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文益

朝代:(唐)

  法眼文益(885年~958年),唐末五代高僧,俗姓鲁,浙江余杭人。号无相。中国禅教“法眼宗”的创始人。廿岁受戒绍兴开元寺,后至育王寺从希觉学律。文益通大乘佛教各宗派,且涉儒家经籍,希觉视之为佛门的子游、子夏。时南方兴禅,文益便南下福州长庆院向慧稜禅师学习。尔后,文益在地藏院,得桂琛禅师点化觉悟佛法,终成一代宗师。
更 多

相关事件

  后唐清泰二年(935年),文益应抚州府州牧的邀请,在临州崇寿院弘扬佛法。晚年深受南唐烈祖李昪的敬重,先后在金陵(今江苏南京)报恩禅院、清凉寺开堂接众。由于金陵在五代宋初战乱较少,百姓文化水准较高,其思想得到较大范围传播。文益在金陵三坐道场,四方僧俗竞向归之。
后周世宗显德五年(958年)十二月五日 ,文益圆寂,享七十四岁。葬江宁县无相塔。谥号“大法眼禅师”。

  文益禅师的弟子众多,嗣法弟子六十三人,以德韶、慧炬、文遂等十四人最胜。高丽僧人曾来向他学习,得法者有三十六人,法眼宗后来传到朝鲜半岛,长盛不衰。

  法眼宗,深受华严宗教义影响,并以之阐明禅宗的基本主张,提出“真如一心”即华严宗所谓的“总相”,视“心”(总相)为最高精神性本体,表现出“禅教兼重”的趋向。因此,法眼宗在所有佛家各宗派中,特别和儒家声气相投,得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大力褒扬。


轶闻

某时,文益遇大雪阻途,经地藏院歇脚。烤火取暖时,该院方丈桂琛禅师便问他:“你去那里”?

文益:“只是行脚罢了”。

桂琛:“什么是行脚”?

文益:“不知道”。

桂琛:“不知最亲切”。

雪停后,文益辞桂琛,桂琛送他到门口并问:“你曾说三界惟心,万法唯识,现在请告诉我庭下的那块石头是在心内,或是在心外呢”?

文益答:“在心内”。

桂琛说:“你这位行脚之人,为什么要把这样一块大石头放在心中呢?”

这话把文益说得窘极了,他便放下行李,决心留下来,向桂琛讨教。

每天他提出新见解时,桂琛都说:“佛法不是这样的”。

最后,文益只得对桂琛说:“我已经辞穷理绝了”。

桂琛便说:“以佛法来论,一切都是现成的”。

听了这话,文益才恍然大悟。“一切现成”一语,后来成为法眼宗徒参禅时的重要“话头”。


历史评价

  文益非常博学,精通传统的典籍。但他却不是书本知识的奴隶。他常引证古人的话,但由他的口中说出,都变成了他自己的东西。有个学生问他:“什么是古佛?”

  他回答:“现在就很好嘛”!

【展开内容】
  • 今人看古教,不免心中闹。|欲免心中闹,但知看古教。
  • 一朶菡萏莲,两株青瘦栢。|长向僧家庭,何劳问高格。
  • 正月春,顺时节。|情有无,皆含悦。|君要知,得谁力。|更问谁,教谁决。
  • 见山不是山,见非何曾别。|山河与大地,都是一轮月。|(《五灯会元》卷十一《三交智嵩禅师》引。|)。
  • 理极忘情谓,如何有喻齐?到头霜夜月,任情(《林间录》作「运」)落前溪。|菓熟猿兼(《林间录》作「兼猿」)重,山长似路迷。|举头残照在,元是住居西。|(《卍续藏经》本《大法眼文益禅师语录》,又见《林间录》卷下。|)。
影相集珍
  • 明清雕字古玉
  • 雕花银镜精品
  • 母子象尊
  • 商代青铜器鸮卣
  • 精美青花瓷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