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江月·五柳坊中烟绿
政和间,余卜筑宛丘,手植众芗,自号芗林居士。
建炎初,解六路漕事,中原俶扰,故庐不得返,卜居清江之五柳坊。
绍兴癸丑,罢帅南海,即弃官不仕。
乙卯起,以九江郡复转漕江东,入为户部侍郎。
辞荣避谤,出守姑苏。
到郡少日,请又力焉,诏可,且赐舟曰泛宅,送之以归。
己未暮春,复还旧隐。
时仲舅李公休亦辞舂陵郡守致仕,喜赋是词。
五柳坊中烟绿,百花洲上云红。
萧萧白发两衰翁,不与时人同梦。
抛掷麟符虎节,徜徉江月林风。
世间万事转头空,个里如如不动。
建炎初,解六路漕事,中原俶扰,故庐不得返,卜居清江之五柳坊。
绍兴癸丑,罢帅南海,即弃官不仕。
乙卯起,以九江郡复转漕江东,入为户部侍郎。
辞荣避谤,出守姑苏。
到郡少日,请又力焉,诏可,且赐舟曰泛宅,送之以归。
己未暮春,复还旧隐。
时仲舅李公休亦辞舂陵郡守致仕,喜赋是词。
五柳坊中烟绿,百花洲上云红。
萧萧白发两衰翁,不与时人同梦。
抛掷麟符虎节,徜徉江月林风。
世间万事转头空,个里如如不动。
已阅 8336 次 |
喜欢 5718 次 ❤
释 义
暂无
赏 析
赏析 开头两句中的五柳坊、百花洲皆清江附近。此词先写居处所见:柳绿如烟,葱茏翠碧,景物朗润。此写地面之景。苍穹红云,绚丽而璀璨。此写天上之景。一幅夕阳山村之景的画面,展现眼前。这也是仅举一端,美景当不止此。地名中有柳有花,柳以绿濡,愈显其深邃;花以红染,益见其娇艳。词人匠心独运的描写,令人陶醉。 三、四句,“萧萧”其意为冷落,指头发花白。此时子諲自叹年老,岁月蹉跎,世事不正常,固此白发萧萧。两衰翁:子諲其一也;另一位便是序中所说辞舂陵郡守致仕的仲舅李公休了。前三句写景叙事,舒缓有致。第四句“不与时人同梦”,词情转向激昂。时人,应当指当时的专权误国的权贵,包括秦桧之流的投降派。 五、六句中的麟符、虎节,为君王调兵遣将之信物,受者有殊荣。而子諲言抛言掷,这是何等坚决!绍兴初年,子諲任鄂州知州,主管荆湖东路安抚司,寻任江州知州、改任江东转运使,进秘阁修撰,徽猷阁待制,徙两浙路都转运使,除户部侍郎,可谓品高位显。当宋金议和时,秦桧等投降派力主和,金使将入境,而子諲坚决不肯拜金诏违背秦桧意,乃被罢官,退隐清江,第五句当言此事。子諲忠节,不取悦于世,又不苟合于世,他这种凛然正气,直冲霄汉。第六句“徜徉江月林风”,和第一、二句暗合。一、二句写清江暮色,此写晚景。插叙往事后,词人接着写此时此境的心情。月朗风清,林中闲适徘徊。初读似写闲情逸致,实则词人的心潮并不平静。屈原《涉江》云“被明月兮宝路,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屈原所言“明月”,珠名,实借“明”字之音,喻己行为光明磊落,借“月”高洁之义,喻己情操之高尚。子諲林中信步,徘徊慨叹,和屈原诗句所言,可谓世同,情同,意同。 最后两句“世间万事转头空”,指宦海浮沉,犹过眼云烟。这句话表明词人视高官厚禄如草芥的心境。“个里如如不动”,“个里”其意为此中,即心中。“如如不动”,佛家语,指真如常住,圆融而不凝滞的境界。《金刚经》“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是此句之源。这句话用以表达词人结庐人境,不闻车喧,远污离秽,洁身自好的心境。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之意,深蕴其中。 全词似隐逸闲适之作,实为明志抒愤之词。全词反映了子諲居浊而守洁,远奸佞而守忠的美德。就其艺术性而言,写景,笔染春色,柳绿花红,月朗风清;叙事,笔挟风雷,激情慷慨。这种睛空布雷的手法,自出机杼,独标高格。另外,此词明开暗合,照应缜密,亦见词人匠心。第一、二句柳烟云红,当为暮霭之时,第六句月下林风,是晚间风景。时间之推移,如丝相贯,不见断隙。故是词实是一首耐人寻味的好词。
人物链接
- 秋思
- 中秋禁林对月
- 江皋见菊
- 杂兴四首 其三
- 刘向二首 其一
- 南柯子/南歌子 其三 七夕
- 喜团圆
-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九
- 寄吉州若谷叔
- 何推官见招游岳麓以郡中事冗弗克偕行口占二绝以谢
- 戒庵主示诸老船子图偈赞因与之结缘
- 送冯开之太史还朝
- 谢生得京酝以为美使致白沙开幕视之空樽而已乃因发一笑
- 连日在听松冗未有诗雨中补之
- 寄示冢儿
- 次韵东冈十咏 其六
- 拟古诗·涉江采芙蓉
- 步蟾宫 为高澹人内翰题半榴图。内翰雨中入直,上手赐殿前白石榴一颗,拜食其半,携归作是图也
- 齐天乐 秋荷
- 《护生画集》第二集诗 其二
- 小楼听雨次振雅社韵二首 其一
- 长沙北禅览古
- 送客至无相兰若归过慈云岭小憩崇寿寺书所见十首 其六
- 和清江韩伯善 其一
- 游圆通寺 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