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高适

朝代:(唐)

  高适,字达夫,渤海蓚人。举有道科,释褐封丘尉,不得志,去游河右。哥舒翰表为左骁卫兵曹、掌书记,进左拾遗,转监察御史。潼关失守,适奔赴行在,擢谏议大夫,节度淮南。李辅国谮之,左授太子少詹事,出为蜀、彭二州刺史。进成都尹、劒南西川节度使。召为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永泰二年卒,赠礼部尚书,谥曰忠。适喜功名,尚节义,年过五十,始学为诗。以气质自高,每吟一篇,已为好事者传诵。开、宝以来,诗人之达者,惟适而已。集二卷,今编四卷。
更 多

人物生平

  唐朝武则天长安四年(704年),高适出生。

  朝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年),高适二十岁。于是年前后到长安,后客游梁宋,遂定居宋城(今河南商丘),躬耕取给。自此时起至开元十九年(731年),一直居宋中。

  唐朝开元十九年(731年),高适二十八岁。是年起至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北游燕赵,先后欲投朔方节度副大使信安王李禕、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幕府。作有《信安王幕府》、《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别》、《真定即事奉赠韦使君二十八韵》、《赠别王十七管记》及《塞上》、《蓟门五首》等诗。

  唐朝开元二十三年(735年),高适三十二岁。应征赶赴长安,落第。

  唐朝开元二十四年(736年),高适三十三岁。有《淇上别业》、《酬陆少府》、《自淇涉黄途中作》等诗。

  唐朝开元二十六年(738年),高适三十五岁。返宋中。作《燕歌行》。自此时至天宝七载(748年),一直居于宋中。其间曾游魏郡、楚地等,又曾旅居东平等地。

  唐朝玄宗天宝八年(749年),高适四十六岁。为睢阳太守张九皋所荐举,应有道科,中第,授封丘尉。

  唐朝天宝九年(750年),高适四十七岁。是年秋,北使青夷军(属范阳节度使)送兵。

  唐朝玄宗天宝十年(751年)春事毕,南归。有《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送兵到蓟北》、《自蓟北归》等诗。

  唐朝天宝十一年(752年),高适四十九岁。辞封丘尉,客游长安。秋冬之际,担任凉州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府任掌书记。

  唐朝天宝十四年(755年),高适五十二岁。十二月,拜左拾遗,转监察御史。佐哥舒翰守潼关。

  唐朝天宝十五年(756年),高适五十三岁。六月,安禄山叛军攻陷潼关。高适随玄宗至成都;八月,擢谏议大夫。十一月,永王璘谋反。十二月,以高适为淮南节度使,讨伐永王璘。

  唐朝肃宗至德二年(757年),高适五十四岁。讨平永王后,又受命参与讨安史叛军,曾救睢阳之围。

  唐朝至德三年(758年),高适五十五岁。因敢于直言,贬官太子詹事。

  唐朝乾元二年(759年),高适五十六岁。五月,出任彭州刺史。

  唐朝上元元年(760年),高适五十七岁。改任蜀州刺史,直至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初。

  唐朝代宗广德元年(763年),高适六十岁。二月,迁任剑南节度使。十二月,松、维、保三州等地为吐蕃所陷,高适不能救。

  唐朝广德二年(764年),高适六十一岁。春,高适为严武所代,迁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进封渤海县侯。

  唐朝永泰元年(765年),高适六十二岁。正月,高适卒。赠礼部尚书。留有《高常侍集》等传世。


艺术特色

  高适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领军人物,“雄浑悲壮”是他的边塞诗的突出特点。其诗歌尚质主理,雄壮而浑厚古朴。高适少孤贫,有游侠之气,曾漫游梁宋,躬耕自给,加之本人豪爽正直的个性,故诗作反映的层面较广阔,题旨亦深刻。高适的心理结构比较粗放,性格率直,故其诗多直抒胸臆,或夹叙夹议,较少用比兴手法。如《燕歌行》,开篇就点出国难当头,突出紧张气氛:“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结尾处直接评论:“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既有殷切期待,又有深切感叹,含蓄而有力。

