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王梵志

朝代:(唐)

  王梵志,卫州黎阳人。编诗一卷,计一百十一首。 王梵志,卫州黎阳人也。去黎阳城东十五里,有王德祖者,当隋文帝时,家有林擒树,生瘿,大如斗。经三年,其瘿朽烂。德祖见之,乃剖(撤)其皮,遂见一孩儿抱胎而出。德祖收养之,至七岁,能语,问曰:「谁人育我?复何姓名?」德祖具以实语之。(二字作告)因名曰:「林木而生曰梵天。」后改曰梵志,[曰]:「王家育我,(我家长育)可姓王也。」梵志乃作诗示(讽)人,甚有义志(旨),盖菩萨示化也。(《太平广记》八二,参以《永乐大典》六八三八[王]字韵引《桂苑业谈·史遗》。)○《云谿友议》下《蜀僧喻》云:「或有愚士昧学之流,欲其开悟,别吟以王梵志诗。梵志者,生于西域林木之上,因以梵志为名。其言虽鄙,其理归真,所谓归真悟道,徇俗乖真也。」○王维《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诗二首》,注云:「梵志体。」
【展开内容】
  • 立身存笃信,(「存」,斯三三九三卷作「在」。|)景行胜将金。|在处人携接,谙知无负心。|。
  • 典使频多扰,(「典使」,伯三七一六、伯三六五六卷作「典吏」。|)从少(一本作饶。|)必莫嗔。|但知多与酒,火{卄又}不欺人。|(「火{卄又}」,伯三七一六卷作「㺳火」,伯四○九四卷作「火芆」,张锡厚意当作「火艾」。|)。
  • 贫亲须拯济,富眷不烦饶。|(「烦」,伯三六五六为作「须」。|)情知苏蜜味,何用更添高。|(「高」,伯三五五八、伯三七一六、斯二七一○卷作「膏」,伯四○九四卷作「餻」。|)。
  • 逢迎莫不安,□□欠二爪。|(「逢迎」二句,伯三七一六卷作「莫不安瓜肉,鱼吞在腹里」。|)□鱼在肠里,善(郑本作喜。|)恶有千般。|(「□鱼」二句,斯五七九四卷作「善恶数千般,人心难可知」。|)。
  • 贫人莫简弃,有客最须呼。|但惠封疮药,何愁不奉珠。
  • 在乡须下意,为客莫高心。|相见作先拜,膝下没黄金。|(「没」,伯三七一六卷作「投」。|)。
  • 得言请莫说,有语不须传。|见事如不见,终身无过{彳|天天/心}。
  • 元得地恩重,(「元」,伯三六五六卷作「先」。|)酬偿勿使轻。|一湌何所直,感贺百千倾。|(「百千倾」,斯三三九三卷作「百千金」,伯三七一六卷作「金百倾」,伯三六五六作「百金倾」。|)。
  • 知恩须报恩,有恩莫不更。|(「更」,伯三五五八、伯三七一六、伯三六五六卷作「报」。|)[更]在枯井中,(「更」字据伯三五五八卷补。|)谁能重来救。
  • 他贫不得笑,他弱不得欺。|但看人头数,即须受□□。|(「但看」二句,伯三六五六卷作「太公未遇日,犹自独钓鱼」。|末句,项录作「即须受逢迎」。|)。

4 5 6 7 8 9 10 >

影相集珍
  • 青铜飞天神兽
  • 斗彩鸣凤盘
  • 飞天神马金带
  • 商代青铜器鸮卣
  • 虎头兽纹组合酒器