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秀才的故事
一秀才带书童赶考。途中帽子掉了。书童说:帽子落地(第)了。秀才忙说:不准说落地,要说及地。书童帮秀才把帽子捡起来牢牢系在秀才头上,然后说:这次再也不会及地了。这是纪晓岚对太监开的玩笑。另举一例:一老太监在冬天看见纪晓岚穿着皮衣,手执一把扇子(文人的习惯),感到十分好笑,遂遂说:小翰林,穿冬装,执夏扇,一部春秋可读否?纪晓岚听老太监南方口音,对到:老总管,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吗? -
一个传统笑话
有个财主,目不识丁,出了两千两买了个知县。他到任半年,上司来县巡视。上司问:“贵地风土如何?”财主答到:“大人,没有大风,也不见灰尘。”上司又问:“百姓如何?”财主又回答说“哎呀大人,白杏不多,黄杏倒是不少 ?上司见他答非所问,忍不住发火了:“我是问你黎蔗。”财主急忙回答:“梨树多少,还没有查访,但梨子足够大人吃的。”上司听后大怒,说:“什么杏树、梨树?我指的是你的小民!”财主听了,连忙恭恭敬敬的站起来:“小名猪娃。” -
谢赏
一官坐堂,偶撒一屁,自说“爽利”二字。众吏不知,误听以为“赏吏”,冀得欢心,争跪禀曰:“谢老爷赏。” -
老娶
一老人欲娶,妈妈见他须发尽白,不肯嫁他。老者贿嘱媒人曰:“还他夜夜有事,如一夜落空,愿责五下。”妈许之。过门初晚,勉干一度,次夜就不能动弹。妈将老儿推倒,责过五板,老者伏地不起。妈问何故,老者陪笑曰:“求妈妈索性打上整百,往后一起好算帐。” -
儒生盗墓
某晚,两个儒生偷掘坟墓。大儒生说:“东方要亮丁,怎么办?”小儒生说:“还没有脱掉死人的衣服,他口里含着珠子哩。”大儒生说:“诗经老早就写道:‘青青的麦子呀,长在士坡上。他活着的时候不施恩于人,死了为什么口里还含着珠子?’不用管死人,我们快些拉住他的鬃发,压住他的胡须,用铁器慢慢撬开他的两额,千万不要损坏口里的珠子啊!” -
腹内全无
一秀才将试,日夜忧郁不已。妻乃慰之曰:“看你作文,如此之难,好似奴生产一般。”夫曰:“还是你每生子容易。”妻曰:“怎见得?”夫曰::“你是有在肚里的,我是没在肚里的。” -
铁箍
夫妇同饭,妻问曰:“韭蒜有何好处,汝喜吃他?”夫曰:“食之,此物如铁棒一般的。”妻亦连食不已,夫曰:“汝吃何用?”妻曰:“我吃了像铁箍一般的。” -
大声小声
兄弟两人一起种田,哥哥喊弟弟回家吃饭,弟弟大声嚷道:“等我把锄头藏在地头就回去。”吃饭时,哥哥关照弟弟说:“凡是藏东西,都不能大叫大嚷,否则就容易被人知道而偷走。”弟弟点头说:“知道了。”弟弟饭后先下田,不见了锄头,急忙赶回家贴着哥哥的耳朵细声细气地说:“锄头已经被人偷走了。” -
医乳
人家请医看乳癖,医将好奶玩弄不已。主骇问何意,答曰:“我在此仔细斟酌,必要医得与他一样纔好。” -
掌鞋
一皮匠生平只用皮底一双,凡替人掌鞋,出门必落,辄尾其后,拾取以为本钱。一日,尾之不获,泣曰“本钱断送矣”,乃归,见底已落户内。 -
上下光
师号光明,徒号明光。客问:“贤师徒法号,如何分别?”徒答曰:“上头光是家师,下头光即是小僧。” -
详梦
一作吏典者,有媳妇最善详梦。适三考已满,将往谒选。夜得一梦,呼媳详之。媳问:“何梦?”公曰:“梦见把许多册籍,放在锅内熬煮,不知主何吉凶?”媳曰:“初选一定是个主簿。”隔数日,公曰:“我又得一梦,梦见你我二人皆裸体而立,身子却是相背的,何也?”媳曰:“恭喜一转,就是县(现)丞(成)。” -
谢周公
一女初嫁,哭问嫂曰:“此礼何人所制?”嫂曰:“周公。”女将周公大骂不已。及满月归宁,问嫂曰:“周公何在?”嫂云:“他是古人,寻他做甚?”女曰:“我要制双鞋谢他谢。” -
兑车
两童以后庭相易,俗云兑车是也。一童甚黠,先戏其臀,甫完事,即赖之而走。被弄者赶至其家,且哭且叫曰:“要还我,要还我!”其母不知何事,出劝曰:“学生不要哭,他赖了你甚么,待我替他还你罢。”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