  高适诗歌的注意力在于人而不在自然景观,故很少单纯写景之作,常在抒情之时伴有写景的部分,因此这景带有诗人个人主观的印记。《燕歌行》中用“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勾划凄凉场面,用大漠、枯草、孤城、落日作排比,组成富有主观情感的图景,把战士们战斗不止的英勇悲壮烘托得更为强烈。高适在语言风格上用词简净,不加雕琢。如《别董大二首》之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技巧上看来全不用力,词从意出,没有刻意辞彩修饰。却使人感到默默的悲凉也。


主要作品

作品分类
  高适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实性较强。主要有以下几类:

边塞诗
  成就最高。代表作如《燕歌行》、《蓟门行五首》、《塞上》、《塞下曲》、《蓟中作》、《九曲词三首》等,歌颂了战士奋勇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也写出了他们从军生活的艰苦及向往和平的美好愿望,并揭露了边将的骄奢淫逸、不恤士卒和朝廷的赏罚不明、安边无策,流露出忧国爱民之情。高适有些赞美不义战争、歧视少数民族的作品,如《李云南征蛮诗》等,是这类诗歌的糟粕。

反映民生疾苦的诗
  这些诗比较深刻地揭露了统治者与广大人民之间的矛盾,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之九、《东平路中遇大水》等,真实地描写了广大农民遭受赋税、徭役和自然灾害的重压,对他们的困苦境遇表示同情,他还写过一些赞美“良吏”的诗,从“仁政”思想出发,提倡轻徭薄赋,在当时也有一定的进步作用。

讽时伤乱诗
  大抵指斥弊政,对统治者的骄奢淫逸有所批判,如《古歌行》、《行路难二首》等。还有一些诗作于安史乱后,对政局流露出忧虑和愤慨,如《酬裴员外以诗代书》、《登百丈峰二首》等。

咏怀诗
  数量最多,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像《别韦参军》、《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效古赠崔二》、《封丘作》等,抒写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忧愤,对现实有所不满。

