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 义
暂无
赏 析
赏析 考场失意,千百年来就是读书人心中永远的伤痛,无数士人在仕进之旅中尝尽辛酸。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将这种情绪诉诸笔端。常建的《落第长安》和无名氏的《杂诗》就充分刻画了金榜无名的失望和痛苦,无颜归家的无奈与悲伤。 唐代诗人常建一生沉沦失意,《落第长安》是他落第失意之作。本诗以设疑起句,诗人本来有个充满幸福和温馨的家,但不能回去,还要留在异地他乡。这种设疑的手法,促使读者往下读。“耻”、“失路人”揭出了谜底——政治清明却金榜无名,作者这个落榜之人只能无限羞愧。 作者不回家,是因为害怕家乡的花鸟会耻笑于他。从“莺花笑”三个字可以充分感受到作者的羞愧之深。花鸟都会耻笑他,那么人会怎么样?结果不言而喻。诗人在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移情于物,以虚写实,用“莺花笑”表现人的复杂情感,细腻而生动,让人回味无穷。 既然害怕遭人耻笑,那就不回去了吧。可有家哪能不回呢?对家园的思念又是那样的深切!诗人落第后的沮丧和有家难归的无奈在诗中表现得极为深切,我们仿佛听到了作者的无声呜咽,这种压抑的情感,更让人同情,更能引起失意人情感的共鸣。
人物链接
- 福先寺雪中酬别乐天
- 太母魏氏半径题石
- 闻蝉寄贾岛
- 绍兴祀太社太稷十七首 升坛用《正安》。
- 白苎
- 慧知微以布衫送寿昌可师有偈答之戏成四首 其三
- 华阳巾
- 句 其五
- 和云门行持长老十二辰歌呈同游二三士
- 席大光邀同赋墨梅花 其六
- 秋日子规
- 山行至虎跑泉庵次苏长公石刻韵
- 夜坐感怀寄徐文山
- 省躬诗 其九十九
- 晚兴
- 送查三容携家入楚便往滇中
- 霜叶飞 柳
- 论诗绝句
- 何满子 娄江月夜,追忆先二兄文友
- 沁园春 元夜侍祖父母家宴
- 句
- 志宏复示秋意五篇次韵和之 其四
- 题同年郭丞遯斋
- 郡人有朱买臣严子陵按史传买臣吴人尝出为会稽太守名曰乡郡会稽盖今两浙之地吾郡特以去州二十里曰朱池为买臣昔居之地难以考见其实子陵晚耕于富春山中则今钓台是也二公出处不同心事亦异姑以其同为郡人各赋一首使九原有作不怅来者之不我知也 其一
- 再和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