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王恽

朝代:(元)

  王恽,字仲谋,号秋涧,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人。元朝著名学者、诗人、政治家,一生仕宦,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成为元世祖忽必烈、裕宗皇太子真金和成宗皇帝铁木真三代的谏臣。
更 多

介绍

  王恽:字仲谋,号秋涧,卫州路汲县(今河南省卫辉市)人,元朝著名学者、诗人兼政治家。

  他直言敢谏,主张礼下庶人,刑上大夫,强调治理混乱的财政。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元世祖建御史台,任王恽为监察御史。他上书《击邪》《纳海》等论列一百五十余条。当时负责水利的中央级官员刘 ,利用治水导河之便,贪污宫粮四十多万石。王恽大胆地予以弹劾揭发。经过访查,他又将刘 监修太庙从中偷工减料终饱私囊的罪恶加以上书。刘做贼心虚,竟惶惶不可终日,忧虑死去。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王恽任少中大夫、福建闽海道提刑按察使时,当时沿海政局混乱,官吏缺额很多。他向皇上上疏要求选拔人才到沿海填补空缺。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他果断罢黜了四十多名贪官污吏,任用了一批文武精通,耿直清廉的人赴职,使这里平静安定下来;并在福建沿海首创建造营房,让戍兵居住,改变了以往兵寓民家的陋习,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刚正不阿,秉公执法。在他任承直郎、平阳路总管府判官时,绛州太平县有一陈氏杀了自己的哥哥,因行贿官府,缓狱了决,株连三百多人受冤,长达五年不能结案。皇帝派王恽前往亲审此案,经过访查、审讯,释放了全部受冤遭株连的平民百姓。

  他虽身居高位,却能够体察下情,同情人民疾苦。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燕南一带冬春遭旱,秋季庄稼又遭水灾,王恽察访民情回到大都(今北京)以后,有一高官宴请百官,请他赴宴。入席后,他看到桌子上摆满了名酿佳肴、奇珍海味,如坐针毡,感到很不是滋味。他无法控制为民请命的感情,写了长篇免租谣,希词恳情切,皇上终于采纳了他的建议。


轶事

  王恽的谏政,受到了元世祖的器重。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忽必烈专门将他传至京城召见。他又上万言书,提出“改旧制,黜赃吏,均赋役,擢才能”的建议,顺应了忽必烈“祖述变通”的建国思想,对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为此,忽必烈亲授他为翰林学士。

  王恽任职从政期间,时常忧国忧民,他把历代明君贤相勤劳思政、治国安邦的经验和事迹系统整理成章,用“顺谏”的方式,奏疏给尚未登基的皇太子参阅。裕宗真金非常赏识他的这种见解,除自己学习外,还将《承华事略》各篇发给皇孙们传读。裕宗真金早薨,他的儿子成宗铁木真即位。王恽给成宗皇帝敬献的供物不是玉帛、珠宝,而是他论述的《守成事鉴》十五篇,表现出忠心事主的一片赤诚。因此,成宗又加封他为通议大夫,知制诰。并委托他同赵孟頫等人纂修《元世祖实录》。

  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六月,王恽在汲县去世,终年七十八岁。朝廷的钦差大臣在汲县看到他的故居依然是茅屋陋室,清贫如民。其儿孙们田园生涯,耕稼自给,便如实奏明圣上。皇上赐钞万贯,赠翰林学士承旨资善大夫,追封太原郡公,谥号“文定”。子孙荫封受禄。家乡人民也把他少年勤奋读书的古子涧村誉为“秋涧书声”,被列为“汲县八景”之一。他的言论诗文刊行于世一百卷为后人所传读。他的墓圹位于汲县(今卫辉市)城郊乡八里屯村西南石人洼内,距县城十华里。墓地前沿有神道,两旁为石刻仪仗,对称排列,每当“清明”前后和春节期间,家乡父老纷纷前往祭扫凭吊,表达深切的怀念和哀思 。

【展开内容】
  • 万方文物洽尧雍,若论声明极洛中。地自水南连洛北,治从真庙到神宗。总将六合清明气,散作三川礼让风。道统有传程邵在,勋名无比富文崇。棚车载酒都人赏,名教传家习俗同。花木四时春不老,耕桑弥野岁长丰。三千步障家虽侈,十二行窝乐最融。春酒泛香沽翠幕,夜花和露买筠笼。小车高阁期真侣,魏紫姚黄擅化工。爱育总归君父圣,论思不出庙堂公。荆舒变法无期月,社稷垂亡到一空。读罢适然清兴远,一帘花影晓光红。
  • 蓬莱云气海中央,薰彻琼华露影香。一炬忽收天上去,谩从焦土说阿房。
  • 蹑尽寒云最上层,土花春碧梦觚棱。江山如画人空老,更倚残阳望道陵。
  • 玉树歌声绕北虚,朔风吹恨入南都。六鳌不戴三山去,留与都人泣鼎湖。
  • 光泰门东日月躔,五云仙仗记当年。不烦细读江南赋,老树遗台倍黯然。
  • 儿时曾住汴梁城,二十年来重此行。一片凤凰池上月,向人还似旧时明。
  • 野云明处电飞光,海牵青浮落日黄。想得近山多雨过,满庭风竹月波凉。
  • 读书声歇烛华残,润入琴弦觉夜寒。寂寞小窗云影薄,隔帘梧叶雨声乾。
  • 庭竹无人绿满窗,幽香和露湿霓幢。日长孤绝坛边鹤,啄遍晴苔影一双。
  • 金简朝元拥玉华,碧壶香满谪仙家。石坛冷挂银潢水,会待秋风送客槎。
影相集珍
  • 鎏金卧犬兽雕
  • 商代青铜器鸮卣
  • 斗彩鸣凤盘
  • 银错金飞禽走兽雕画镜
  • 精品猴面古玉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