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王梵志

朝代:(唐)

  王梵志,卫州黎阳人。编诗一卷,计一百十一首。 王梵志,卫州黎阳人也。去黎阳城东十五里,有王德祖者,当隋文帝时,家有林擒树,生瘿,大如斗。经三年,其瘿朽烂。德祖见之,乃剖(撤)其皮,遂见一孩儿抱胎而出。德祖收养之,至七岁,能语,问曰:「谁人育我?复何姓名?」德祖具以实语之。(二字作告)因名曰:「林木而生曰梵天。」后改曰梵志,[曰]:「王家育我,(我家长育)可姓王也。」梵志乃作诗示(讽)人,甚有义志(旨),盖菩萨示化也。(《太平广记》八二,参以《永乐大典》六八三八[王]字韵引《桂苑业谈·史遗》。)○《云谿友议》下《蜀僧喻》云:「或有愚士昧学之流,欲其开悟,别吟以王梵志诗。梵志者,生于西域林木之上,因以梵志为名。其言虽鄙,其理归真,所谓归真悟道,徇俗乖真也。」○王维《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诗二首》,注云:「梵志体。」
【展开内容】
  • 隣并须来往,借取共交通。|急缓相慿仗,人生莫不从。|。
  • 骂妻早是恶,打妇更无知。|索强斯得客,可是丈夫儿。
  • 恶人相远离,善者近相知。|纵使大无雨,阴云(一本作「云阴」。|)自润衣。
  • 有钱莫掣⿰忄霍,(「⿰忄霍」,伯三七一六、伯三六五六卷作「攉」。|)不得是(一本作「事」。|)奢华。|乡里人儜恶,差科必破家。
  • 有德之(一本作「人」。|)心下,无才意即高。|但看行滥物,若个是坚(郑本作「坚」。|)牢。
  • 恶人相触悮,(郑本作「误」。|)彼(一本作「被」。|)骂必从饶。|喻若薗中匪,(「匪」,伯三五五八、伯三七一六、伯三六五六卷作「韭」。|)由如得雨浇。
  • 有势不烦意,(「烦意」,伯三七一六卷作「须倚」。|)欺他必自危。|但看木里火,出则自烧伊。
  • 双陆智人戏,园碁出专能。|(「园」,伯三六五六卷作「围」。|)解时终不恶,(「时」,斯三三九三卷作「事」。|)久后与仙通。
  • 有恩须报上,得济莫孤恩。|但看千里井,谁为重来寻。
  • 逢争不须看,见打莫前伪。|(「伪」,伯三六五六卷作「为」。|){扌|厶/贝}即追友胜,(「{扌|厶/贝}」,伯三七一六、伯三六五六作「捐」。|项楚校作「损」。|)证能惣不知。|(「证能」,伯三五五八、伯三七一六、伯三六五六、斯二七一○卷作「能胜」。|)。

3 4 5 6 7 8 9 >

影相集珍
  • 商代青铜器鸮卣
  • 上古雕纹玉环
  • 斗彩鸣凤盘
  • 雕花银镜精品
  • 明清雕字古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