【展开内容】
  • 邦牧今坐啸,群贤趋纪纲。四人忽不扰,耕者遥相望。 粲粲府中妙,授词如履霜。炎炎伏热时,草木无晶光。 匹马度睢水,清风何激扬。校缗阅帑藏,发廪欣斯箱。 邂逅得相逢,欢言至夕阳。开襟自公馀,载酒登琴堂。 举杯挹山川,寓目穷毫芒。白鸟向田尽,青蝉归路长。 醉中不惜别,况乃正游梁。
  • 圣代务平典,輶轩推上才。迢遥溟海际,旷望沧波开。 四牡未遑息,三山安在哉。巨鳌不可钓,高浪何崔嵬。 湛湛朝百谷,茫茫连九垓。挹流纳广大,观异增迟回。 日出见鱼目,月圆知蚌胎。迹非想像到,心以精灵猜。 远色带孤屿,虚声涵殷雷。风行越裳贡,水遏天吴灾。 揽辔隼将击,忘机鸥复来。缘情韵骚雅,独立遗尘埃。 吏道竟殊用,翰林仍忝陪。长鸣谢知己,所愧非龙媒。
  • 故人亦不遇,异县久栖托。辛勤失路意,感叹登楼作。 清晨眺原野,独立穷寥廓。云散芒砀山,水还睢阳郭。 绕梁即襟带,封卫多漂泊。事古悲城池,年丰爱墟落。 相逢俱未展,携手空萧索。何意千里心,仍求百金诺。 公侯皆我辈,动用在谋略。圣心思贤才,朅来刈葵藿。
  • 化塔屹中起,孤高宜上跻。铁冠雄赏眺,金界宠招携。 空色在轩户,边声连鼓鼙。天寒万里北,地豁九州西。 清兴揖才彦,峻风和端倪。始知阳春后,具物皆筌蹄。
  • 龙竹养根凡几年,工人截之为长鞭,一节一目皆天然。 珠重重,星连连。绕指柔,纯金坚。绳不直,规不圆。 把向空中捎一声,良马有心日驰千。
  • 皇皇平原守,驷马出关东。银印垂腰下,天书在箧中。自承到官后,高枕扬清风。豪富已低首,逋逃还力农。始余梁宋间,甘与麋鹿同。散发对浮云,浩歌追钓翁。如何顾疵贱,遂肯偕穷通。耿介出宪司,慨然见群公。赋诗感知己,独立争愚蒙。金石谁不仰,波澜殊未穷。微躯枉多价,朽木惭良工。上将拓边西,薄才忝从戎。岂论济代心,愿效匹夫雄。骅骝满长皂,弱翮依彫笼。行军动若飞,旋旆信严终。屡陪投醪醉,窃贺铭山功。虽无汗马劳,且熟沙塞空。去去勿复道,所思积深衷。一为天涯客,三见南飞鸿。应念萧关外,飘飖随转蓬。
  • 天子股肱守,丈人山岳灵。出身侍丹墀,举翮凌青冥。 当昔皇运否,人神俱未宁。谏官莫敢议,酷吏方专刑。 谷永独言事,匡衡多引经。两朝纳深衷,万乘无不听。 盛烈播南史,雄词豁东溟。谁谓整隼旟,翻然忆柴扃。 寄书汶阳客,回首平阴亭。开封见千里,结念存百龄。 隐轸江山丽,氛氲兰茝馨。自怜遇时休,漂泊随流萍。 春野变木德,夏天临火星。一生徒羡鱼,四十犹聚萤。 从此日闲放,焉能怀拾青。
  • 公族称王佐,朝经允帝求。本枝疆我李,盘石冠诸刘。 礼乐光辉盛,山河气象幽。系高周柱史,名重晋阳秋。 华省膺推择,青云宠宴游。握兰多具美,前席有嘉谋。 赋得黄金赐,言皆白璧酬。著鞭驱驷马,操刃解全牛。 出镇兼方伯,承家复列侯。朝瞻孔北海,时用杜荆州。 广固才登陟,毗陵忽阻修。三台冀入梦,四岳尚分忧。 郡邑连京口,山川望石头。海门当建节,江路引鸣驺。 俗见中兴理,人逢至道休。先移白额横,更息赭衣偷。 梁国歌来晚,徐方怨不留。岂伊齐政术,将以变浇浮。 讼简知能吏,刑宽察要囚。坐堂风偃草,行县雨随輈. 地是蒙庄宅,城遗阏伯丘。孝王馀井径,微子故田畴。 冬至招摇转,天寒螮蝀收。猿岩飞雨雪,兔苑落梧楸。 列戟霜侵户,褰帏月在钩。好贤常解榻,乘兴每登楼。 逸足横千里,高谈注九流。诗题青玉案,衣赠黑貂裘。 穷巷轩车静,闲斋耳目愁。未能方管乐,翻欲慕巢由。 讲德良难敌,观风岂易俦。寸心仍有适,江海一扁舟。
  • 报贺郎,莫潜藏。障门终不免,何用漫思量。清酒浓如鸡,臛㹠与白羊。不论空蒜酢,兼要好椒姜。姑娣能无语,多言有侍娘。不知何日办,急共妇平章。如其意不决,请问阿耶娘。
  • 宓子昔为政,鸣琴登此台。琴和人亦闲,千载称其才。 临眺忽凄怆,人琴安在哉。悠悠此天壤,唯有颂声来。 邦伯感遗事,慨然建琴堂。乃知静者心,千载犹相望。 入室想其人,出门何茫茫。唯见白云合,东临邹鲁乡。 皤皤邑中老,自夸邑中理。何必升君堂,然后知君美。 开门无犬吠,早卧常晏起。昔人不忍欺,今我还复尔。
影相集珍
  • 明清雕字古玉
  • 雕花银镜精品
  • 鎏金卧犬兽雕
  • 精品猴面古玉饰
  • 双龙戏首对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