辣梨。”
  • 银杏淫行

      乡里有读书人平时喜欢高雅的谈吐,对凡是涉及淫邪的粗俗话语深恶痛绝。一天,他问邻县一个朋友道:“听说贵县多有银杏,是不是这样?”朋友不予回答,再三询问还是默然不响,旁边的人都掩嘴暗笑。原来“银杏”与“淫行”同音,朋友也是喜欢高雅谈吐的,所以不愿作答。
  • 合着靴

      有兄弟共买一靴,兄日着以拜客赴宴。弟不甘服,亦每夜穿之,环行室中,直至达旦。俄而靴敝,兄再议合买,弟曰:“我要睡矣。”
  • 糊涂解差

      南宋时,苏州有个和尚,喝酒乱市,州官下令把他抓起来,派一名解差把他押送边远地方去治罪。交通不便,解差怨恨,因此棍棒不断,和尚叫苦不迭。几天后,宿在一个客店,和尚起了逃跑之心,于是对解差说了一番好话,然后拿出碎银请酒。贪杯的解差立即给和尚卸下行枷,开怀大饮,不多时即醉成一堆烂泥了。此时和尚就找了剃刀,给解差剃了个光头,把罪衣穿在解差身上,再给他套上枷锁,然后自己越窗而逃。第二天,解差酒醒,不见和尚,急了。但再一看自己身上的囚衣,领上的枷锁,对镜一照脑袋也是光溜溜的,又转忧为喜了。自言自语地说:“哈哈,我量你也不敢逃么!”可是略一沉思,又愕然了:“咦!和尚在,我上哪里去了!”
  • 咏物

      两夫妇稍通文墨,一生琴瑟调和。及至暮年,精力衰耗,不能畅举,乃对物伤情,各咏一词以志感。妻先咏其牝户曰:“红焰焰,黑焰焰,嫩如出甑馒头解条线。自从嫁过你家来,日也鞈,夜也鞈,如今就像破门扇,东一片,西一片。”夫亦咏塵柄曰:“光溜溜,赤溜溜,硬如檀木匾担挑得豆。自从娶你进门来,朝也凑,暮也凑,如今好似葛布袖,扯便长,不扯皱。”浇蜡师人家有一妻一妾,前后半夜分认。上半夜至妻房,妻腾身跨上夫肚行事,夫问:“何为?”曰:“此倒浇蜡烛也。”其妾早在门外窃闻之矣。下半夜乃同妾睡,恣意欢娱,妾快甚,不觉失声曰:“我死也!”妻亦在外潜听之矣。次早量米造饭,妻曰:“今日当减一人饭米?”妾曰:“为何?”妻曰:“昨晚死了一个人。”妾亦微笑曰:“依我看来,今日还该添一人才是。”妻问何故,答曰:“闻得有个浇蜡烛的师父在此。”
  • 问藕

      上路先生携子出外,吃着鲜藕。乃问父曰:“爹,来个沙东西,竖搭起竟似烟囱,横搭着好像泥笼,捏搭手里似把湾弓,嚼搭口里醒松醒松,已介甜水浓浓,咽搭落去蜘蛛丝绊住子喉咙,从来勿曾见过?”其父怒曰:“呆奴,呆奴!个就是南货店里包东包西大叶个根结么。”
  • 吹叭喇

      乐人夜归,路见偷儿挖一壁洞,戏将叭喇插入吹起。内惊觉追赶,遇贼问云:“你曾见吹叭喇的么?”
  • 牛头阿婆

      武则天时,秋官(刑部)侍郎周兴是个有名的酷吏,常常在刑法外立私法整人,人称“牛头阿婆”(地狱里的鬼怪),百姓怨声载道。周兴知道后,丝毫不以为然,得意地说:“这有什么奇怪!”于是他题书于衙门口道:“被告之人,问皆称枉;斩决之后,咸息无言(就都没有话了)。”
  • 用羊换牛

      梁惠王坐在大殿上,正好殿下有人牵着一头牛走过。惠王问:“将牛牵到哪儿去呀?”牵牛人答:“杀掉它,用它的血涂钟。”惠王说:“放掉它!我不忍心看它那惊恐战栗的样子,像这样没有罪就活活给杀死,多可怜啊!”牵牛人问:“那就不必涂钟了吧?”惠王忙说:“怎么可以不徐钟呢?换只羊杀吧!”
  • 认拐杖

      县官考童生,至晚忽闻鼓角喧闹。问之,门子禀曰:“童生拿差了拐杖,在那里争认。”
  • 由快至慢

      教师对主人不请他吃酒很为恼火,等学生到学馆读书时,带着怒气快速地教诗:“春游芳草地。”学生含着眼泪勉强跟读。然而已懂得教师的心意,便说:“父亲”教师问:“父亲干啥?”学生答:“买肉。”教师略微放慢教诗速度:“夏赏绿荷池。”学生还是不能跟读,教师又问:“你父亲买肉做什么?”答:“请先生。”教师的怒气渐渐消了,便慢慢教第三句:“秋饮黄花酒。”又问:“几时请我?”答:“就在今天。”教师大喜,慢慢地清楚地教第四句:“冬吟白雪诗。”
  • 颂屁

      一士死见冥王,自称饱学,博古通今。王偶撒一屁,士即进词云:“伏惟大王高耸金臀,洪宣宝屁,依稀乎丝竹之声,仿佛乎麝兰之气。臣立下风,不胜馨香之味。”王喜,命赐宴,准与阳寿一纪,至期自来报到,不消鬼卒勾引。士过十二年,复诣阴司,谓门上曰:“烦到大王处通禀,说十年前做放屁文章的秀才又来了。”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
世界艺术
维多利亚女王加冕
文玩手办
影相集珍
  • 精美青花瓷珍品
  • 银错金飞禽走兽雕画镜
  • 精品猴面古玉饰
  • 飞天神马金带
  • 上古雕纹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